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來
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尊瀋陽城為“天眷盛京”,此為瀋陽稱盛京之始。遼金元時代瀋陽城牆是用土夯築,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元代城址上修建磚城,其城周圍九里三十步,城牆高二丈五尺,池二重,內闊三丈、深八尺;城四門:東稱永寧、南稱保全、北稱安定、西稱永昌。
基本信息
城內有兩條十字形相交的大道,直通四門。皇太極繼位後,著手擴建,至天聰五年,完成了第一次增築工程,將原一丈高城牆增高到三丈五尺,將原四門改建為八門,東稱撫近門(即大東門)、內治門(即小東門),西稱懷遠門(即大西門)、外攘門(即小西門),南稱德盛門(即大南門)、天佑門(即小南門),北稱福勝門(即大北門)、地載門(即小北門)。
其城門之下為方形基座,磚築券洞,上建明樓三層。在門洞之上的城牆內外都嵌有門額,外書滿文城名,內書漢文城名,改變以往漢滿左右並列書寫的做法。在城牆上四角建有角樓,而在城牆的四周則建有高七尺五寸的女牆,並設有垛口六百五十一個,各城門上均配有大炮一門。又將十字形街道改建為井字形,在井字形中心南側建設宮殿。並在城內外修建天壇、地壇、太廟及衙署等建築物,又建鐘樓在福勝門內大街,建鼓樓在地載門內大街。其鐘樓、鼓樓的基座為二丈見方,下有可通東南西北的十字券洞;樓之周圍築有女牆和垛口,上為兩層檐廊式大亭,上層是鍾或鼓,下層置碑誌。
康熙十九年(1680),盛京擴建了城外土城牆,在原有的八門外,又增開八個邊門,即撫近門大東關的大東邊門,內治門小東關的小東邊門,德盛門大南關的大南邊門,天佑門小南關的小南邊門,懷遠門大西關的大西邊門,外攘門小西關的小西邊門,福勝門大北關的大北邊門,地載門小北關的小北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