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1961年開始執導筒。1964年的《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遭到當時所有左翼人士的強烈抗議。他改編拍攝了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構築他獨特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一千零一夜》)改編自中世紀題材的文學名著,是一種精神的欣悅和狂歡。《索多瑪120天》則將他的性虐待幻想推到極致。 1975年在羅馬郊區被一個17歲的男妓用棍棒謀殺,時年53歲。這位毀譽參半的大師的猝然暴斃震動了歐洲文藝界:教士們在他屍骨末寒時便開始驅除他的“邪惡魂靈”,而他的朋友、學生和崇拜者們(其中包括薩特、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和羅蘭·巴特)則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尊奉他為“聖—皮埃爾·保羅”。

基本信息

導演作品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的作品充滿影像活力,寓意深刻。導演本人是同志,在自己的電影裡卻很少涉及這個題材。

電影《十日談》海報 電影《十日談》海報

1961年,他導演了第一部片子《寄生蟲》(Accattone),繼承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風格,真實地呈現了羅馬的邊緣陰暗面。

1964年的《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以現實主義風格講述了耶穌的一生,被認為是最忠於基督精神的宗教影片,在美國獲得宗教團體的廣泛認可。假如這些教會得知帕索里尼既是共產黨員,又不信神,還是同性戀者,他們大概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帕索里尼的作品常向古典名著取材,比如《俄狄普斯王》(Oedipus Rex ,1967)《十日談》 (The Decameron,1970),《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 Tales,1971)《一千零一夜》(Arabian Nights,1974) 等,在這些影片中,他通常採用自然光線,並起用非職業演員。

帕索里尼最受爭議的影片是死後上映的遺作《薩羅》或《索多瑪120天》(Salò o le 120 giornate di Sodoma )。

個人經歷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批評家們對帕索里尼的死的評論是:“死亡模仿藝術”。這位著名的異端人物一生桀驁不馴。他以其殘酷、暴烈、令人驚怖的電影、文學作品,以其明目張胆的“犯上作亂”和傳奇般的生活故事來顛覆資產階級主流意識形態和“官方說法“。具有象徵意味的是:他的被殺似乎是他的藝術作品的一個情節,一個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結局。 帕索里尼稱得上是一個混亂躁動的巨大的矛盾綜合體;他的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農村婦女;他是戰後藝術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但義大利共產黨在1949年以同性戀為由將他開除;他景仰神聖和主,但他14歲就放棄了天主教信仰並一生與教會公開對抗;以無產階級左攝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中站到了警方一邊反對學生革命;他批評電視開創了一個享樂主義的時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和《天方夜譚》中公開蓄意地表現色情;他的影片《軟乳酪》因瀆神而給他帶來了四個月的監禁;而兩年之後,他又以《馬太福音》一片獲天主教電影大獎;這位被稱為“文質彬彬、具有深厚美學修養”、反對野蠻暴力的詩人、小說家卻拍攝了據色情作家、臭名昭著的薩德侯爵的小說改編的影片《薩羅》(索多瑪120天),在銀幕上展現了骯髒、血腥、不堪入目的場面(這部帕索里尼絕筆之作在所有國家均被禁映);直到生命完結的前一天,他還在為同性戀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卻固執地視墮胎為法西斯主義行為…帕索里尼1922年3月5日生於義大利波倫亞。他在故鄉上完中學和大學,戰時被征入伍,戰後他搗家人避難費留里這個貧困落後的北部地區,在中學任職,並以該地方言發表詩作。當時,以方言寫詩,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稱得上是一項創舉。1947年他加入共產黨,同時開始閱讀義大利共產黨精神領袖葛蘭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敗壞”,被革除教職,遂與母親赴羅馬定居。

