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篇為緒論。第二篇為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精心編入了500餘種皮膚病。本篇的特色是將治療內容作了解析和分割,每個疾病的治療分成治療原則、基本治療、治療措施、專家推薦治療步驟、治療評價和預後等六個方面進行闡述。本書第三篇至第七篇編入了治療藥物學及各種治療方法和技術。
《皮膚科治療學》對皮膚病治療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遵循循證醫學的方法,力圖給讀者一個完整的治療理論和體系,完整的治療思維和程式,這是本書的特色,這種創新的寫作方法將會推動我國醫學治療學的發展。此外,本書寫作方法新穎,內容實用,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本書還精心編入了黑白照片及模式圖600幅,從而使讀者更好地掌握皮膚病的本質及其治療方法。
本書可供高等醫學院校教師、研究生、各級皮膚性病防治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各級醫院皮膚性病科、中高級臨床醫師以及開業醫師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吳志華,男,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赴美國聖奧拉夫學院進行學術研究,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作為美國富布萊特高級訪問研究學者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行學術研究,多次赴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學術研究的領域或專題涉及當代中國政治、中外行政體制、比較公務員制度、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等。出版《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主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獨著)、《政治學原理新編》(獨著)、《政治學導論》(主編)、《人事行政》(合著)、《城市社區體制改革與法律建設研究》(合著)《難以抉擇:開發中國家的政治參與》(合譯)等10本著作: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目前主持的研究課題,包括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1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項目等。獲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4項。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皮膚科學的醫學實踐與治療原則
第二章 微觀研究促進皮膚科中西醫結合
第三章 循證醫學及其在皮膚科治療學中的套用
第二篇 皮膚病診斷和治療
第四章 過敏或變應性疾病
第五章 婦女及妊娠皮膚病
第六章 職業性皮膚病
第七章 蕁麻疹類皮膚病
第八章 紅斑及其他炎性皮膚病
第九章 藥物反應
第十章 病毒性皮膚病
第十一章 立克次體及衣原體性皮膚病
第十二章 球菌性皮膚病
第十三章 麻風病
第十四章 桿菌性皮膚病
第十五章 真菌性皮膚病
第十六章 螺旋體性皮膚病
第十七章 原蟲及蠕蟲性皮膚病
第十八章 節肢動物皮膚病
第十九章 水生生物及其他動物皮膚病
第二十章 性傳播疾病
第二十一章 丘疹鱗屑性皮膚病
第二十二章 扁平苔蘚及苔蘚樣疹
第二十三章 大皰及皰疹性皮膚病
第二十四章 無菌性小膿皰病
第二十五章 結締組織病
第二十六章 移植物抗宿主病
第二十七章 神經性皮膚病
第二十八章 精神性皮膚病
第二十九章 遺傳性皮膚病
第三十章 角化性皮膚病
第三十一章 物理性皮膚病
第三十二章 光敏性皮膚病
第三十三章 痤瘡及相關皮膚病
第三十四章 毛髮病
第三十五章 汗腺病
第三十六章 甲病
第三十七章 真皮及皮下組織病
第三十八章 脂膜炎
第三十九章 色素障礙性皮膚病
第四十章 代謝障礙性疾病
第四十一章 營養缺乏性皮膚病
第四十二章 皮膚黏膜蛋白沉積和澱粉樣變性
第四十三章 血管舒縮紊亂性皮膚病
第四十四章 紫癜
第四十五章 皮膚血管炎
第四十六章 黏膜疾病
第四十七章 上皮腫瘤和囊腫
第四十八章 皮膚附屬器腫瘤
第四十九章 真皮皮下組織腫瘤
第五十章 痣及肥大細胞增生症
第五十一章 癌前期皮膚腫瘤
第五十二章 皮膚惡性腫瘤
第三篇 系統治療藥物學
第五十三章 激素及其相關藥物
第五十四章 影響機體免疫功能藥物
第五十五章 抗變態反應藥物
第五十六章 維A酸類藥物
第五十七章 抗感染藥物
第五十八章 調節和改善微循環藥物
第五十九章 維生素類藥物
第六十章 特殊用藥
第六十一章 其他抗炎藥物及療法
第四篇 外用藥物治療學
第六十二章 外用藥物學總論
第六十三章 外用藥物學各論
第五篇 基因治療與心理治療
第六十四章 皮膚科基因治療
第六十五章 皮膚科心理治療
第六篇 中醫皮膚病辨證施治
第六十六章 中醫皮膚病辨證與施治
第六十七章 活血化瘀在皮膚科的套用
第七篇 皮膚科治療技術
第六十八章 皮膚病的物理治療
第六十九章 皮膚外科及美容
主要參考文獻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