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皖江是長江流域經安徽段,它西起自宿松小孤山,東抵至馬鞍山采石磯,其前後綿延八百里。延伸意義的皖江文化,南輻射池州、銅陵、蕪湖、宣城、馬鞍山,北輻射安慶、合肥、巢湖、滁州,兩岸共生的地域文化。
皖江文化範圍包括實用文化、藝術文化、思想文化三個維度,涉及宗教、文學、戲曲、書畫,和更大範圍的政治、經濟、科技、旅遊、生態、民俗等眾多領域。
薛家崗、張四墩、孫家城、凌家灘等國家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皖江文化亘古的歷史。皖山、皖河、皖江以及繁衍生息於這片土地的皖人,孕育出卓爾不群又氣象萬千的地域文化——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博物館以實物形態,取其一珠一滴、一葉一片,在有限的空間裡,進行掛一漏萬地微縮展示。
玉文化介紹
中國史前玉器有著長達6000餘年的歷史,遍布東、北、西、南各地,組成相對獨立發展的群體及其玉文化區域。其歷經玉兵器、玉美器、玉神器以及早期“王室玉”等若干階段的演進和積澱,為華夏文明的創造奠基了第一塊堅實的基石。本文採納地質學上的“板塊”一詞以概括說明史前玉文化的巨觀性質及其微觀特點,史前玉文化板塊分為東夷玉文化板塊、淮夷玉文化板塊、古越玉文化板塊等三大玉板塊以及海岱玉文化東夷亞板塊、陶寺玉文化華夏亞板塊、石峁玉文化鬼國亞板塊、齊家玉文化氐羌亞板塊和石家河玉文化荊蠻亞板塊等五個文化亞板塊。它們按自身規律運動又互為碰撞、滲透、並存以至融合,終於走向其歸宿,熔鑄為統一的中華玉文化。
中國萬年玉器史的發展歷程揭示了史前6000年的玉器發展逐步走出了實用的生產領域,由群體普遍採用個體玉件自發地打扮自己到精心組合的玉飾之出現,說明玉已不是純物質之物而成為初步具備意識、觀念成分的特殊的物質文化體。其進而被原始宗教領袖及神學賢哲—巫覡攫取用以事神,玉於是被罩上“神物”的外衣供天神以食以饗,或制之為“神器”,巫、玉、神三位一體的神秘氛圍籠罩著當時的整個人群。玉從為生產服務、滿足人們的美感享受發展成為天神食饗之物或充作天神的化身(神器)而為廣大人群頂禮膜拜,最終躍進天神的境界,標誌著史前玉文化已達到高峰,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之後,有些愛美尚武的群體以武力征服四鄰並奪取巫的事神權,出現了將神界的主宰和現實的統治兩大權力集於一身的“王”,王從巫那裡學到賦予玉以“神物”的神秘哲理和巫術法式,進而用玉製成“瑞符”,以標誌他自己及其身邊一夥人的權威和功績。至此,玉文化已接近走完了它的史前社會的光輝路程,雖然離文明社會僅有一步之遙,但它卻無論如何也無法越過這雷池一步,僅僅為文明奠定了一塊基石。玉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特定的時空條件,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玉文化的發展有著往往不易為人發現的凝聚力和爆發力,並非始終處於緩慢的穩健的發展狀態,它的變化有時是突然性、複雜性、延續性、爆發性的狀態,姑且採用地質學上的“板塊“一詞,以說明史前玉文化的巨觀性質與微觀性質特點,這不僅易行而且也便於理解。史前玉文化板塊的劃分以及其發展是建立在古文獻記載,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玉器、考古學文化巨觀研究、玉器考古研究、與資源及古礦的調查研究以及玉器、玉文化、玉學理論的探討與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的,它屬於玉文化的科學範疇並與文獻學、歷史學、考古學、地質學、礦物學、工藝學等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同時又是獨立的分野和新穎的課題。
史前玉文化是分散的、散漫的、自發的、突變的。在全國分布不均勻,不平衡,早期偏於東部,晚期分散於北方。在時間序列有遲有早,有的成為譜系,也有的來去不明。其發展水平也有高有低,有的無所成就,有的登峰造極。玉器的土著性與移入性並層,其群體移動像火花四濺般地散布到各方,這說明玉文化板塊處於運動狀態,並相互發生碰撞。其碰撞的動力有來自大自然,也有來自人們互通有無、公平交換和人為的擴張、掠奪和衝突。其中我國史前玉文化起起源興衰的歷史也緊緊與個板塊碰撞聯繫在一起。
我國出土玉器已證實北方玉器露頭時間早於南方不下於一千年。如果僅僅著眼於國內各地出土玉器時間的早晚是不夠的。適當的做法是我國四周都設有古玉出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北部俄羅斯西伯利亞出土玉器要比我國興隆圭出土古玉器早的多,可能要早一兩萬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將我國北方、東北方的古玉研究納入東北亞的宏偉環境,從總體發展歷程來探討我國玉器的源頭以及其在社會生活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皖江地區新石器時代隸屬淮夷玉文化板塊,文化豐富,遺址數量多,凌家灘遺址、薛家崗文化的發現備受關注、發現遺址有大量的房址、灰坑、墓葬以及大規模的祭壇,出土器物有玉器、石器、陶器等,包括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和精美的儀式用品。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遺址遺物對於探討皖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經濟形態問題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皖江地區是指長江流域安徽段兩岸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就相當發達,遺址數量很多,迄今發掘或試發掘的有潛山薛家崗遺址、天寧寨遺址、含山凌家灘遺址、蕪湖月譚遺址,望江汪洋廟遺址、黃家堰遺址、汪家山遺址、麻園蹲遺址、宿松黃鱔嘴遺址、安慶夫子城遺址、張四墩遺址、懷寧黃龍遺址等,目前對此區域遠古時期經濟形態作系統人、探討的論文和著作尚不多見。本文擬從考古發掘資料入手,結合相關學著研究對於皖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經濟形態問題作初步探討。