圖片 圖片

50年代初,他任教於羅馬邦區貧民窟學校。於是他目睹了一無所有的流氓無產者的被社會所遺忘了的生活角范:這裡有騙子、竊賊、強盜、妓女、妓男,有被污辱與被損害的,有骯髒、下流、背叛……他記錄表現這些社會歷史邊緣人物的文學和電影作品屢道非議,但他聲稱:“真正的殘酷來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質使人恐怖。”在此其間,他先後寫了《生活的年輕人》、《激動的生活》等反映羅馬貧民生活的小說,在當時是為人矚目的新進小說作家。而且由於他的小說比較注重視覺,特別受電影人的喜愛,很多導演紛紛邀請他撰寫劇本。他曾先後為馬里奧蘇迪特、費里尼、波羅格尼尼等人撰寫劇本。其中費里尼的兩部名作《卡比利亞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就是與費里尼合寫的。當時還年輕的貝爾托魯奇對帕索里尼極為尊敬,並請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為他寫了處女作《死神》的劇本。50年代末他出版了使他位居最偉大的當代文學家行列的兩部作品:詩集《葛蘭西之燼》和小說《暴力人生》,後者因描寫妓女與皮條客的生活而被指為“猥褻墮落”。此時他已開始與索爾達蒂、費里尼等電影大師合作編劇。他第一部獨立導演的影片是《乞丐》,改編自他本人的作品。第二部為《羅馬媽媽》。影片以一個貧困暗娼為主角,描寫她們悲慘無望的生活。影片再度成功,獲得62年威尼斯電影節俱樂部聯盟獎。在他的影片中,充斥著強烈的宿命感和悲劇性。他的影片《軟乳酪》只放映一次即被永遠禁映。他的電影和文學作品因內容不良被起訴33次,而帕索里尼卻說:“以保護他人道德為名禁止色情,是為禁止其它更具危險性的事物找藉口。”

他的最後作品——《薩羅》(或《索多瑪的120天》)揭露現代消費社會殘忍的虐待狂般的暴殄天物的力量,把“施虐狂/受虐狂”的稱號送給所有的觀眾,引起軒然大波。影片成了這位詩人的悽厲絕望的吶喊。作為一位身體力行的革命家,帕索里尼的目光總是凝聚在生活在資產階級世界之外的苦難者身上。他出身於典型的小資產階級,但是他深入骨髓地自我憎恨:“我同莫拉維亞和貝爾托魯齊一樣,是個小資產階級分子,也就是說,是個狗屎蛋。”他熱愛一無所有的流氓無產階級,他經常在影片中搬演、重現聖經中耶鮮受難的場面,而被他視為現世基督的人物往往是竊賊、搶劫犯之流。他以其特有的風格來“污染”神聖。但是他認為:真正被污染的是羅馬郊區的貧民百姓和廣大的被剝削階級,正是包括自己在內的庸俗油滑的資產階級用虛偽透頂的教義來“污染”純真率直的無產階級民眾。帕索里尼永遠是矛盾和爭議之源。他在1964年改編拍攝了《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並以近乎紀錄片的方式運用鏡頭和調度,在他看來,馬太是基督眾使徒中最入世、最具革命傾向的一位。但幾乎遭到了當時所有“進步的”左翼分子的強烈抗議。在現代語言學與神話人類學之間微妙的關係影響之下,帕索里尼的創作開始偏離“新現實主義”的傳統,轉而關注神話和意識形態,同時繼續構築他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他改編拍攝了《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在前一片中,他改動了那些人所共知的情節,重新塑造了主人公藉以表達他個人的觀點:俄狄浦斯不是一個遭到命運詛咒的悲劇人物,而是一個拒絕理性地自我反思而走向毀滅的暴徒。他最終瞎眼、流浪,罪有應得(這正是盲目愚蠢的現代人的寫照)。這兩部影片進一步確定了帕索里尼對邊緣文化和前工業文明的依戀,他認為資本主義建立了喪失了神話感性的世界,使人們喪失了對神化身份的認同感,喪失了與大自然的和諧。於是在《美狄亞》中,美狄亞象徵無產階級的復仇就具有了新的含義:他們藉助巫術神話的力量戰勝理性與秩序,獲得解放和自由。

