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盲女
【類別】油畫 、 名畫
【年代】作於1856年
【作者】約翰·埃·密萊
【規格】86.6×61.6厘米
【屬地】現藏英國伯明罕市博物館與美術陳列館
畫面描述
畫上是一幕雨過天晴的自然景色,景物比較開闊,色彩舒人心脾。在前景上畫了兩個相依為命的窮女孩。其中一個是盲女,另一個更小的女孩緊緊依偎在盲女懷裡,一邊抬頭在觀看天上的彩虹,一邊在給盲女講解她所無法領受到的大自然的美麗。
雲際彩帶當空,原野一片金黃,空氣是潤濕的,在遠景的小道上有幾頭走動著的牛羊,近處有飛鳥起落。盲女只能傾聽小夥伴的講解,她連停歇在她的披肩上的蝴蝶也無從感受。盲女懷著殷切的心情,在諦聽小夥伴的描述,而心靈已沉浸在豐富的想像之中。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鮮的空氣,聽到了原野里生靈的聲音。
兩個窮苦的孩子穿上笨重的鞋子,勾破了的粗布裙子反映著她們的處境,衣裙上的補釘是這兩個孩子命運的痕跡。這是一些十分重要的細節。盲女顯然是個流浪兒,在她的膝間放著一隻小手風琴。她的心聲只能通過琴聲來向人傳達,平時她離不開這隻小手風琴,因為它可以幫助她訴說自已多舛的生活與哀愁。
歷史及作者
從1851年起,密萊的一些作品都蒙上一層感傷情調,儘管在別的拉斐爾前派畫家的作品中也是如此,但他的畫上的感傷味更濃郁些。他於1851年創作的《鴿子飛回方舟》是一個聖經題材,流露著一種人與動物生死與共的命運的情誼,畫上的細節過分地受到重視,幾乎每一個細節,都要含有象徵意義。這一幅《盲女》的表現手法也存在這種明顯的感傷格調。
密萊一生的作品大多是描繪社會下層人民生活的,他與拉斐爾前派多數畫家們所遵循的寓道德說教於繪畫形象中的意圖也不盡一致。密萊最能直接描繪現實。這一幅畫實際上就是英國農村現實一角的風俗畫,對於揭示當代英國農村的生活,它具有赤誠的直率性。
其次,密萊善於運用古典畫法,對於細節的描繪,總是一絲不苟。這也是該畫派中較為獨特的。在這幅畫上,前景上的小草與野花被畫得清晰可辨。落在盲女肩上的那隻彩蝶,其可感性,幾乎可以使視力差的人亂以為真。畫面總的情調是憂鬱的,鄉村的恬淡與蕭條,使全畫充滿著悲劇性。大地用紅、黃、灰和橙色調來描繪,色彩充滿著暖意,也許這正是畫家對這兩個女孩形象的撫慰。
密萊的藝術秉性和羅賽蒂相比,缺少後者那種豐富的想像力;再與威廉·霍爾曼·亨特的作品對照,又沒有亨特那種道德說教的狂熱性。密萊是一位寫實能力很強的畫家,他只是儘可能把生活的真實,引向一種憂鬱的詩一般的境界。密萊和拉斐爾前派的關係維繫得並不長久,與羅賽蒂等人也不很投機。在以後的一些畫中,密萊較少用象徵手法了,並且略微透露出對人性解放的要求,這可能與當代觀念在他頭腦中的一種曲折反映有關。
作者簡要生平
英國畫家約翰·埃弗雷特·密萊(1829-1896)。密萊是“拉斐爾前派協會”的奠基人之一。
密萊生於英國南安普敦。父為當地有名望的人物, 酷愛繪畫。密萊8歲全家遷居倫敦。9歲被送入薩斯領導的繪畫學校。密萊交遊廣闊,善於人際關係。
1885年獲得男爵稱號。晚年又被皇家美術學院推選為院長。
1896年因患喉疾在倫敦去世,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