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百金花
種拉丁名:Centauriumpulchellum(Swartz)Drucevar.altaicum(Griseb.)Hara
蒙藥名森達日阿一其其格
學名Centauriummeyeri(Bunge)Druce(龍膽科)
國內分布:西北、華北、東北、華東至華南沿海
國外分布:蘇聯、印度
中國植物志:62:010
形態特徵
一手生草本,高6—25厘米,全枝無毛。主限纖細,淡褐黃色,有支根。莖直立,具4條縱陵.有分枝,葉對生,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一15毫米,寬3—6毫米,先端銳尖,全緣,三出脈,無柄。二歧式聚傘花序,花便細長;花白色或淡紅色,長10一15毫米:花萼管狀.具5狹條形的裂片;花冠近高腳碟狀,管部長約8毫米,具5個矩園形的裂片,裂片長約4毫米;雄蕊5,著生於花冠喉部,花葯矩圓肜,開裂後螺鏇狀卷鏇。蒴果狹矩圓形;種子近球形。花、果期7—8月。
生境
生於濕草甸。
分布
陰南丘陵、鄂爾多斯、東阿拉善。我國東北、華北、西北、新疆、華東;蘇聯。
產地產量
產興安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巴彥浩特、呼和浩特市。產量較少。
入藥部分
全草入藥。採集加工
夏季開花時採收,洗淨泥上,曬乾備用。
藥材鑑別
性狀 根纖細,直徑約1毫米,有須狀支根,表面淡黃色或淡渴黃色。莖細,具4條縱棱,有分伎,長短不等,直徑約1毫米,表面黃綠色,光滑無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葉片呈橢圓形或披針形,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光滑無毛,無葉柄。花冠近高腳碟狀,頂端5裂,裂片矩圓形,白色或淡黃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功能
中藥味苦,性寒。清熱解毒。
蒙藥味苦,性寒。 清熱,退黃,利膽。
主治
用量用法
中藥6—9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蒙藥單用1.5—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