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夏凡納是法國19世紀後期的重要壁畫家。 早年入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就讀,後隨他人游訪義大利,受到義大利藝術的感染,立志做一名畫家。相繼師從於謝弗爾、歐仁·德拉克羅瓦和庫退爾,但都不能適應。以後主要走自學之路。當他第二次赴義大利時,深刻地感受到威尼斯畫派的色彩表現力。在他28歲時回到法國就在皮加爾廣場租了一間畫室開始了職業畫家的生涯。1861年他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出展沙龍時獲得成功。此後夏凡納主要從事壁畫創作。在壁畫創作中他大多採用象徵手法,以表達對生活的寓意。他為巴黎大學圓廳畫的《文學、科學和藝術》、為里昂藝術宮畫的《文藝女神在聖林中》以及受法國政府委託在巴黎先賢寺畫的一系列壁畫,確立了他作為象徵主義大畫家的地位。
其壁畫和油畫深得學院派和前衛藝術家的讚賞。雖然他以古典學院派手法創作寓言和歷史題材的作品,但簡化了形狀並使用大塊色彩繪製裝飾性平面圖案。《窮漁夫》、《聖林》和許多其他作品影響了保羅·高更、喬治·修拉和眾多象徵主義畫家。壁畫作品包括巴黎索邦大學的《科學、藝術與文學》、巴黎先賢祠的《聖·熱那維埃夫的一生》(Life of St. Geneviève)及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田園詩》。
作品
夏凡納的藝術具有三大特徵:他改變了直觀感覺,簡化了素描和裝飾性的傾向。夏凡納發現和創造了獨特的美的境界:在他的畫面上往往把寧靜莊重的人物安排在近景,人物造型一般偏於修長,多採用古希臘羅馬服飾,姿態典雅,無論是站還是臥,都顯示出一種風姿綽約的美感;構圖上往往將視平線抬高,天空占得很少;他從不用強烈的對比色,柔和、淡雅始終是他作品的主情調;其作品的題目往往只是構思中的一個楔子或者引言,畫中真正的涵義,則主要來自觀者心理上的作用;夏凡納把裝飾藝術引進到詩的境界,他那蘊含著崇高與溫和的詩意、文學的想像和象徵的精神,具有永恆的意義。
《希望》![夏凡納作品《希望》](/img/b/891/nBnauM3X1AzNwQjMzQDNxADN0MTMyIjMwMDMwADMwAjMxAzL0Q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這幅畫作於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後的第二年。《貧窮的漁夫》
![](/img/2/ece/nBnauM3XwIjNygjNzQDNxADN0MTMyIjMwMDMwADMwAjMxAzL0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夏凡納作品《漁夫》](/img/3/4bc/nBnauM3X0gzMxkDOzQDNxADN0MTMyIjMwMDMwADMwAjMxAzL0Q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他處於近景,大塊水面上岸坡交錯,分割的水面產生構圖變化的美感,中景草地上有採集野花的妻子和入睡的孩子,給人一種寄美好希望於後代的意趣。整個畫面肅穆沉靜,優美的自然和貧窮的人生同時展現在人們面前,既是畫又是詩。
這幅畫在沙龍展出時曾遭到評論界的攻擊,說是對米勒《晚鐘》一畫的模仿。其實在法國畫家的眼裡,農民和漁民的命運是相同的。
![](/img/1/e82/nBnauM3X4QjN0czM0QDNxADN0MTMyIjMwMDMwADMwAjMxAzL0Q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img/c/827/nBnauM3X4MjNxcTM1QDNxADN0MTMyIjMwMDMwADMwAjMxAzL0Q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img/a/0e8/nBnauM3X4QTO2YDN1QDNxADN0MTMyIjMwMDMwADMwAjMxAzL0Q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