皖江地區歷史悠遠,新石器時期經濟已有較大的發展。當時人類過著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原始農業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稻作農業有一定的發展,家禽家畜飼養較為普遍,漁獵和採集仍占有一席之地,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有力補充,手工業生產如制石、制玉、制陶等水平普遍較高,專業技術開始為一些人所掌握,在此基礎上手工業經濟逐漸誕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和文化發展方向,皖江地區原始經濟的發展為皖江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這對於探討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陳列主題
皖江史前玉文化展廳
皖江流域新石器時代隸屬於淮夷文化板塊,文化豐富,遺址數量眾多,僅國保就有凌家灘、薛家崗、張四墩、孫家城等多處。遺址有大量房址、灰坑、墓葬以及大規模祭壇,出土的器物有玉器、石器、陶器等,包括生活用具、生產用具和精美的禮儀用品。
皖江流域史前玉文化的巔峰標誌,是龍形玉器的出現。遠古時代,先祖出於對自然對天象的困惑,因而將敬畏的動物或植物,作為氏族標記加以崇拜。考古學界公認最早的龍形玉器,為皖江之東凌家灘5300年前圓雕玉龍,其形制與紋飾具有強烈而鮮明特點,首尾相連,吻部突出,頭部雕出兩角,龍鬚、嘴、鼻、眼部雕刻明晰,中華傳統龍的形象與觀念或起源於此,因而有“中華第一龍”之譽。
皖江史前玉文化是一個歷史範疇,它是遠古社會與遠古文明相始終的特定產物。皖江史前玉文化是體現皖江文化的物質文化形態。
皖江銅器文化展廳
皖江流域青銅器文化,起始於夏商時期。早期青銅器文化由北向南,到達皖江流域形成定格——皖江流域青銅器形制上仿中原青銅器,但在一些細節尤其是紋飾上保留了皖江土著文化的因素。不少器物形制有北方影響但形似而實非,揉進了皖江文化的審美觀與價值觀。
皖江流域出土的青銅器,橫跨整個商周時期,也是長江流域集中出土商周青銅器較多的地區。有影響的青銅器物包括:潛山獸面紋尊,望江酉字爵和扁足鼎,東至牛角獸首罍,廬江獸面紋鐃,馬鞍山、宣城雲紋大鐃,銅陵、繁昌、歙縣獸面紋甗,六安大口折肩尊等。無論日用餐飲器皿,還是祭祀禮儀重器,其素材遴選、造型設計、冶鑄技術,都達到盡善盡美境界。其中潛山縣出土戰國五山紋鏡,背紋以五個“山”字形為主紋,以細密的羽狀紋作地紋。層次分明、紋理清晰。“五山”喻意三山五嶽,巍峨壯觀;或江山一統,巋然不動。這也是皖江文化精神所在。
皖江流域的青銅文化有自己的根基和系統,具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獨特的風格。它是中國青銅文化的重要構成。
皖江瓷器文化展廳
皖江流域瓷器的特點為開放性與包容性共融。目前已知出土或出水瓷器,多依據特定的生活習性與文化審美,形成濃烈個性——設計更加實用化,外觀更加地域化,製作更加精細化。其中明代民窯青花瓷器,其民間的圖式、題材和行雲流水的筆法,表現最為突出。
景德鎮瓷器在皖江流域廣為傳播,表明皖江文化對它認可的同時,也對它的發展起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其中現藏安徽省博物館宋代青白釉注、注盌,出土於宿松縣北宋元祐二年吳正臣夫人墓,為國家一級文物。該瓷器造型規整、內涵豐富、釉質晶瑩、工藝精良,1991年入選中國郵政T166“景德鎮瓷器”郵票。
皖江瓷器文化巔峰為五代時期繁昌窯。繁昌窯創燒於五代,鼎盛於北宋早期,北宋中期走向衰落。但也有少數產品帶有唐代風格。有專家認為,繁昌窯很多瓷器釉面白度經測試達到了70%,應屬於青白瓷。其創燒時間早於景德鎮湖田窯、武漢青山窯等,是青白瓷源頭之地。
皖江民俗文化展廳
皖江文化的民間體現,尊重皖江流域民眾創造、共享與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如物質形態之一的民用家具,融兩淮粗狂與徽州細密於一體,簡潔、明快但不失精美。生產用具,生活用具等,也有濃郁的地域特色。依附於建築之上的磚雕、石雕、木雕,獨立成體系的石獅、柱礎、太平缸、下馬石、牌匾等,也有鮮明的地域文化內涵。
皖江文化的民間體現更多是非物質的口頭表述形態。其中桐城六尺巷故事,完美詮釋皖江文化所追求的優良傳統。“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和諧相處、誠信友愛、公證公平,在構建和諧社會,加快皖江地域崛起的進程中,皖江文化是精神動力及智力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
皖江文化是推陳出新,創新改革,獨立鰲頭的嶄新的地域文化。隨皖江城市群和皖江產業帶的形成與發展,皖江文化的進步發展,又遇到千年不遇的契機。
皖江文化博物館應運而生,也是順應歷史潮流。
建館宗旨
建館目的: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啟迪後人。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建館使命:打造一座集文物展示、培訓教學、學術交流的多元化民辦博物館。
建館宗旨:發揮安徽史前文化優勢,建設皖江文化博物館,旨在展示安徽人民的奮鬥史和發展史,引導人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優良傳統,增強名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社會評價
皖江文化博物館建設工程文化設施項目,是以培養和提高合肥市普通市民的知識、文化修養和愛國主義精神為目的的社會事業項目。也就是說該項目是為社會生產和公共生活服務的,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的非生產性建設項目。本項目的受益者是全社會的,受益的人們不受年齡、階層和收入的限制。
一、項目社會評價的目標
我國作為建設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生活和政治中心是使人民得到最大得實惠,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公有制為主的所有制體決定了我國政府目標與全民的目標一致性,也決定了社會通用的行為規範的全民性。這就要求項目社會評價的目標,從根本上說不能脫離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和人民物質文化的需要。社會事業項目社會評價的主要內容是評價項目滿足各種社會發展目標的程度。由於社會事業項目的建設對社會發展目標的影響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因此本項目社會評價中重點評價項目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等目標的貢獻。
