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看雲,本是平常的事,將它拈出,總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少年讀詩,記憶至今的也沒有幾首,王摩詰的《入山寄城中故人》卻爛熟於心,寫得固然是好,黃山谷就說:“余頃年登山臨水,未嘗不讀王摩詰詩,固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魏菊莊也說:“此詩造意之妙,至與造物相表里,豈直詩中有畫哉。觀其詩,知其蟬蛻塵埃之中,浮游萬物之表者也。”詩中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兩句,字面簡單,意思卻深邃,可久久咀嚼,如果少了這兩句,或許就會將全詩都忘了。在我想來,那是在山中漫行,溪澗潺湲,看盡林壑幽麗,不知不覺,水聲聽不到了,該是出山了吧,想不到抬頭一望,遠處山坳里雲氣正冉冉而升,則又另有一番景象了。世上的事,人間的情,乃至讀書的過程,文章的作法,大凡如此,真有一片化機之妙。它比起杜少陵的“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比起蘇東坡的“山鳥不鳴天欲雪,捲簾惟見白雲飛”,確是另有境界的。有人說,這兩句詩是摩詰從《英華集》里偷來的,但寫得好,嵌得也好,也就不去管它的著作權了。
猶記童年時,老屋附近有個學校,前清時是江蘇巡撫衙門,它的北面有個大操場,我就經常溜到那裡去玩耍,與夥伴捉迷藏、踢皮球、叉鐵箍,玩得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淡淡的藍天真是遼闊,白白的雲,有的在高天裡時快時慢地飄過,有的亭亭不動,團團棉絮似的,有的則變幻著,在孩子們眼裡,真是一個童話世界,可以盡情想像它的形狀。當太陽落山,草地上冷風吹來,才連蹦帶跳地跑回家去。這是我記憶里最早的看雲。以後也還看到過黃山的雲,昆明的雲,古今人對它們都有很好的描繪,可以不說。只說去年深秋,橘子紅了的時候,與幾位朋友去洞庭西山,站在山脊上,看湖,看船,看村落,看田疇,自然也看雲,夕陽里,雲成了絢爛的碎錦,桑榆盡染,蔚霞滿天,隔了沒多久,天色就暗淡下來,回望對面山谷,有白色的雲霧正在漸漸凝聚,越來越重,有人說,那不是雲,那是炊煙,有人則堅持認為是雲,爭執不休。我不由記起“水窮雲起初無意,雲在水流終有心”這兩句詩來,有雲可看,固然是好,沒有雲的時候,心裡也該是有雲可看的。
看雲的意思,大約就是如此,也就拿來用作這本拙集的書名。我知道知堂印過一本《看雲集》,本來不應該沿用的,但因為嚮往這樣的境地,又懶得動腦筋,就嵌了個“小”字,以示區別之外,我的這一本,文也淺淺,書亦薄薄,免不了一個“小”的,也算名副其實了。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杜少陵的《暮歸》來,“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我也年過半百了,雖還無須杖藜,但總該是好好看雲的時候了,那就悠著點慢慢看吧。
作者介紹
王稼句,蘇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早年代表作有隨筆《筆槳集》、《枕書集》、《補讀集》、《硯塵集》等,近作有《聽櫓小集》、《看雲小集》、《端午》、《西山雕花樓》等,凡五十餘種。作品目錄
題記四時讀書樂“舶來”的石印術
姚廣孝故里
南園俞氏
《四部文明》的“價值”
春凳小考
一本連環畫小史
從來佳茗似佳人
記“余美人”
《燕蘭小譜》及其作者
關於《林屋山民送米圖卷子》
遙想梅花墅
讀贈書小記
自己的園地
陳萬里《西行日記》
谷林《答客問》
讀書界的一份實錄
說薛冰
再說薛冰
青石弄的那個院落
《蘇州舊聞》前言
《吳門四家》後記
《吳門煙花》後記
《營業寫真》前記
《西湖夢尋》編後記
《三生花草夢蘇州》序
《胡適論宗教》導言
《蘇州園林歷代文鈔》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