真州吳讓之先生印存

從中國象形文字發明並摹刻、書寫於陶器之上時起,璽印篆刻藝術就開始萌芽。 戰國以後,公私印信和節、符、銘等的鑄造模製日漸風行,至兩漢時期達到頂峰,並形成一套完整的印章制度,開闢了中國篆刻藝術的全新時代。 魏、晉以後,雖然篆刻藝術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衰落過程,卻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藝術數據。

內容介紹

《中國印譜全書:真州吳讓之先生印存》內容簡介:篆刻藝術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從中國象形文字發明並摹刻、書寫於陶器之上時起,璽印篆刻藝術就開始萌芽。商代以後,通過金文的鑄造和甲骨文字的刻寫,中國古人進一步掌握了鑄、刻、模製等多種方法,為璽印技術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戰國以後,公私印信和節、符、銘等的鑄造模製日漸風行,至兩漢時期達到頂峰,並形成一套完整的印章制度,開闢了中國篆刻藝術的全新時代。魏、晉以後,雖然篆刻藝術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衰落過程,卻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藝術數據。尤其是這一時期的歷代官印,為我們研究歷代官職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至宋代,歷代出土的公私璽印受到學者們的重視,郭忠恕《漢簡》、王俅《嘯堂集古錄》等相關研究著作也開始刊行。到元代,篆刻藝術逐漸走向復興,重新趨向平民化和個性化,並出現了吾邱衍《學古編》這樣的理論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