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培恩

盧培恩

盧培恩,1962年3月出生,山東榮成縣人,198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12月應徵入伍;1982年至1984年7月在南京海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檢驗班學習,畢業後先後在海軍東海艦隊清水飛彈庫、海軍412醫院、解放軍113醫院從事衛生檢驗工作;2001年4月轉業到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從事衛生檢驗工作。生前是寧波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衛生檢驗科科長。2011年6月11日在出差途中因公殉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80年12月,盧培恩應徵入伍。之後,他考入南京海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檢驗班。從此,他和醫學檢驗結下了終生之緣。

畢業後,他在原海軍412醫院檢驗科從事醫學檢驗工作。2001年4月轉業之際,他毅然選擇了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衛生檢驗工作。

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口岸通關處處長金紅陽,說起這位和自己相知相交了20多年的好戰友、好同事、好朋友,眼眶裡涌滿了淚水:“把工作交給他,放心!”

雖然衛生檢驗整天面對的是玻璃試管、儀器試劑,又髒又累又寂寞,但身為檢驗科長,面對各種各樣的疫病和疫情,盧培恩總是身先士卒。

“非典”肆虐時,他乘小船駛到錨地,給外籍發熱病人抽血,近距離診療,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甲型H1N1流感來襲時,他帶著檢測箱,深入機場、碼頭,手把手地教一線檢疫人員如何最快速、最有效地採集樣本。

2011年6月,出血性大腸桿菌襲擊歐洲,疫情再次撞擊國門,他再次對檢測工作作出了安排,隨時準備迎接口岸一線樣品的到來。

主要成就

用生命踐行承諾

——追記全國質檢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盧培恩

前 言

2011年6月10日20時57分,T7033次列車離開哈爾濱前往黑河。列車在廣袤的黑土地上馳騁,時間慢慢地走向了深夜。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抽調的專家組結束了白天對黑龍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實驗室的評審,趕赴黑河參加第二天的評審。在車廂里,擔任評審組組長的寧波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衛生檢驗科科長盧培恩正在組織專家討論次日的工作安排和可能遇到的評審細節,23時,結束了商討,組長盧培恩讓大家先休息,自己要再整理一下白天對黑龍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實驗室的評審情況。

時間進入了6月11日,盧培恩還在筆記本電腦上整理評審資料。

凌晨2時30分,同行的組員發現盧培恩倒在了車廂的地板上,有醫學知識的組員、列車乘務人員一起實施了現場緊急搶救,列車廣播在深夜響起,緊急尋找醫生尋找藥物,緊接著,120急救車來了,黑河檢驗檢疫局的同志馳援來了……可這一切都未能挽留盧培恩的生命,他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檢驗檢疫事業,離開了他熱愛的和熱愛他的親人、同事、朋友。

6月13日夜晚,沒有訊息發布,沒有人組織,寧波櫟社機場的候機樓里自發來了70多位盧培恩的親友、同事、戰友,一聲聲“培恩,我們回家!”“老盧,一路走好!”感天動地,淚雨紛飛,天亦滂沱。

6月15日上午,盧培恩同志的追悼會在寧波殯儀館舉行。為了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寧波檢驗檢疫局要求各單位各部門控制參加追悼會的人數,但大批同事還是自發湧來,參加追悼會的還有盧培恩曾經一起共事過的大批戰友,偌大的禮堂被擠得滿滿的。輓聯低垂,哀樂聲聲,鮮紅的黨旗覆蓋在盧培恩的骨灰盒上。不時有低泣的聲音,更多的是肅穆和沉重。“盧培恩的逝世是中國實驗室認可事業的巨大損失。”“盧培恩同志是創先爭優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黨員幹部職工學習的時代楷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和寧波檢驗檢疫局給予的評價字字敲在了大家的心中。日前,國家質檢總局黨組和寧波檢驗檢疫局黨組已相繼追認盧培恩同志為全國質檢系統和寧波檢驗檢疫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靈堂已撤,哀歌依舊;甬城無言,往事銘記。

“他就像一道大壩,是阻斷國門疫情的屏障。”

翻開盧培恩的檔案,在他的入黨志願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將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時刻準備獻出自己的一切。”

