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貴州西北部黔西、大方兩縣交界處。整個天然杜鵑林頻寬1~3千米,綿延50餘千米,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百里杜鵑已成為貴州西線旅遊的重要風景區。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地理坐標為:東經105°45′~106°04′45″,北緯27°08′30″~27°20′00″,其中有黃坪十里杜鵑、金坡一花區、金坡二花區、對嘴岩、花底岩、南方大草原等。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植被既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性質,又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與次生性特徵。
資源情況
動物資源
百里杜鵑屬貴州西北部次生地帶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內有馬纓杜鵑、大白花杜鵑、水紅杜鵑、露珠杜鵑、銹葉杜鵑、映山紅、錦繡杜鵑、貴定杜鵑、暗綠杜鵑、復瓣映山紅、川杜鵑、百合杜鵑、多頭杜鵑、落葉杜鵑等23個品種,占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4個、貴州 70餘種的三分之一。花色多樣,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杜鵑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色彩繽紛。最為奇特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7種之多。被有關專家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
公園裡有草海細魚,其又稱“蝦子魚”、“黃辣丁”、“小黃魚”,長約寸許,不會長大,肉厚味佳,,系將草海鮮魚捕起後經風乾或微火烘焙而成。草海細魚兼有蝦味,原來條條魚肚內或口內都有完整的紅蝦。這是因為草海的細魚很貪吃,往往肚子裡蝦子還未消化,嘴上又含上另一隻,故任何時候捕的魚,不是肚裡有蝦就是嘴裡有蝦,草海細魚便有了此特色。
水體資源
移山湖是百里杜鵑風景區內一件傳神的作品。湖內一條條清溪歌唱著匯集而成,山環著水、水繞著山,湖的碧波梳洗著山;山成全島、半島被水包裹著,湖被山規劃成一彎又一彎,溫婉而美麗。湖的周圍,春來百花開,夏至萬不綠,秋深層林盡染,冬濃銀裝素裹。
米底河自然風光一一是烏江水繫上的一條小支流,河從高山流入深谷,出現幾次生命的大跌宕。在60米長的河段上,三疊瀑布,一氣呵成,總落差達40米。河水與石頭共生,忽而鑽入山中,形成高石壩、石豬槽、天生橋、花底岩等雄壯的岩溶奇觀。其中,有堪稱“中華第一桑”的千年古桑,胸徑達3、25米,樹高40 余米;有獨木成林的“御賜銀杏”。
植物資源
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種杜鵑花先後怒放,杜鵑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色彩繽紛。最為奇特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7種之多。被有關專家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
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這裡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流,林木蒼鬱,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
主要景觀
黃坪“十里 杜鵑 ” 景觀一一位於大方縣 普底景區的黃坪十里杜鵑是百里杜鵑的縮影、代表和精華。杜鵑花種類繁多,色彩豐富,花色多變。登高四望,花區宏大場面盡收眼底,一片全是紅色,艷如雲霞;另一片是白色杜鵑,如白雪皚皚,嫻靜淡雅,此外還有紫杜鵑山,金杜鵑山、混色杜鵑山,爭奇鬥豔。
百里 杜鵑林,面積大、景觀迷人,其分布規律與同一地質構造帶基本吻合,在這一地質構造帶之外即使在同一地區同樣氣候條件下的杜鵑林,就顯得稀疏。
移山湖 自然風光一一在百里杜鵑南部,距黃坪花區20公里的地方,鑲嵌著一顆翡翠般的明珠一一移山湖。400餘畝的碧波,曲曲彎彎的水面,與百合鵬程杜鵑林依偎在一起。湖的周圍,春來百花開,夏至萬不綠,秋深層林盡染,冬濃銀裝素裹。
米底河自然風光一一是烏江水繫上的一條小支流,河從高山流入深谷,出現幾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長的河段上,三疊瀑布,一氣呵成,總落差達40米。河水與石頭共生,忽而鑽入山中,形成高石壩、石豬槽、天生橋、花底岩等雄壯的岩溶奇觀。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1993年5月,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
2001年,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將以嶄新的姿態和完善配套的服務設施笑迎四海賓客。
品牌建設
1987年4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將百里杜鵑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3年5月,百里杜鵑被列為貴州省 “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
2001年,被列為地區級自然保護區。
2009年3月28日,中國·貴州國際百里杜鵑花在貴州省畢節地區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開幕。
旅遊服務
所在省市:貴州畢節地區大方縣及黔西縣
公園海拔:1000-3000米
公園面積:127.8平方公里
景 區 數: 9
景 點 數: 40
門票價格:30元/人
民俗文化
民族風情
“鬼國”遺民一一彝族
歌舞:彝族民歌有山歌、情歌、酒禮歌、敘事歌及孝歌等,以山歌最流行,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情歌則只能與同輩人在野外唱。彝族舞蹈有“酒禮舞”、“跳腳舞”,舞姿粗獷優美。苗族歌舞豐富多彩, 民間音樂有民歌調、蘆笙調、嗩吶調、蕭琴調,每一種曲調又分多種。其“多聲部民歌”和蘆笙拳舞、打鼓拳舞都有極有特色,曾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民歌演唱會和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受到歡迎。
火把節:彝族火把節在每年農曆四月和六月二十四日進行,稱小、大火把節。節日晚上彝族點燃火把,在村寨周圍和田邊地角遊行,邊游邊歌邊舞,舉行“驅蟲”活動,遍山燈火,歡聲四溢,熱烈壯觀。
插花節:每當杜鵑盛開,便是彝族同胞的插花,屆時房屋、馬車、青年男女頭上皆可插花視美,很有情趣。
精美的服飾: 當地苗女巧於裝扮,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
跳花節:是苗族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屆時青年男女盛裝聚集“花坡場”,載歌載舞,舉行“奪花”比賽、鬥牛比賽、斗鳥比賽、鬥雞比賽,場面熱烈,觀者如雲。
流傳傳說
杜鵑花傳說 :相傳杜鵑花原為皇宮御花園獨有,且只有一種紅花。因其喜愛彝山的“清涼世界”而飛來彝山,為躲避侍衛的追尋,搖枝一變成五彩繽紛的各色杜鵑花。從此長居彝山,為彝族所鍾愛。
相傳有一名叫烏勇的男青年和妻子金秀上山挖洞找煤,挖了九十九天,煤沒有找到,卻雙雙累死在洞中。很久不見他倆出來,大家便相約去刨洞找人。奇怪,人不見了,只見滿洞烏黑髮亮的煤,原來是這對夫婦變的。為紀念他倆捨命為人們造福的精神,人們將煤命名為"烏金",把大山取名為"金坡",就是今天的百里杜鵑風景區。這事感動了天上的仙女,飛到金坡上撒下了許多杜鵑花種子,於是杜鵑花便長得滿山滿嶺。每當杜鵑花開放,月明星稀之夜,烏勇和金秀一現身,仙女們便要下凡來和他倆在杜鵑花叢中唱歌跳舞,直到清晨散去,還丟下白白的飄帶在半山腰飄蕩。後來,每年的三月初三到十五,附近的布依族青年男女都要到百里杜鵑花叢中來"跳花坡",據說其中就有追念烏勇、金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