生命三部曲

電影 電影

他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譚》則更近於一種“狂歡”,一種大眾神話。這些影片以精妙絕倫的奇觀景象、輕鬆幽默跡近下流的色情笑話和精心編排的異國情趣獲得了驚人的票房。這三部影片標誌著帕索里尼中止了他對古老傳奇的現代寓意的探究,脫離了神性的護佑,轉而與民同樂。他深信“生命三部曲”在性愛上坦然不諱,正是對現代資本主義強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異化統治的“政治抗爭”手段。“身體始終具有革命性,因為它代表了不能被編碼的本質。”歸根到底,身體生命是不能被禁錮的。

廣遭非議

在1975年,帕索里尼完成了自己最驚世駭俗的最後一部電影《薩羅》(又名《索多瑪120天》),將法國最“臭名昭著”的性作家薩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銀幕。薩德侯爵在法國以致世界文學史上一向難登大雅之堂,他的作品以性風俗尤其是虐待狂的大肆描繪而著稱。現代學術界在研究虐待狂這一現象和病例時,就採用薩德的姓氏命名。該作者最著名、最遭非議的就是這部《索多瑪120天》。帕索里尼卻將之更進一步,將時代背景定在法西斯統治時期。並使原作中狂亂的文字化為影像,實在是驚人之作。有人稱這部影片是“一部不可不看,卻不可再看”的影片。 帕索里尼始終在他的生命激情、性意識形態和政治兩極之間搖擺撕裂,一邊是美學、異教、隱逸,一邊是現實、大眾和革命;一邊是弗洛伊德,一邊是馬克思。他不斷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拋棄自身,直至死亡。

電影作品

綜述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電影作品列表:1961:Accattone迷茫的一代1962:MammaRoma羅馬媽媽1962:Laviamociilcervello洗腦1964:VangelosecondoMatteo,Il馬太福音1964:Comizidamore愛的集會1966:Uccellaccieuccellini害鳥和益鳥1966:Streghe,Le女巫1967:Edipore(1967/I)俄狄浦斯王1968:Teorema定理1968:Capriccioallitaliana任性的義大利風格1969:Porcile豬圈1969:Amoreerabbia愛與憤怒1970:Medea美狄亞1970:Decameron,Il十日談1971:RaccontidiCanterbury,I坎特伯雷故事集1974:Fioredellemilleeunanotte,Il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1975:Salòole120giornatediSodoma薩羅(索多瑪120天)附小傳:生於義大利博羅尼亞的貧民窟,父親是來自拉文納的沒落貴族,母親則是農家女,由於家族血緣的複雜關係,皮爾·保羅·帕索里尼一家幾乎包有亞平寧半島所有的族群,而他也認為自己的家庭是典型的義大利家庭。因為父親的工作關係,他小時候輾轉各地。大學時讀文學系,在19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出版了自己的詩集。如《格倫姆西的遺骸》和《我們這時代的宗教》等,很快就在文壇上以詩人成名。

《生活的青年人》和《激動的生活》

其後寫了《生活的青年人》和《激動的生活》等描寫羅馬貧民生活的小說,是當時相當受人注目的新進作家,他的小說和詩集中較常使用方言,而這卻是當時執政的法西斯政權所不容的。他的小說比較重視視覺和映像,因此受到電影製片人的賞識,一般電影導演紛紛請他寫劇本。他第一部電影劇本是馬里奧蘇狄特導演,索菲亞.羅蘭主演的《河娘淚》(LaDonnadelfiume,1954),以後相繼寫了許多名導演導演的一級劇本,也因此與電影界產生了深厚的關係。

《寄生蟲》

1961年他導演了第一部片子《寄生蟲》(Accattone,1961),承繼了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風格,真實地呈現了羅馬的邊緣陰暗面,映像構成極為出色,在威尼斯影展上獲得了熱烈的讚賞。

《Laviamociilcervello 1962》

接著又導演了一部描寫私娼的電影《Laviamociilcervello,1962》,較之前作更是成功,在1962年的威尼斯影展中獲得義大利電影俱樂部聯盟獎,但是因為題材尖銳,風格獨立,被保守勢力認為是褻瀆神明,以至於當局將他逮捕並缺席審判。