盧培恩做到了。在從事醫學檢驗工作近30年中,他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1980年12月,盧培恩應徵入伍。1982年8月,盧培恩考入了南京海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檢驗班。醫學檢驗專業曾經是多少士兵夢寐以求的專業,但是能考上的卻是鳳毛麟角,盧培恩成了戰友們的驕傲。就是那時,盧培恩與醫學檢驗結下了終生之緣,也在那時,要用畢生的精力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信念牢牢根植在了他的心中。盧培恩畢業後在部隊的醫院裡從事檢驗工作。也許是醫學檢驗工作髒累枯燥、默默無聞,也許是醫學檢驗工作責任重大,一起在部隊醫院檢驗科共事的戰友在轉業的時候都不再選擇醫學檢驗工作,盧培恩卻是個例外,也是戰友中的唯一。2001年4月轉業之際,他毅然選擇了寧波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衛生檢驗工作,從國防衛士轉身為國門衛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守護口岸的健康與安全。

2003年,“非典”肆虐。5月的一天,“寧波口岸停靠的進境船舶中發現了發熱病人,需要進一步確診!”傍晚,鎮海檢驗檢疫辦事處傳來信息。“我去!”盧培恩當機立斷作出了決定。小船駛向錨地,盧培恩摸黑攀上了登輪的軟梯,給外籍發熱病人抽血,近距離診療,然後自己接受隔離,直到 “非典”排除,才被“釋放”。

2009年末,當甲型H1N1流感來襲時,盧培恩帶著他的檢測箱深入機場、碼頭,手把手地教一線檢疫人員如何最快速、最有效地採集樣本。而在另一頭的實驗室,盧培恩憑著他多年積累的經驗和專業素養,迅速做好了專項設備論證上報、快速檢測技術儲備等應急應對處置工作。因為船期、航班原因,送來的樣品需要連夜檢測的情況時有發生,他都會與他的團隊成員一起等候直到結果出來,無論凌晨一點還是四點。

2010年,舉世矚目的世博會在上海舉行,為了做好世博安保反恐工作,盧培恩所在的實驗室立即儲備了15種生物恐怖因子、14種傳染病和5種毒品的快速篩查項目,緊接著改造完分子生物實驗室,又增加了13種病毒的檢測項目。對口岸檢驗檢疫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為反恐演練提供技術指導,盧培恩挑起了一副又一副的重擔。

2011年6月,出血性大腸桿菌襲擊歐洲,疫情再次撞擊國門,他再次對檢測工作作出了安排,隨時準備迎接口岸一線樣品的到來。

……

這些只是盧培恩工作中的一個個縮影。在寧波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衛生檢驗科一次科務會議上,盧培恩說:“真想早點結束這場疫情戰爭,還社會一個安寧。我們作為最重要的一道卡口,我們要恪守職責,堅決站好這班崗。”是的,每有口岸疫情拉響警報,他總是衝鋒在一線。他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因為他認為攔截疫情就是他的天職,一旦疫情傳入,殃及的不只是寧波,甚至全國。

盧培恩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素養與他在部隊時是一脈相承的。已退休多年的原海軍412醫院檢驗科主任葉亞軍不斷重複這句話:“工作交給他,你放心!”上世紀90年代中期,海軍軍事演習頻繁。40天左右的演習時間,醫療隊隨軍漂泊在海上,風浪顛簸引起的劇烈嘔吐,常人是挺不住的,而盧培恩一年度都要主動參加這樣的實戰演習一到兩次。1996年,因表現出色,盧培恩榮立三等功,和平年代下一個普通的非一線作戰部隊的後勤士兵,立三等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從一名普通的衛生兵到一名國門衛士,盧培恩始終沒有忘記當初在黨旗下的誓言,始終沒有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有忘記保國安民的神聖職責,他用他的精湛技術、用他的模範行為在平凡的衛生檢驗崗位上築起了一道大壩,保衛著國門的安全。

“他就像一座鋼爐,淬鍊出一個個精品實驗室。”

並不是每天需要作戰演習,也並不是每天都有突如其來的疫情。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當過兵的盧培恩更明白這個道理。隨著國際交流的日漸頻繁,口岸衛生防控任務也日趨繁重。為了給國門疫情攔截和衛生檢疫執法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盧培恩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保健中心的實驗室建設上,他就是要淬鍊一個精品實驗室。

盧培恩始終認為,對醫學檢測實驗室的設備投入不能只算經濟賬,人民的生命、國門的安全豈是可以標價的?這也是保健中心、寧波檢驗檢疫局領導的共識。今天,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價值總額已達到近3000萬元,先後經過兩次擴建,完成了愛滋病確證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及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和改造升級。

2005年到實驗室工作的張歡說:“在工作上我們覺得盧科有點凶,他要求很嚴,平常培訓很多,還要考試。現在想來,他是用心良苦啊,都是為了我們有進步,為了實驗室鑄精品。”現在,團隊中有人升職稱了,有人發表論文了, 實驗室的整體實力提高了。

