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派

百科全書派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 《百科全書》主編是D.狄德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嚮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簡介

18世紀法國一部分啟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別。因他們都參加過《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故稱。包括狄德羅、伏爾泰、盧梭、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都反對天主教會、經院哲學以及封建等級制度,在當時影響很大。

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

在法國的啟蒙運動中,百科全書派是一面色彩鮮艷的旗幟。它區別於一般的文學流派,因參加編纂、出版《百科全書》的活動而得名。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百科全書》主編是D.狄德羅。參加撰稿的有160餘人,他們哲學觀點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J.達朗貝爾、C.-A.愛爾維修、P.H.D.霍爾巴赫,以及孟德斯鳩、F.魁奈、A.R.J.杜爾哥、伏爾泰、J.-J.盧梭、G.L.L.比豐等聲譽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是第一部影響巨大的大型參考書 ,百科全書派衝破多次政教禁令並克服了重重困難,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補遺及索引7卷。它為法國大革命作了輿論準備。

形成過程

一七四五年,巴黎出版商普魯東本來打算將一七二七年英國出版的《科技百科全書》譯成法文,後來發現該書已落後於形勢,遂決定新編一部法國的《百科全書》(原名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大詞典》),並邀請啟蒙作家狄德羅和數學家達朗貝主持此事。

參加這項工作的人員極為廣泛,其中有文學家、醫師、工程師、旅行家、航海家和軍事家等,幾乎包括各個知識領域具有先進思想的一切傑出的代表人物。除該書的主編狄德羅和副主編達朗貝外,啟蒙主義作家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為它寫過文藝批評和歷史的稿件,盧梭寫過音樂方面的條目,哲學家愛爾維修、霍爾巴哈和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馬布利等人,都是《百科全書》哲學方面的撰稿人。他們的觀點不盡相同,但能相互協作,其中積極參加過《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又有唯物主義啟蒙思想的人士,在歷史上就被稱為百科全書派。 《百科全書》的編纂、出版工作,從一七五一年開始,至一七七二年完成,歷時二十年。期間曾兩度遭到當局勒令中輟,有的人被關進監獄,有的被迫流亡國外,達朗貝因恐受連累,於一七五九年宣布辭退,由狄德羅一人主持此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當時,檢查官曾在最高法院對百科全書派提出公訴,其罪名是“他們形成一個集團,為著擁護唯物主義,摧毀宗教,鼓吹獨立自由和敗壞風俗”。反動當局把《百科全書》稱之為“魔鬼的新巴比倫塔”和“異教徒以及神和國王與教會敵人的大集合”。但是,在狄德羅等人的據理抗爭下,《百科全書》雖幾經周折,終於在一七七二年問世了。全書共三十二卷,包括正文十七卷,附錄四卷,圖片十一卷。

思想

核心思想

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的基本政治傾向是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嚮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重視體力勞動,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法學思想

A 關於刑事立法,狄德羅,人是理性與非理性,正義與非正義,善與惡,社會性與反社會性的統一體。在狄德羅看來。法律包括刑法是社會契約的產物,淵源與人的本性或本質,人民是真正的立法者,一切立法者都應為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安全進行立法,法律的任務和目的在於保障人民不可轉讓的權利和幸福。愛爾維修認為,人的本性在於自愛,自愛是一種銘刻在人們心裡的感情,這種感情按照鼓勵人們的各種愛好和欲望,“可以在每個人身上轉化為罪過,或者轉化為美德”。霍爾巴赫認為,一方面,人的本性在於自愛,趨樂避苦,追求幸福,忙於自我保存,另一方面,人也很具有社會性,每個人都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滿足自己的情慾,而不加以限制,就會損害他人的利益。社會契約以理性為指導,以公正為基礎,他保障人們最基本的自然權利。

B 關於犯罪,刑法與刑罰,1犯罪與刑法,刑法是“人間的法律”是立法者制定的實在法。其淵源於人的本質或本性以及人的自然權利。因而犯罪就是違反公共和個人利益,破壞國家法律的行為。邪惡的靈魂是犯罪滋生的溫床。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對任何人有效,不允許存在權利與義務不對等的情況。在犯罪控制問題上,立法者應當明確並且努力做到避免宗教神學侵入刑法,否則刑法就成了罪惡的幫凶。3刑罰的適用與刑罰的精神,儘量避免頻繁使用刑罰,過度地適用刑罰並不能消除人們邪惡的靈魂,而主張以教育,以良好的刑法以及完善的刑法來代替。4關於死刑,百科全書派總的主張是限制,廢除死刑的適用。而狄德羅則主張廢除死刑,百科全書派的少數代表也主張保留死刑並且適用死刑。(例如達郎貝爾就主張廢除死刑)。5罪刑相適應原則,百科百科全書派還強調罪刑相適應,主張犯罪行為與刑罰相當,反對輕罪重刑,重罪輕刑。

