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葉開揮舞著“對抗語文”的旗幟,批判當前語文教材編寫體系。葉開認為,過度強調道德教化作用,讓課本離傳統文化越來越遠。他說:“語文教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我們只能自我教育,讓孩子讀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葉開的這番言論再次引發了人們對語文教材的熱議。在所謂德育的放大鏡下,一些名家名作被莫名其妙地刪改。改個字詞什麼的,還是小事。有的教材編寫者還編造故事。《愛迪生救媽媽》就是例子。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有言:“在課堂里或所謂的知識殿堂里只是告訴學生社會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子的,而不應該是說教,或者告訴學生社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教材亦當如是。“貓捕鼠,犬守門,人無職業,不如貓犬。”這是民國十一年一本線裝國小課本上的第一篇課文,並配有貓捉老鼠、小狗看門的生動插圖。有人這樣評論道:民國年間,兵荒馬亂,人心卻淡定。老課本的編著是民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