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濯
guànzhuóㄍㄨㄢˋㄓㄨㄛˊ盥濯
(1).洗滌。晉陶潛《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宋司馬光《癭盆》詩:“誰逢好事得寳蓄,裁供盥濯真可辱。”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繡》:“母亦喜,為之盥濯,竟妝,容光煥發。”
(2).指洗滌用具。《明史·隱逸傳·倪瓚》:“﹝瓚﹞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俗客造廬,比去,必洗滌其處。”
語出:(1).洗滌。 晉 陶潛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詩:“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 宋 司馬光 《癭盆》詩:“誰逢好事得寳蓄,裁供盥濯真可辱。”(2).指洗滌用具。《明史·隱逸傳·倪瓚》:“﹝ 瓚 ﹞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俗客造廬,比去,必洗滌其處。”
guànzhuóㄍㄨㄢˋㄓㄨㄛˊ盥濯
(1).洗滌。晉陶潛《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宋司馬光《癭盆》詩:“誰逢好事得寳蓄,裁供盥濯真可辱。”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繡》:“母亦喜,為之盥濯,竟妝,容光煥發。”
(2).指洗滌用具。《明史·隱逸傳·倪瓚》:“﹝瓚﹞為人有潔癖,盥濯不離手。俗客造廬,比去,必洗滌其處。”
濯盥,盥洗。
盥是一個漢字,讀音是guàn,有舂米用的器具、洗滌等意思。出自《南史·謝裕傳》附謝述――述盡心視湯藥,飲食心嘗而後進,衣不解帶不盥櫛者累旬。
漢字演變 漢字釋義 常用組詞 英文翻譯 古籍解釋箴盥 解釋: 1.古代婦女承姑奉盥�o視為箴規。
頮濯 ; 猶盥漱。
佛教術語,西域記七卷三頁云:伽藍垣西,有一清池,周二百餘步。如來嘗中盥浴。次西大池,周一百八十步,如來嘗中滌器。次北有池,周百五十步...。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毗羅獸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無懼。浣衣池側大方石上...
);盥溉(洗滌);盥滌(洗滌);盥濯(洗滌)除;淨 [clean]。如...、臉盥 guàn〈動〉(會意。小篆字形,從臼(jiù),舂米用的器具,從水...:洗手)同本義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說文》奉匜沃盥。——《左傳...
詞語釋義 同本義(洗滌);盥滌(洗滌);盥濯(洗滌)除;淨 [clean]。如:盥溉(指除去...釋義盥洗室guàn xǐ shì裝有盥洗、廁所設備的房間盥guàn同本義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說水》奉匜沃盥。——《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釋義 詞性變化曲禮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
);盥溉(洗滌);盥滌(洗滌);盥濯(洗滌) (6) 除;淨... ㄍㄨㄢˋ ◎ 古同“盥”。 康熙字典【巳集上】【水字部】泴 ·康熙筆畫:9 ·部...·宗室表》有崇泴。○按卽盥字之譌。[1] 盥盥 guàn 〈動〉 (1...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康熙字典 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