多少個日日夜夜,盧培恩埋頭在實驗室的規劃和設計中;多少個日日夜夜,盧培恩致力於實驗室質量體系的建立和運行中;多少個日日夜夜,盧培恩潛心在快速檢測項目的研發和課題的研究中。在他和他的團隊共同努力下,近5年來,實驗室平均每年新開展6項快速檢測項目,目前已具備30多種快速檢測項目,形成了全天候的快速檢測能力,並連續6年被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評為室間質量評價優秀和連續3年系統內能力驗證考評優秀,愛滋病確證實驗室連續3年獲得中國CDC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考評優秀!為此,寧波檢驗檢疫局黨組先後3次通報予以嘉獎。

盧培恩的專業技能和實驗室管理能力很快得到了系統內外同行的認同,2006年,他被聘請擔任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評審員,從見習評審員到技術評審員到主任評審員,從評審組成員到組長,盧培恩共參加了45次醫學實驗室考核評審,涉及檢驗檢疫和衛生等系統的各類國際旅行保健中心、醫學檢驗中心、血液檢驗中心、臨床檢驗中心等單位,他做的每一個評審方案的專業程度都令人讚嘆不已,但是他們不知道,每做一個評審方案,盧培恩都要花一個月的工余時間去準備。翻開黑龍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實驗室監督評審策劃方案,7500字的方案除了常規的背景介紹、評審方式、人員分工、工作程式外,還密密麻麻地註明了每一階段的工作內容、可能發生的情況、最該關注的問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陶雨風博士這樣評價盧培恩:“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專家都能做得這么好,那么我們所認可的每一家實驗室就能成為實驗室中的‘精品’了。”

四川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醫學檢測部的同志們這樣回顧2010年5月盧培恩的一次監督評審:“當時我們就驚訝地發現雖然他從未來過四川檢驗檢疫局的保健中心,但他對我們體系運行情況了如指掌,對質量手冊中一個修訂次數的錯誤,一個檔案接口沒連線上,一個描述與《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的細微出入,一個標準的沒及時更新都一一列出。質量是我們實驗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而我們平時的疏忽,卻讓盧科長花費大量時間和心血來一一糾正,這讓我們又是慚愧又是欽佩。”

田綠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評審員,曾多次和盧培恩參加ISO17025P評審,在他的眼裡,盧培恩就像一座外冷內熱的鋼爐,既具備作為一名專家嚴謹的治學作風和犀利的評審目光,也擁有作為一名認證認可人服務經濟社會的熱忱。在評審過程中,面對問題,盧培恩總是毫不留情地一一指出,鐵面無私地開出不符合項,要求限時整改完善。而同時,又耐心地解答疑問,熱心地用他在評審中積累的經驗告訴被評審方如何解決問題。因為他知道,作為一名評審員,他的責任不僅要指出實驗室所存在的問題,更應該幫助實驗室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檢測能力,不管是醫院還是血液中心,化驗結果都是關係健康甚至生命的事。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黨委書記劉欣這樣評價:盧培恩為國家認可委的4000餘名評審員樹立了光輝榜樣,為我國的實驗室認可評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就像上緊了弦的發條,為了工作一刻不停歇。”

6月9日,從寧波到哈爾濱的航班即將在寧波櫟社機場起飛,可是有一名已經辦理登機手續的乘客還沒有登機。機場的廣播反覆在播放:“前往哈爾濱的CZ6761航班馬上就要起飛,請乘客盧培恩馬上到登機口登機。”寧波檢驗檢疫局機場辦的工作人員陳歡當時正在機場值班,雖然每天在機場工作,聽到廣播也習以為常,但是喊的是自己單位的同事還是第一次,她趕緊掏出手機給盧科長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的盧培恩似乎有點迷糊,連連道歉:“不好意思,連續熬夜好幾天了,剛才在候機時睡著了,謝謝提醒,謝謝提醒!”當時的陳歡壓根兒沒有往深處去想,在她的印象中,盧培恩為了工作,就像一根上緊了弦的發條,一刻也不停歇。

