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皎口水庫所在河流――樟溪,是甬江水系奉化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四明山對崗嶺東部蓮花村,主流自西南向東北流經北溪、李家坑、周公宅、杜岙、大皎等地,與小皎溪匯合後出皎口水庫,並折向東南流經章水鎮和鄞江鎮,再由鄞江向東入奉化江、鄞江鎮以上集水面積348.7平方公里,主流長58.4 Km,其中已蓄水的周公宅水庫壩址集水面積132 平方公里,主流長27.75 Km,流域地形主要為低山及丘陵,山嶺高程一般在300~900之間,最高峰為976米,地勢自西南向北傾斜,河道落差較大,源短流急,流域植被良好,水土保持較好。土壤主要為紅壤及黃壤,海拔200米以下為紅壤,500米以上為黃壤,其中間為紅黃壤亞類土壤並與紅壤穿插。氣候
本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總的氣候特徵是: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年溫適中,四季分明,雨量豐沛,日照充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781mm,多年平均雨日157日,最多185日,最少年126日,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年際、年內變化顯著,實測最豐年降雨量2225 mm(1981年),最枯年降雨量982.7 mm(1967年),豐枯年降雨量之比為2.3倍。本地3、4月份是西北季風減退和東南季風開始增強期,冷暖空氣交匯,形成綿綿春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夏季風的暖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本地有持續時間較長的鋒面雨、陰雨連綿,降水集中,俗稱梅雨;夏秋季常受副高壓脊控制,降水主要為颱風暴雨和局部雷陣雨,若夏秋季受颱風和熱帶風暴影響較少,則易造成高溫乾旱,11月至翌年2月,受冷高壓控制,天氣以晴冷為主,雨量較少。周邊環境
流域內現有水利工程較少,總庫容在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有周公宅水庫和榧樹潭水庫,周公宅水庫建於2003年,總庫容11180萬立方米,正常蓄水庫容9570萬立方米,榧樹潭水庫建於1991年,總庫容514萬立方米,正常庫容220萬立方米,上遊河道坡陡流急,下遊河道坡度較為平緩,流域內植被較好,人類活動影響較小。功用
皎口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供水的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庫於1970年5月動工興建,1973年5月封孔蓄水,1975年1月主體工程完工,1980年6月電站三台機組全部投入運行,1980年12月省水利廳組織對皎口水庫進行竣工驗收,1998年機組容量從原來3×1250千瓦增至3×1600千瓦,保壩工程於1984年10月動工,1988年10月底完工,1990年11月通過保壩工程驗收,水庫集水面積259平方公里,總庫容1.198億立方米,樞紐工程由攔河大壩、壩體泄洪洞、壩頂溢洪道、發電輸水洞和壩後式電站組成,皎口水庫屬於Ⅱ等工程,大壩溢洪道、泄洪洞、發電輸水洞按2級建築物設計,電站按四級建築物設計,設計洪水為百年一遇,校核洪水二千年一遇。修繕
1984年至1988年根據水利部頒發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準》及省水利廳下達的浙水法(78)第520號文要求,對皎口水庫進行保壩工程,主要項目壩體由原78.0米高程升至79.4米,加高1.4米,壩頂上游面設混凝土防浪牆,牆高1.2米;壩頂加寬5米,達到10米;溢流壩段工作橋(兼交通橋)抬高0.6米,橋面增寬3.2米;新建改建啟閉機室;更新設計製作安裝6扇弧型閘門,並改制啟閉設備。經過保壩工程,最大壩高達到67.4米,總庫容達到1.198億立方米。浙江省水利廳浙水管[2002]52號文《關於下達牛頭山水庫等水庫大壩安全鑑定工作的通知》,皎口水庫列入2003年安鑒計畫,根據檔案精神,鄞州區水利局成立皎口水庫大壩安全鑑定領導小組,皎口水庫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工作班子。按照大綱要求,皎口水庫管理局委託水利部水工金屬結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設計,科研單位,開展《閘門及啟閉機安全檢測報告》、《泄水、輸水建築物安全覆核報告》、《大壩穩定分析報告》、《洪水覆核報告》、《大壩滲流安全評價報告》、《大壩工程質量評價報告》、《大壩應力覆核及變形觀測資料分析報告》、《電站機組機電檢測報告》、《大壩安全鑑定綜合報告》等9項專題報告的檢測編定工作,至2003年底各項檢測及報告編定工作結束,2003年12月下旬,省水利廳組織有部門專家對皎口水庫大壩進行安全鑑定,2004年11月,經過專家組第二會議,通過《大壩安全鑑定報告書》安全鑑定結論,水庫安全等級為二類壩,(具體內容見附錄大壩安全鑑定報告書)2005年9月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完成《皎口水庫加固改造初步設計報告》2005年12月經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立項,區府已把皎口水庫加固改造工程列入2007年水利工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