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縣程集鎮

監利縣程集鎮

基本概況監利縣程集鎮南枕長江荊江大堤,西鄰江陵、石首兩縣市,為監利西大門。 教育狀況程集鎮是一個享有盛名的文化古鎮,建鎮歷史可上溯到宋乾隆年間。 程集鎮江小村,南宋嘉定年間程姓建碼頭並設店,故名為程集。

基本概況

監利縣程集鎮南枕長江荊江大堤,西鄰江陵、石首兩縣市,為監利西大門。沙(市)洪(湖)公路橫穿全境;程(集)姚(集)公路直達古鎮,輻射各村,具有較便利的交通條件。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錯,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自然地理

程集鎮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 ,位於江陵、監利、石首三地交界處,素有“一聲雞鳴聞三縣”之稱,水路上“西進蜀黔,北通漢口”,是監利西部的門戶重鎮。程集鎮所在的監利縣處於江漢平原、洞庭湖兩個凹陷盆地的結合部,歷史上地貌的變遷形成了這個地域眾多的河間窪地和積淤湖泊、河流、湖汊、濕地和萬頃糧田,構成了其自然歷史環境價值最大的特色。

發展狀況

監利縣程集鎮耕地面積8.9萬畝,水田55855畝,旱地33145畝,屬監利縣傳統的農業大鎮。2005年度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178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053萬元,農業產值5306萬元,人均純收入為2578元。近年來水產養殖產業發展較快,其品種主要有鱘魚、螃蟹、甲魚、烏龜和黃鱔,年水產品銷量可達400萬斤。豬、禽養殖業有較大規模,工業主要以糧、棉、油加工和化工助劑為主。

教育狀況

監利縣程集中學
程集鎮是一個享有盛名的文化古鎮,建鎮歷史可上溯到宋乾隆年間。古鎮程集私塾遍布,家家尚文。具有40餘年創校歷史的程集中學,創造了連線15年在全縣同類中學中一直領先的佳績,這裡孕育了原駐港部隊司令員熊自仁將軍等一批風雲人物,被人們譽為荊楚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歷史沿革

程集鎮史稱程家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王就在此修建荊台。明初,因其發達的水陸交通,成為商貿重地,逐步發展成為長江北岸一個較大規模的集鎮,老街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時,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1958年屬汪橋公社。1975年析汪橋公社為程集、汪橋、蓮台3個公社,1984年合併為汪橋區,1987年析汪橋區劃出汪橋鎮建程集鎮,2007年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揭曉,湖北省監利縣程集鎮等全國41個鎮被評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經濟建設

程集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全新的工業理念統籌謀劃蔬菜、畜牧、食用菌三大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調整結構,調優品種,調高品質;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加快農村小康步伐。重點抓好農貿批發交易市場的引資籌建,使之儘快成為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生產指導中心。組織食用菌生產基地與農戶搞好對接,形成“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實現公司與農戶雙贏的效果。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強化企業與農戶之間以契約、訂單為主要形式的利益聯結關係,鞏固擴大優質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制定相關措施,規範土地流轉程式,促進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和個體大戶參與農產品基地建設,形成產業化的多元投入機制。加強對農民經紀人隊伍的培訓和管理,提高農民經紀人的素質,搞活農產品流通。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突出抓好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以及社會保障等工作,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認真處理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是夯實計畫生育基層基礎建設,確保人口計畫全面完成。二是加強環境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環境。三是健全土地監管機制,嚴格耕地保護。四是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五是強化信訪工作責任制,認真做好人民民眾來信來訪處理接待工作,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六是加強民主法制和文明新村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著力構建和諧社會。

民俗文化

監利縣的風俗習慣與鄰縣大致相同。農曆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神、後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戶戶互相團拜,稱為“拜年”。正月初九為“上九日”,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圓霄燈會,還有監利特色每家每戶自己包糰子,蒸糰子寓意家庭團圓,蒸蒸日上;清明前後,家家踏青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五月初五,賀端陽,門前掛艾葉,吃粽子,劃龍船;六月六日,嬌陽似火,家家曬衣物,稱為“曬龍袍”,七月前半月,到處燒化紙線,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餅茶點,叫“中秋賞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臘八日”;家家挑臘水泡糍耙;二十四日過小年敬灶神(註:一般對全國絕大數地方來說農曆臘月23日是小年,但監利風俗與湖南相似24日才是小年,很多監利人都不清楚,在外地都被其他的小年誤會以為監利23日是小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置辦豐盛的酒菜,開懷暢飲,稱“團年”,也叫“吃年飯”;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辭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團火,家人圍火而坐,敘舊迎新,俗稱“三十夜裡火,十五夜裡燈”。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稱為“守歲”。監利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和我國文化的特定氛圍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與進步,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現在監利的婚喪禮儀,節日風俗正在接受現代社會的廣泛薰陶。

旅遊文化

程集鎮始建於南宋嘉慶年間(1208-1224),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王就在此修建了豪華的離宮——荊台。程集古鎮是江漢平原保存原貌最為完好、保存規模最大、傳遞歷史文化信息最直觀的重要古建築群體。作為保存較為完好的湖北古鎮之一,程集鎮特殊的地理位置,傳統的民俗習慣,為後人惠存了大量的人文古蹟和傳說,古寺廟、古橋、古墩等古建築遍布全鎮。同時,還保留了老茶館、老酒館、老藥房、剃頭鎮、打鐵鋪等傳統作坊。在80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性特色。古鎮的起址和布局、街道的空間形態,街巷尺度體現了商業、集市在自然條件影響下的功能特點和發展要求,其建築院落構成和建築構件則體現了當地根據氣候特點改善自身居住環境,滿足生產需要的生態性、節能性。
程集古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荊州未來旅遊精品工程的重要景區之一,是荊州至周老紅色旅遊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江漢平原打造蜚聲中外旅遊勝地的亮點。由於古建築數量多且歷史歲月相對完整,古鎮近年來在當地的影響與日俱增,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頻繁光臨小鎮開展課題研究,新聞媒體廣泛關注,旅遊前景看好。程集將對全鎮旅遊資源進行全面普查,實施搶救性保護,組辦江漢平原古建築君學術研討會。深入挖掘文化內涵,高起點做好旅遊策劃和發展規劃,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程集還將增補古鎮建築群旅遊點,達到景區互動。按照策劃先行,規劃發展的原則,完成旅遊策劃和發展規劃。當地還將主辦古鎮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欄,向居民講授古鎮保護的法律課。由於該地區發達的水陸交通,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商貿碼頭,各地物資集散於此,享有“小漢口”的美譽。因此,商業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行幫文化和酒文化歷史久遠。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程集鎮轄一個居委會、37個村委會:程集、姚集、千和、田月、河嶺、三弓、堤頭、張馬、南橋、河南、新垸、張巷、河北、三崗、磚橋、永和、張套、王公、程集、新溝、三橋、新觀、楊柘、鄒集、廖橋(廖橋村)、下灣、永聯(永聯村)、永豐、袁河(袁河村)、河頭、四車、周橋、廖王、朱橋、羅王、付堤、永太、曾周。

程集得名

湖北人被稱為“九頭鳥”,據說是因為聰明過人。程集鎮江小村,南宋嘉定年間程姓建碼頭並設店,故名為程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