作為國家認可委的一名資深評審員,這次前往黑龍江參加檢驗檢疫系統的保健中心實驗室評審,黑龍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下設10個分中心,合計有11個實驗室評審任務,盧培恩擔任了組長的重任。為了不影響白天的工作,盧培恩把評審的準備工作都放在了晚上,連續幾天堅持到了凌晨兩三點鐘。這次評審回來後,寧波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也有一次質量體系的內部審核,6月15日,實驗室的毛宗懷著沉痛的心情打開了盧培恩辦公室的電腦,讓她更震驚和痛心的是電腦中不僅有體系內審首次會議的內容,還有末次會議的內容安排,甚至還有設計好的內審資料的封面。小毛一直悲痛地說:“盧科長要我設計好內審表格,我已經完成了任務,可是我再也沒法交給他了。”

這是盧培恩生命中最後一周的工作記錄:

6月4日至6日(端午假期),完成了實驗室內審的準備材料,摸底調研了出血性大腸桿菌檢測的設備能力和試劑儲備情況,準備了對黑龍江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的評審策劃。

6月7日,檢查審核了衛生部臨床實驗中心2011年全血細胞計數室間質評估結果。

6月8日,上午在機場辦事處指導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防控有關的檢測工作,下午組織科室會議,布置了下一周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檢測工作。

6月9日至10日,赴黑龍江參加檢驗檢疫部門的保健中心實驗室評審。

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記錄。是的,他的時間總是不夠用。在黑龍江評審期間,為了多爭取半天的工作時間,盧培恩沒有選擇第二天11時從哈爾濱到黑河的飛機,而是選擇了當天晚上前往黑河的列車。

盧培恩總是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追求工作質量的完美。實驗室的吳靜娜說:“盧科長經常到晚上七八點鐘下班,有時候會讓我們打包一份餃子回來給他當作晚飯。”實驗室的張芸芸說:“盧科長每天早上來得很早,拿著一塊抹布在實驗室里擦拭儀器,每次有人到我們實驗室里來參觀總要問,這些儀器是剛剛買的吧,他們哪知道我們已經用了好多年了。”門診部倪敏君主任醫師說:“盧科長工作非常細緻,細緻到一個培養皿如何做,採樣應該怎么采他都事必躬親。而且每天要把當天的檢測報告覆核一遍。”實驗室的朱科娜說:“每次碰到檢測結果不準確,盧科長總是會和我一起分析原因,追蹤實驗的整個過程,核查每個細節,直到檢測數據準確無誤。”說起盧培恩的敬業,實驗室的同事沒有一個不動情,沒有一個不感慨。

作為一名保健醫生,銘記在盧培恩心裡的還有同事們的健康狀況。寧波檢驗檢疫局的幹部職工每年都會在保健中心做一次健康體檢,哪些同事某項化驗指標有點不正常,他都會打個電話建議一下到哪個醫院再去複查一下,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問題,有需求,他還忙著為大家聯繫醫院和醫生。已經退休的監審室幹部陳鈺華至今還記得有一次返局在食堂里吃飯,盧培恩見到陳老師餐盤中的豬肝,就問陳老師膽固醇的指標有沒有降下來。可是,就是這么關心同事健康的保健醫生對自己卻一點都不會保健。今年4月的一天,門診部主任醫師倪敏君看到盧培恩臉色很差,人顯得很憔悴,就讓他今年一定要好好做個體檢。然而盧培恩卻說,這幾天局裡的同事們都在體檢,本來工作量就大,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忙過這陣什麼時候都可以。說起這件事,倪醫生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一座上足了發條、從不歇息的鐘,停擺了。然而,盧培恩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永遠不會在人們的心中停擺。

“他就像一座大山,是親人依靠的脊樑。”

6月12日,當心急如焚的妻女在寧波檢驗檢疫局領導護送下,到達黑河的賓館時,她們越來越嗅出空氣中的不祥之兆。為什麼不直接去醫院探望?為什麼周圍神情肅穆的領導不僅來自寧波檢驗檢疫局,還有黑龍江檢驗檢疫局、黑河檢驗檢疫局,甚至還有從北京來的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培恩到底在哪裡?有太多的疑問在母女倆的心頭盤旋……她們一路上最擔心的事情變成了殘酷的現實,雖然她們有預感,雖然她們也無數次地想過,可能,可能,他不在了,而此刻她們還是不願意接受。

開向殯儀館的路程顯得那么漫長,此時車內的空氣似乎凝固,誰都默不作聲,唯有揪心的傷痛。而面對近在咫尺的盧培恩的遺體,親人與同事都無法接受冰冷的事實。摯愛的妻子,怎能承受失夫之痛;體貼的女兒,怎堪父親無聲遠走。此刻,妻子一直壓抑的情緒,徹底地宣洩出來,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對相濡以沫的丈夫的愛:在泣不成聲中一陣陣“責罵”丈夫,為什麼要捨棄共同生活的妻子?為什麼要離開乖巧懂事的女兒?為什麼要拋棄年邁的父母?忍心讓白髮送青絲!那是無法接受失去頂樑柱的特殊告白啊!終於,覆蓋遺體的白床單被無聲地掀開了,母女倆猛地撲了過去,聲嘶力竭地痛哭……

