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瀆浜

“雙徑”南北有兩個村子,村民們見很多送喪人餓著肚子在開河,就辦了酒菜,做了糕點,燒了茶水給開河人送去。 靈柩經過“黃石弄”直抵鐵山,三聲炮響,泰伯落葬在鐵山南麓,堆壘墳瑩,俗稱“皇墩”或“皇陵”。 據一位老人講:“這塊石碑先在村頭河灘上,後埋到河邊電灌站去了”。

吳國始祖泰伯九十一歲三月初三歿後,決定將靈柩安葬“梅里”(今梅村)東北六里許的“鐵山”(今鴻山)。出殯那天,聲勢浩大,哭聲震天,幾十號喪船從都城出發、沿著伯瀆河順流向東而進,過了“三讓橋”(今茅塘橋)不遠,北首有條泊瀆分支,領喪人站在浜口,看見鐵山就在正北,即命喪船進浜,行不多久,已抵浜底,卻是盡頭。靈柩按規定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無奈之下,只得稟告仲雍,仲雍親自上岸察看地形,見距河浜頂頭幾十丈就有條“雙徑”可通鐵山,於是計議停下喪船,集結力量開河。
“雙徑”南北有兩個村子,村民們見很多送喪人餓著肚子在開河,就辦了酒菜,做了糕點,燒了茶水給開河人送去。開河人雖已飢餓,又不能隨便吃百姓的東西,仲雍見到這種情況,便對開河人講:“你們飢餓了,就吃吧!由我們統一付錢給村民。因為花錢買下了兩村的酒菜、後來就把南村叫成“南酒店”、北村叫成“北酒店”,至今尚未改名。河還未開通,可吉日良辰將臨,無奈靈柩只能改從陸地行走,靈柩到“西荒墩”,當地百姓早已擺設祭台,辦了祭品,點燃香燭,紛紛跪拜祭奠。祭畢,靈柩往“大涇沿”進發。當時送喪人很多,還加上沿路爭先恐後跪在道旁迎送泰伯靈柩的百姓,因此一路上踏損了許多麥田,仲雍見此情景,立即命人開路先行,丟甩銀錠在踏損的莊稼田中,以作賠損之費。這一舉動,後來也成了民間習俗,凡出喪都要丟甩紙錠買路。靈柩經過“黃石弄”直抵鐵山,三聲炮響,泰伯落葬在鐵山南麓,堆壘墳瑩,俗稱“皇墩”或“皇陵”。至宋哲宗趙煦元佑七年(1092年),在墓門口建造了一座花崗石牌坊,上刻“至德墓道”,並把鐵山更名為“古皇山”。泰伯逝世後,朝政由仲雍執掌,為了紀念這條不平凡的出喪路徑,就把那條無名死浜命名為“皇瀆浜”、“雙徑”改名為“喪徑”,“西荒墩”,改名為“祭皇墩”,“大涇沿”改名為“路涇沿”、“黃石弄”改名為“王宅弄”,並在皇瀆浜浜稍上立了塊約50公分寬,115公分長的青石碑,正面刻著“皇瀆浜”三字,背面刻有出喪的“喪涇圖”。這塊古老的石碑當地老人都見過。據一位老人講:“這塊石碑先在村頭河灘上,後埋到河邊電灌站去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