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真()姓源出有:
源流一
出自夏朝時大禹有五佐臣之一真窺之後,以祖名為氏。據《呂氏春秋·慎行論·壹行》載:“得陶、化益、真窺、橫革、之交,五人佐禹。”夏朝初大禹治水時,有一個得力助手名真窺,其後代有的以其祖名真為姓,稱為真氏。
源流二
出自古代東北百濟族的八姓中有真姓。據《唐書·突厥傳》、《姓解·一二一·口部》等載,百濟族八姓是沙、刕、燕、解、真(又稱貞)、國、木、苗。
源流三
出自羋姓,為南宋大臣慎德秀為避孝宗趙昚名諱,由慎氏改為真氏。春秋時期的楚國太子白公勝的後裔中有的被封在慎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作為姓氏,稱為慎姓。據《宋史》載,至南宋時,宋孝宗諱昚,大臣慎德秀為避孝宗趙昚(“慎”的古字)名諱,改慎氏改為真氏,其後代遂相傳姓真。
遷徙分布
(缺)真姓望居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滅趙後置上谷郡。相當於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陽,在今天河北省懷來縣)、天水郡(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天水郡。相當於今天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歷史名人
真娘
真娘:唐朝前期最著名的妓女。她是江浙人,天生麗質,長歌善舞。一時令江南名士傾倒,無不拜於她的石榴裙下。真娘情濃色艷,風流瀟灑,無論是詩賦辭章,還是琴吟舞唱都數江南花魁。才子文士把她比作南齊的錢塘蘇小小,誰能一睹其芳顏,一觀其歌舞,或能得幸與她聯詩酬唱,雖日費千金萬金,也視為三生有幸。因而,真娘的妓名不但在唐朝傳遍四方,而且為後來歷代文人所念念不忘。像《雲溪友議》、《琅琊代醉編》、《平江記事》等書都有專門的篇章記敘、歌詠她的軼事和倩影。真娘與蘇小小一樣,雖身為下賤,卻心潔氣高。不為榮華富貴的屈服,潔身自好,醉心詩文藝術,放情吳中山水,身為妓女,卻贏得千古芳雅之名。真娘痛恨以女子為淫樂工具的社會,憤世嫉俗,憂憤成疾,芳年便逝去了。她死後,埋艷骨於蘇州的虎丘劍池西側,與絕代佳人西施同傳芳名。江南江北的名士來到虎丘,吊過西施之後,必然對墓憑弔真娘。自唐以來,許多騷人墨客在她墓旁的樹上題詩相吊,代代相傳,滿坡都是悼真娘之詩。她的墓至今完好,與館娃宮、劍池等列於虎丘,供後人憑弔。
真氏
真氏:元代女藝人,名真真。建寧(今屬福建省)人,約元前期人。宋代理學名儒真德秀的後代。其父官朔方時,因挪用庫金無力償還,將她賣入娼家。後流落大都。時姚燧為承旨,一日宴集翰林院,歌曲所操閩音。姚詢之,知其身世後,遂告丞相三寶奴,請為落籍,並助奩房,使之與翰林屬官王棣(一本黃棣)結為夫妻。京師傳為一時盛事。元代名士,多有歌詩詠之。今存者有貝瓊《真真曲》(見《清江貝先生詩集》卷一)、王逢《真氏女》二首(見《梧溪集》卷五)、高啟《貞氏女》(見《高太史大全集》卷七)。
真節
真節:字士和,明代福建浦城人,正德年間以貢人太學,官開封府通判。為官清廉,當時人譽稱為“清白吏”。
真德秀
原姓慎,字景元(1178-1235),後更景希,號西山,世稱西山先生,福建省浦城長樂里(今仙陽鎮)人。南宋大臣、學者。為兩宋期間“浦城七宰相”中最負盛名者。嘉定十年(1217年),他出任泉州知州,嚴禁苛捐雜稅,嚴處貪官污吏,修固海防,百姓得以安居。紹定年間(1228-1233),他再次任泉州知州,大受百姓歡迎。在兩任泉州知州期間,他對發展泉州海外貿易作出很大貢獻。真德秀在學術上繼承朱熹,自稱是朱熹“私淑弟子”,他對恢復朱熹學說起了重大作用。他本人在學術上也有很高成就,堪稱一代大儒。他的著作很多,有《大學衍義》、《讀書記》 、《文章正宗》、《西山文集》等,而以《大學衍義》影響最大。端平2年(1235年)5月間,德秀病逝於宦地,終年58歲。該年8月,運棺歸鄉里,葬於浦城城南孝梯里株林山。
郡望堂號
郡望
上谷郡:古郡名。公元前222年秦滅趙後置上谷郡,相當於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陽,今河北省懷來東南。北魏廢。隋唐時的上谷郡即易州。
天水郡:漢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東南)。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堂號
(缺)。
真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為清白吏;
有正直聲。
——李文鄭撰真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浦城人真節,字士和,正德年間以貢人太學,官開封府通判。為官清廉,當時人稱“清白吏”。下聯典指南宋浦城人真德秀,字景元,學者稱西山先生。慶元年間進士,理宗時歷知泉州、福州,後官翰林學士、參知政事,立朝有正直聲。著有《大學衍義》、《唐書考疑》、《西山文集》等。
八言通用聯
西山先生,朱門私淑;
東吳佳麗,遺墓多詩。
——佚名撰真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真德秀,稱“西山先生”,其學以朱熹為宗。下聯典指三國吳姬真娘,文人過其墓題詩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