總結:法國百科全書派的刑法思想是他們所主張的以實行法治為中心的法律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報部分,人人都要遵守法律,公正是法律的核心,法律對任何人都有效。即使是壞法律,如果尚未修改,也要服從和遵守。百科全書派主張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反專制的政治傾向,主張以法為治,具有重要的歷史進步意義,刑法立法的著眼點在於教育民眾,保障公民的權利,刑事立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完善的觀點,主張通過好的刑法來達到消滅犯罪的觀點,則過高地估計了刑法的作用。

“百科全書派”的自然觀

“百科全書派”的自然觀和物質概念,比起十七世紀的唯物主義來有了重大的進步,克服了一切神學的不徹底性而達到了徹底的唯物主義的水平。主要表現在:

1、堅持了世界的物質的統一性的思想,力圖克服以往唯物主義者的物質概念的狹隘性,而給它一個更概括的哲學上的定義。

拉美特利說:“在整個宇宙里只存在著一個實體,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種變化。”

愛爾維修說:“物質這個名詞只能了解為那些為一切形體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2、都一致肯定物質是能夠自己運動的,物質和運動不可分。

霍爾巴赫說:“物質是憑著自己固有的力而活動,並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衝擊使它運動的。”

3、都肯定物質本身就具有感受性即感覺能力,從而肯定了意識或心靈只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或功能。

狄德羅把“感受性”看作物質的一種普遍的基本性質。

4、狄德羅等肯定物質本身客觀地存在著各種性質或特性,或肯定物質是“異質”的,即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客觀性質。

狄德羅的“物質異質說”。

5、強調宇宙間的萬物都處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聯繫中。

“百科全書派”的認識論

總的說來,“百科全書派”在認識論上繼承了洛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克服了他的一些唯心主義因素而發展成為較徹底的唯物主義反映論。他們的觀點的特點有:

1、他們肯定認識起源於感覺經驗,但是不同的是,他們把感覺看作一切知識的唯一來源,克服了洛克把感覺和“反省”都當作觀念來源的二重經驗論的缺陷,而達到了較徹底的反映論的水平。

2、他們也一樣反對唯心主義的唯理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特別是反對笛卡兒等人所宣揚的那種“天賦觀念”的學說。

3、他們站在經驗論的立場上反對唯理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力圖把經驗和理性結合起來。

4、他們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同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進行了不調和的鬥爭。

“百科全書派”在認識論上的缺陷是,他們的反映論是一種消極被動的反映論,沒有正確認識社會實踐對人類認識的決定性作用,沒有正確認識主觀能動作用,沒有正確認識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也沒有把正確認識看作是一個深化的過程,而是一種“一次反映論”。

“百科全書派”的無神論和反宗教思想

“百科全書派”的無神論的反宗教思想更公開、更鮮明、更徹底、更堅決。具體的方面有:

1、他們駁斥了一切宗教賴以建立的基本原理。

2、他們對特別為基督教所信奉的一些基本教義和信條,都進行了批判和嘲笑。

3、他們不只限於對宗教的教義和神學理論的荒謬性作理論上的揭露和批判,而是對教會及僧侶在實踐上對人民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罪惡的欺詐和愚弄,對社會國家造成的禍害,以及僧侶階級本身的反動腐朽都進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嘲罵和痛斥。

“百科全書派”的社會歷史觀和政治倫理觀

1、社會歷史觀

(1)“百科全書派”的社會歷史觀的理論基礎是他們的人性論。

他們把人只看作一個自然的存在物,即肉體的人,因此每個人的自然本性都是一樣的,而人的共同本性就是追求肉體的快樂和逃避肉體的痛苦,即“自愛”和“自保”

(2)認為人也受環境的影響而千差萬別,因此“人是環境的產物”。

他們的“環境”指社會環境而不是自然環境,而社會環境又是指政治法律制度,而不是生產方式或經濟基礎。

愛爾維修就說:“人是教育的產物”。

(3)當人們問到政治法律制度的好壞又是如何造成的時,他們認為“意見支配世界”。

愛爾維修就認為,政治制度的好壞,取決於立法者的意見。

他們的歷史觀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2、政治觀點

(1)認為私有財產和自由是人的不可剝奪、不可轉讓的“自然權力”,訂立“社會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是為了保障這些權利。

