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寅

盛寅

盛寅(1375-1441),字啟東,吳江(今屬江蘇省)人。盛寅的同郡人王賓曾得戴思恭所傳,而盛寅學醫於王賓,故是戴氏的再傳弟子。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盛寅像 盛寅像

永樂初年,盛寅曾為醫學正科。他治療了一個太監的蠱脹病,手到病除。當時,明成祖正在西苑射獵,太監病癒後就回到明成祖這邊侍奉皇帝。明成祖遠遠地看到了這個太監,非常驚訝,問:“聽說你死了啊,怎么又活了?”太監如實奏報了盛寅為他治病的詳情,讚揚盛寅醫術高明。成祖聽了以後,便派人召盛寅入朝,為自己診脈。盛寅診過脈後說:“聖上有風濕病”,並開藥治療,皇帝服藥後,果然療效很好。成祖很高興,即授盛寅為御醫。

太子朱高熾(就是後來的仁宗)有一位寵妃張氏,經期不至已有十月。其他的醫生都說張氏是有身孕了,並表示祝賀。唯獨盛寅不認為張妃是懷孕,而認為是患了病。張妃獲悉了盛寅的診斷後,說:“這醫生說的很對,有這樣的醫生,為什麼不早讓他來為我診病?”盛寅為張妃開了處方,方子是破血劑。太子看後勃然大怒,不讓服用。又過了數天,張妃的病更重了。太子只好又叫盛寅來診治,盛寅開的方藥仍然是破血劑。張妃自己也想要服盛寅的藥。而太子擔心墮胎,就把盛寅關押起來,等候張妃服藥後的結果。張妃服藥後,排下了大量瘀血,病也就慢慢好了。太子對盛寅大加賞賜,還派儀仗為前導,送盛寅回家。而盛寅的家人,都以為他不能活著回來了呢。

仁宗朱高熾繼位後(1425),盛寅要求調往南京太醫院。宣宗繼位(1426)時又被召回北京。正統六年(1441),盛寅因病而逝,兩京太醫院都祭奠他,足見盛氏的人品及醫術。

人物成就

盛寅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醫經秘旨》兩卷,另著《流光集》(又名《盛御醫集》),已佚。《醫經秘旨》為醫經類著作,上卷為醫論,下卷包括讀醫經的感想和臨證心得19篇。這19篇中討論了《內經》所涉及的治則問題,其中有“以寒治寒”、“以熱治熱”、“以補治積”、“以益氣治滿”、“以寒散表”、“以涼平理氣”、“以溫補止血”、 “以攻下及補益治發熱”等反治法和權變治法,並結合臨證經驗,辨明疑似,以便後學者有所遵循,並可觸類旁通,頗有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