二、項目社會評價的前提
在推進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的過程中,一個值得重視的方面就是博物館的文化傳播。隨著公共博物館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陸續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已經被推上了社會的前台,從供少數人觀賞變成社會共享,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在人們的文化需求和期待中,博物館更大程度地發揮了服務社會的功能。這一持久不懈的社會現象所形成的長遠影響力,將成為推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
三、項目社會評價內容
博物館是個收藏、展示、科研、宣傳機構,更是一個社會教育機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優勢,全黨、全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發揮博物館在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傳播科學知識和提高國民素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為加快合肥市發展、富民強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博物館徵集、收藏的大量歷史文物是合肥市悠久、文化燦爛的重要證物,具有直觀、現象、具體的特點及真實、直接、生動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珍貴資源和特殊優勢。新館建成,就能科學利用這些資源和優勢展示安徽人民的奮鬥史和發展史,引導人們 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優良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煥發出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以及大的熱情投身到“富民強市”的奮鬥目標中去。
2、為傳播先進文化做出貢獻。實際上,博物館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要的展示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這些偉大的理論及其創新實踐擁有大量的實物例證,同時也是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資源,博物館通過展示宣傳,承載諸多鮮活的歷史與生活的氣息,弘揚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凝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發展古皖文化,對參觀者起到潛移默化、提升境界、催人奮進的作用。
3、為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博物館固有的公益性、民眾性、標誌性和特殊的社會教育功能,使之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成人的終生學校、文化的聖地和科學的殿堂;成為傳播先進文化、提高道德水準、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思想文化陣地。新館建成,必將在培養“四有”新人,提高人們生活情趣,陶冶人們身心健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4、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博物館既是為人民民眾提供知識教育、藝術薰陶的休閒娛樂的重要載體,又是一個地區文明程度與綜合實力的象徵和標誌。只有充分認識博物館在歷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才能有效的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市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毋需諱言,全國許多地方在依託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地方旅遊產業的同時,更看重的是文物所帶來的無形資產和經濟效益。利用博物館和文物資源,吸引海內外遊客,已成為我國發展旅遊業的一大特色和優勢。新館建成,無疑是保證我市文化事業、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也是吸引人們關注合肥,了解合肥,支持合肥建設的視窗,對帶動地方交通、商貿、金融、飲食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門路,增加財稅收入起到積極作用,從而贏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四、項目社會評價的結論
博物館文化與社會有著極強的互動性。尤其對區域性的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產生積極影響。博物館與城市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等形態存在交融促進的關係。對於提升人的人文素質,最佳化人居環境,改變城市文化趨同的傾向,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提高地方或城市影響力等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亦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一些著名的博物館以其造型風格,成為一個地區或者城市文化標誌和精神象徵。博物館的存在不僅說明了過去的驕傲,更彰顯了今人的人文追求和精神品味。博物館的發展史激勵今人對歷史傳承與發展的動力,在信息和思想的激盪中凝聚前進的力量,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中,博物館事業將更加貼近社會,為促進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