(2)認為人是生來平等的。

(3)反對君主專制。

3、倫理觀點

他們的道德倫理觀是功利主義的道德倫理觀。

(1)認為適合於人的道德學應當建立在人性上,道德行為是適合人性的行為。

(2)認為為了個人的利益,應該把個人的利益和別人或公眾的利益結合起來。

“百科全書派”有關社會領域的理論基本是歷史唯心主義的

代表人物

狄德羅、達朗貝爾、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孔多塞、霍爾巴赫。

狄德羅是百科全書派的首腦。他自己不僅親自撰寫了有關哲學、歷史和套用科學的條目一千多條,而且還經常到工匠作坊去觀察了解各種機器、工具的結構和性能,寫出條目,托人詳細繪製成圖象。在狄德羅的領導和組織下,《百科全書》成了啟蒙思想家們向封建反動勢力進行鬥爭的銳利武器。這部著作,針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形態,從政治制度、法律機構、宗教信仰、到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批判,宣揚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啟蒙思想,提倡科學技術,宣揚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直接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製造輿論。百科全書派的形成及其社會實踐,充分體現了啟蒙運動的精神,標誌著法國的啟蒙運動已經達到高潮。

狄德羅

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

狄德羅出生於法國的朗格爾,童年時曾在耶穌會學校受過教育。19歲時獲得巴黎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因為他不願按照父親的要求學醫或學法律,父親停止了對他的資助,他只好自謀生路。在此期間,他廣泛接觸社會,磨鍊了自己的鬥志。1743年,他認識了盧梭。1745年,他應出版商之請,開始主持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在此期間,他寫了許多傑出的哲學著作,如《哲學思想錄》、《懷疑論者的散步》、《論盲人書簡》等,宣傳了無神論思想,觸怒了統治階級,結果被關了3個月。出獄後,他決心通過對《百科全書》的編纂出版,來改變人們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場人類精神上的革命。他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通過傳播知識,向反動的宗教和社會勢力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從此,以《百科全書》的編寫和出版為中心,形成了法國啟蒙運動的高潮。參加《百科全書》編寫的人士在歷史上被稱為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一批唯物主義者,他們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為稱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惡都是教育和有害的制度造成的。他們認為迷信、成見和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點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推崇機械工藝,重視體力勞動,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1751~1772年,《百科全書》共出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補了7卷。《百科全書》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作了輿論準備。狄德羅還是法國18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小說《修女》、《宿命論者雅克》、《拉摩的侄兒》等都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同時,在戲劇藝術、文藝批評和美學思想等許多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績。1784年7月底,他在家中的桌邊突然逝世,他女兒聽到他講的最後一句話是:“懷疑是向哲學邁出的第一步”。

盧梭

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

隨著啟蒙運動高潮的到來,湧現出一批更加激進的思想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盧梭和以狄德羅為首的《百科全書》派。

讓·雅克·盧梭(1712—1778),祖籍法國,出身在日內瓦一個鐘錶匠的家庭。出生5天喪母,10歲時父親因決鬥而坐牢。由於家境貧寒,又失去雙親的慈愛,盧梭從小就浪跡天涯,先後做過僕人、學徒、商店夥計和抄寫員。16歲時流浪到薩瓦投奔有錢的華倫夫人,一住就是10年。在華倫夫人身邊,盧梭如饑似渴地讀書,廣泛地思考和深入地鑽研,先後學習了音樂、數學、天文、地理、歷史、哲學和文學。30歲以後,盧梭離開華倫夫人,輾轉瑞士、義大利和法國,繼續過著貧困和流浪的生活,他同情民眾的疾苦,不滿特權的專橫,對人間的嚴重不平等極為憤慨,拿起筆與特權社會抗爭,一生寫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主要有:《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新哀綠綺思》、《愛彌爾》、《社會契約論》和《懺悔錄》等。他的著作發表後繼續受到政府和教會的殘酷迫害,再度被迫離開祖國,直到晚年受赦免後,才重返巴黎。