《馬太福音》

1964年的《馬太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St.Matthew,1964)以現實主義風格講述了這個廣為流傳的聖經故事,雖然手法一如既往的狂放,但這部影片卻被認為是最忠於基督精神的宗教影片而獲是廣泛認可,它也獲得威尼斯影展審查員特別獎並獲得1967年三項奧斯卡提名。基於自身文學的素養,他的作品也習慣於向古典名著,特別是一些民間故事的寓言取經,比如《十日談》(TheDecameron,1970),《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Tales,1971)等,在這些影片中,他通常採用自然光線,以及非職業演員來演繹作品,雖然片中性愛暴力場面露骨,但由於寓意深遠,影像出色,又合乎七十年代的反叛精神,《坎特伯雷故事》(CanterburyTales,1971)獲得了1972年的第二十二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索多瑪120天》

影片《索多瑪的120天》海報 影片《索多瑪的120天》海報

而他最為震驚世人的作品是1974年的《索多瑪120天》(Salo),這部寓意反法西斯的影片改編自18世紀備受爭議的法國作家薩德的小說,講述了二戰末在納粹占領的義大利北部某城,四位高官以極其野蠻的方式性虐待和殘殺16位男女少年,而這一切還在專門請來的鋼琴師的伴奏下進行。影片一經播放可說是令人目瞪口呆,此片在包括義大利的許多國家都被禁映。影片完成不久,皮爾·保羅·帕索里尼就離奇死亡,據報導是被曾和他有染的同性戀少年殺害,但很多人都認為是由於皮爾·保羅·帕索里尼深受馬克思主義及基督教義影響,他的影片也往往帶有極強的政治傾向而受到指責,因此包括義大利名導貝托魯齊在內都認為他是因政治原因而被害的。

文學生涯

義大利導演。在文壇上以詩人成名。後寫了描寫羅馬貧民生活的小說,屬於當時的新進作家。他的小說重視視覺描述,受到電影人的賞識,創作多部優秀劇本。

導演生涯

1961年開始執導筒。1964年的《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遭到當時所有左翼人士的強烈抗議。他改編拍攝了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構築他獨特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譚》)改編自中世紀題材的文學名著,是一種精神的欣悅和狂歡。《索多瑪120天》則將他的性虐待幻想推到極致。

1975年11月2日,人們在羅馬郊外一個荒涼的海灘上發現了義大利爭議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的屍體,被亂棍打得不成人形。後來,17歲的男妓朱塞佩·佩羅西被指控謀殺帕索里尼,但帕索里尼的死仍然留下了諸多疑點。

“這起案件布滿了漏洞”

曾於2001年至2008年任羅馬市長的瓦爾特·維爾特羅尼,日前向義大利法務部部長安傑利諾·阿爾法諾遞上了一封公開信,要求相關政府部門針對疑點重重的帕索里尼謀殺案重新展開調查。義大利民主黨人維爾特羅尼還曾在1990年代任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的副手,曾任義大利副總理。關於帕索里尼謀殺案,維爾特羅尼表示:“與那個年代很多案件一樣,這起案件布滿了漏洞。”義大利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晚郵報》刊登了這封公開信,並撰文表示,當下的司法科學可以解開帕索里尼之死背後的謎團。

對於帕索里尼之死,官方給出的解釋是,17歲的男妓朱塞佩·佩羅西因為帕索里尼對他提出性要求,他表示拒絕後反應失控,才用木棒將其擊打致死,還開著帕索里尼的車對屍體碾壓了數次。最後,佩羅西以少年犯身份被判處9年零2個月徒刑。然而,故事還有無數種版本在流傳。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表示不相信帕索里尼之死只是一起簡單的“桃色事件”,而是一起“政治謀殺”,因為就在帕索里尼去世前一周,他就曾宣稱自己將要被黑手黨謀殺。此外,現場諸多證據表明,僅憑佩羅西一己之力,不可能使帕索里尼受傷如此嚴重。當時的義大利少年法庭庭長阿爾弗雷德·卡洛·莫羅也表示:“陪審團認為諸多證據表明,當晚出現在謀殺現場的不只佩羅西一人。”