在採訪中,妻子抽噎地說:“培恩沒有一個節假日是完整地在家裡過的,人家說我老公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但是只要打電話去單位,他肯定在。甚至他們單位的保全都開玩笑說,你們家裡不和吧,所以你不愛回家,總待在辦公室!”他對於工作就這樣追求完美。她也曾抱怨丈夫工作太忙,家裡的下水管道堵住了都沒有時間處理,最後還得靠她自己搞定。他下班很晚,平常晚上八九點鐘才回來吃飯,她們母女倆就餓著肚子等他,因為他們一家三口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分享一天中遇到的愉快的事情。他能做一手好菜,只有到大年三十才會做一頓飯給家人吃,他就是太忙。

他又是那樣的細緻入微。擔心妻子在單位沒有休息的地方,就默默地將一張摺疊床送到她的單位;妻子在夜裡突然想吃點魚片,他會到街上商鋪里挨家挨戶地去找。如今,過洋節也滲入了民間文化,結婚二十幾年了,盧培恩還會在情人節的時候送特別的禮物給她。妻子依然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下班回來,拎著一籃水果。打開來才發現原來是鮮艷欲滴的草莓。他微笑地說,這些可不是草莓,而是還未開放的玫瑰,送給你做情人節的禮物。看著眼前這個平日裡不苟言笑,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丈夫,居然有這樣浪漫的舉動,她被深深地打動了,感激的眼淚奪眶而出。二十多年的感情,依然像這草莓一樣,新鮮又甜蜜。

妻子說,和他結婚是她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決定。她從心底里感到滿足,感到幸福,這是一種不可言說但卻充盈的幸福感。他們一起奮鬥,一起度過艱難的歲月。她說,我們下輩子還要在一起。信誓旦旦中她淚如雨下。

盧培恩夫婦1986年結婚後一直兩地分居,等到女兒盧曉燕三歲才隨軍來到寧波。那時的工作單位在寧波東錢湖的海軍412醫院。因為父母工作忙,無法上學、放學接送,在那個擇校風日盛的年代,曉燕只能在醫院所在地的農村國小就讀。

我希望給父親一個深深的擁抱;

我希望我們全家人一起去旅行;

我希望和父親聊聊我的另一半;

我希望我是讓他感到自豪的小燕子;

可是,父親卻永遠地走了……

曉燕想到父親,不禁淚流滿面。她說,小的時候,我討厭父親,因為他很嚴厲。父親又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所以我覺得他不懂得愛。慢慢長大了,第一次離開家去上大學,我才知道,我在父親心中永遠是最軟弱的部分。每一次我離開的時候,父親都欲言又止;每一次打電話回家,接電話的總是我媽,而他只是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每一次放假的日子,他總是頻繁地問母親,小燕子什麼時候回家。我偶爾晚歸,他和母親便在客廳等著我回來,只有看到他們的小燕子回到了家裡,才能安心地上床睡覺。

盧培恩很忙,都沒有時間和家人一起去旅行,今年的端午節,也沒能在家,因為他在準備這次一去不回的審核。想起父親,仿佛只有他疲憊的背影。女兒從父親身上看到的是對工作的執著和責任。她離開校園開始步入職場,父親的言行始終影響著她,她認真負責,熱情服務,受到了領導的表揚。

盧培恩不僅是妻女的頂樑柱,也是父母的頂樑柱,是整個大家庭的頂樑柱,是他們的驕傲。漁民出身的父親正逐漸失去聽力,身患嚴重的高血壓和肺氣腫;勤儉持家,一生操勞的母親腿腳已不再靈活,身板已不再硬朗。老家還有一個弟弟,疾病纏身,屬於政府重點關愛的低保戶。盧培恩總是傾其所有,倍加關心和幫助。每年春節,盧培恩都儘可能抽時間回山東老家,幫助年逾八旬的父母買好糧油,整理房子,洗刷衣物,恨不能將整年的活都在難得的幾天假期里完成。有時候他很忙,確實沒有時間回去,就一定托人買東西去看望老父母,捎去父母的常用藥。冬天,北方很冷,想到老人蓋著厚重的老棉絮被子,他便托親戚買了輕巧的羽絨被回家,他要給年邁的父母一個溫暖的冬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