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諛言

郁離子曰:“烏鳴之不必有凶,鵲鳴之不必有慶,是人之所識也。今而有烏焉,日集人之廬以鳴,則其人雖恆喜,亦莫不惡之也;有鵲焉,日集人之廬以鳴,則其人雖恆憂,亦莫不悅之也。豈惟常人哉,雖哲士亦不能免矣。何哉?寧非以其聲與?是故直言人皆知其為忠,而不能卒不厭;諛言人皆知其為邪,而不能卒不惑。故知直言之為藥石,而有益於己,然後果於能聽;知諛言之為疢疾,而有害於己,然後果於能不聽。是皆怵於其身之利害而然也。

原文作品

是故善為忠者,必因其利害而道之;善為邪者,亦必因其利害而欺之。惟能灼見利害之實者,為能辨人言之忠與邪也。人慾求其心之惑,當於其聞烏鵲之鳴也識之。”

釋義

【譯文】:

郁離子說:“烏鴉鳴叫不一定有災難,喜鵲鳴叫不一定有喜慶,這是人們所熟知的。如果有烏鴉天天停在某人的房子上鳴叫,那么,這個人儘管經常很高興,恐怕也不會不討厭這樣噪人的烏鴉了。如果喜鵲天天停在某人的房子上鳴叫,那么這個人儘管很憂慮,也不會不高興吧!
“這難道只是一般人的感受嗎?即使是博學聰慧的哲人也不能免於這種感受啊!為什麼這樣說呢?難道不是因為這兩種鳥的不同叫聲嗎?因此,正直的規勸人們都知道它出自忠誠,但聽了以後人們往往是感到不愉快;諂媚的話人們都知道那是邪惡的,但是最終卻不能不受諂言的迷惑。所以,只有深切地了解到正直的規勸是治病的良藥、石針,有益於自己,這才能下大決心去聽取它;同時,也只有了解到諂媚之言是疾病,它有害於自身,才能下大決心不去聽它。這完全是出於對自身利害的考慮才這樣做的。所以,善於表達忠言的人,一定會借著利害關係引導他人;善於進獻讒言的人,也一定會靠著利害關係欺騙他人。只有能夠洞悉利害的實質,才能辨明人言的忠誠與邪惡。人如果想尋求到自己內心的困惑之所在,應當在他聽到的烏鴉和喜鵲鳴叫聲中去辨明領悟啊!”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著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