新技術或為案件疑點提供解答

2005年,兇手佩羅西翻供,稱對帕索里尼棍棒相加的另有其人,他並沒有參與謀殺,只是因為受到驚嚇倉皇開車離開現場時沒注意到躺倒的帕索里尼,才使得汽車從他的屍體上軋過。不過,當時羅馬檢察署表示,由於缺乏具體的證據,僅憑佩羅西一家之言,無法重新開展調查。

不過,前羅馬市長瓦爾特·維爾特羅尼此次要求有關部門對已有證據進行重新審查,“我們必須尋找真相。”維爾特羅尼在致法務部部長的信中寫道,“如今的科技進步使我們有了進一步調查、找到真相的可能。現在,您如果能對此案件的調查進程施加壓力,將發揮極大的作用。”維爾特羅尼指出,應該對從在罪案現場發現的衣物、血樣、汗水樣本,以及帕索里尼自衛用的木棍等物證重新進行檢測和化驗,最新的科學技術將可以對很多疑點提供解答。

據悉,在罪案現場,警方發現了一件既不屬於被害人也不屬於兇手的外套,此外,現場以及帕索里尼的車上也有一些帶血的指紋沒有進行徹底的分析。

好友堅持帕索里尼死於政治迫害

因為帕索里尼生前一向不憚於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許多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認為,帕索里尼死於政治迫害。帕索里尼生前的好友、電影導演塞爾吉奧·奇蒂曾宣稱,謀害帕索里尼的兇手其實有五個人.奇蒂在接受義大利一家報紙的採訪時曾表示:“佩羅西只是一個男孩,他只是那五個人的誘餌。他被那些人利用了。必須得有人為謀殺負責,他於是成了代罪羔羊。”他還指出,帕索里尼是在其他地方被謀殺的,事後屍體才被轉移到發現屍體的海灘。

在被害前一年,帕索里尼曾在義大利《晚郵報》上發表過一篇著名的題為《多重謀殺案的故事》的文章。在文中,他寫道:“我知道有好多位居要職的政治人物在背後操控著這些無助的年輕人,讓他們成為殺手或者打手……”

帕索里尼:最離經叛道的導演

帕索里尼1922年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卻是堅定的反納粹者。出身資產階級家庭的他,卻始終同情無產階級,成為西歐藝術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1947年,他加入共產黨,兩年之後卻因同性戀身份被開除黨籍。

在藝術世界,他是詩人、記者、專欄作家、哲學家、畫家、語言學家、劇作家,當然,他最著名的身份還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他因為電影作品《軟乳酪》“瀆神”而被監禁4個月,但兩年之後的《馬太福音》卻獲天主教電影大獎。他最著名的電影作品包括《定理》、《豬圈》,根據名著改編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1975年,帕索里尼將法國色情文學作家薩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銀幕,完成了他的最後一部電影《索多瑪的120天》,這部驚世駭俗的電影因為內容涉及色情、虐待、食糞以及大屠殺,在世界各國均遭到禁映。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1974 第2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一千零一夜 (獲獎)
  • ▪ 1974 第2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一千零一夜 (提名)
  • ▪ 1966 第1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大鳥與小鳥 (提名)
  • ▪ 1958 第1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 Giovani mariti (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68 第3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定理 (提名)
  • ▪ 1967 第3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俄狄浦斯王 (提名)
  • ▪ 1964 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 馬太福音 (獲獎)
  • ▪ 1964 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 馬太福音 (獲獎)
  • ▪ 1964 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馬太福音 (提名)
  • ▪ 1962 第2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羅馬媽媽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1972 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坎特伯雷故事 (獲獎)
  • ▪ 1971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 十日談 (獲獎)
  • ▪ 1971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十日談 (提名)
  • ▪ 1969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愛情與憤怒 (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1968 第2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聯合國獎 馬太福音 (提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