在啟蒙思想家中,似乎沒有誰有象盧梭那樣大的影響,他是一位多方面作出貢獻的學者,一生與教權勢力特權等級誓不兩立。盧梭在與天主教神學的不調和鬥爭中,在對封建特權統治的憤怒批判中,大膽地提出了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思想。他的革命思想像一陣狂暴的風,吹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烈火,法國封建專制的殿堂正是被這熊熊的火焰吞噬的。

盧梭探討了社會正義問題,從分析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出發,提出了天賦人權的理論,論證了自由、平等的重要。他認為,人類的不平等並不是從來就有的,是後來才產生的。人類在進入社會狀態前,曾生活在“自然狀態”中,那時人人過著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可見,“人生來是自由的”,“人與人之間本來都是平等的”。“人人共同的自由乃是人性的自然結果”,是“天賦人權”。但是,隨著私有制的產生,人們進入政治社會,出現了貧富,人類就開始了不平等的文明社會。盧梭認為,人類不平等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私有財產的產生,出現了貧富的不平等。富人為維護財產就欺騙窮人訂立契約,制訂法律。第二階段為確保富人的私有財產,設立強有力的政府權力機構,確認強者對弱者的統治。第三階段,政府機構蛻化,變成為專制權力,出現封建暴君的專橫統治,使不平等發展到頂點。是封建暴君的野蠻統治破壞了天賦人權,民眾對剝奪自由、平等權的暴君,有權用暴力恢復天賦之人權,實現自由、平等。盧梭認為推翻專制暴君是天經地義的,他說:“以絞死或廢黜一個暴君為目的的暴動,乃是一件與他昨天處置臣民生命財產的那些暴行同樣合法的行為”。盧梭從闡述不平等的起源中引出了非常革命的結論:民眾有權以暴力推翻暴政。

盧梭以契約論為武器,論證了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政治理想。他認為,人民推翻暴君之後,就有權廢除不利的契約,重新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約,組成新的國家。他強調,在民主共和國里,必須堅持“主權在民”的原則,主權是至高無上的,不可分割的。國家的最高主權屬於人民。盧梭認為作為主權具體體現的立法權也應屬於人民,他說:“立法權是屬於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屬於人民的”。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置於法律的約束之外,只能以法行事。領袖、官吏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執法人,人民隨時可以委託和撤換他們,而官吏則無權剝奪人民的決定權。盧梭十分強調法治,他認為法律不僅保障公民權利的平等,而且是個人自由的基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盧梭這種激進的民主思想,成為大革命的一面旗幟。

影響

百科全書派以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為奮鬥目標,以“理性”為旗幟,以無神論和人性論為武器,對封建的國家制度、倫理道德及作為其精神支柱的宗教神學,進行嚴厲的批判和徹底的否定。他們大力宣傳唯物主義觀點,宣傳物質是第一性的,它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反對上帝造人說。並指出,一切存在物都是處於不斷運動的物質,認識來源是感覺,是外界物質作用於感官的結果。“沒有感官,就再沒有什麼東西能使我們去認識”。他們從戰鬥的無神論出發,勇敢地揭穿了教會的虛偽和反動,明確指出任何超自然的存在,都是虛幻的產物,上帝創造世界是一種妄想。宗教是神聖的瘟疫,宗教迷信是僧侶用來束縛人們的觀念,壓制人們智慧的工具。暴君則利用教會來欺騙,他們狼狽為奸,共同聯合起來窒息天才、理性和自由,奴役和壓榨人民,因此,人民必須無情地摧毀宗教迷信和打擊暴君。

宗教宣揚人生是一種過渡,天堂才是人們真正的故鄉。法國唯物論者則嚴厲駁斥了宗教神學宣揚的這種“來世說”,愛爾維修憤怒地指出,這是叫人放棄塵世的感情,做一名服服貼貼的奴僕,去追求虛幻的天國生活。他說:“如果人生不過是宿店又何必對世事如此關懷?一個旅客是不會叫人修理他只住一宿的客棧的牆壁的”。法國唯物論者大聲疾呼,人們應該關心人間的幸福和現實的利益,禁慾苦行,棄絕享樂,是完全違反人的自然本性的。他們宣告:人類的事業不是安排彼岸來世的生命,而是依靠知識和理性,以科學的征服和人類無限進步的信念,在現實的土地上建立人類和普遍幸福。

百科全書派就其政治傾向而言,比較保守,接近自由派貴族,主張開明君主制。可是他們的行動,卻表明了他們是否定舊制度的宣傳者,是工商業資產階級的代言人。《百科全書》的出版,為法蘭西民族建造了一座精神文明的紀念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