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ū héng
注音:ㄒㄩ ㄏㄥˊ
解釋:
1. 揚眉舉目。《漢書·王莽傳上》:“當此之時,公運獨見之明,奮亡前之威,盱衡厲色,振揚武怒。”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眉上曰衡。盱衡,舉眉揚目也。”唐 獨孤及《鄭縣劉少府兄宅月夜登台宴集序》:“或心愜清機,寓興於物;或語及陳跡,盱衡而笑。”金 王若虛《送王士衡赴舉序》:“決科猶戰也,請以戰喻:肩摩踵曳,鱗集毛萃,盱衡厲吻,扼腕揚袂,賈餘勇而嘗素技者,皆吾敵也。”清 戴名世《序》:“傷俗學之日非,追前賢之遺緒,盱衡抵掌,自謂舉世莫當。”
2. 觀察,縱觀。清 錢謙益《序》:“昔年營陳戰壘,盱衡時事,蹙蹙肰有微風動搖之慮,目瞪口噤,填胸薄喉。”鄭藻如《序》:“嘗讀史盱衡千古,窮究得失盛衰之故。”陳獨秀《吾人最後之覺悟》:“易詞言之,即盱衡內外之大勢,吾國吾民,果居何等地位,應取何等動作也。”
相關詞條
-
盱
盱衡厲色,振揚武器。--《漢書·王莽傳》 又如盱目(張目),盱盱(張目直視);盱視(張目直視)。
盱 相關條目 -
睢盱
睢盱,詞語。渾樸貌;睜眼仰視的樣子;亦作聚觀、喜悅之貌。
基本信息 相關詞語 -
盱衡大局
拼音: 解釋: 盱衡:揚眉舉目。
-
衡[漢語漢字]
衡的初文是會意字,由表示牛角的“角”和大木頭的“大”組成合起來表示牛角上的大木頭。隸變之後寫作衡。 衡在《說文解字》中是形聲字,從角,從大,行聲。本義:...
詳細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方言集匯 -
盱貽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
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又名南山、都梁山,面臨千里長淮,背倚九座秀峰,因環境幽雅,歷代來都是文人學習的好地方,早在漢朝,孔子的後裔孔安國為臨淮太守時,就在此...
簡介 特色 自然景觀 摩崖石刻 第一山題刻 -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此詩敘寫作者謁祭衡山廟神、占卜吉凶和投宿廟寺等情況,抒發對仕途坎坷的不滿情懷。詩人本不信佛,這次主要是...
譯詩: 題解: 作品鑑賞 -
夢溪筆談夯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1 沈括 著 北宋 前言 宋沈括撰。括字存中,錢塘人,寄籍吳縣。登嘉佑八年進士。熙寧中官至翰林學士,龍...
夢溪筆談 前言 夢溪筆談序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 -
江蘇房地產評估諮詢有限公司
本詞條有如下別名:江蘇房地產評估諮詢有限公司 江蘇國衡土地...; Consultant Co., Ltd.江蘇國衡土地房地產資產評估諮詢...。[公司簡介]“國衡評估”公司為一家專業從事房地產評估、土地評估、資產...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南城創辦了盱江書院,求學人數曾達1000多人;杜子野在宜黃興辦鹿岡書院,曾...
書院各說 應天書院 嶽麓書院 嵩陽書院 白鹿洞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