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由百歲老人、原國民黨少將、抗戰老兵馬士弘回顧一生坎坷經歷,時間跨度長達103年,從晚清末年的1911年一直到現在。其間作者既見證了父親在四川辦教育、剿匪、對付大地主劉文彩等頗具傳奇色彩的事跡;也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從而投筆從戎,在國民黨正面戰場奮勇殺敵;更在起義後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雖然歷經艱辛,九死一生,但在不同的崗位乾出了不起的成績;晚年更是發揮餘熱,保持樂觀,雖103歲仍思路清晰,每日讀書看報。他與弟弟馬識途的故事更是極具傳奇色彩。解放前兄長為國民黨軍官,弟弟是中共地下黨員,兄長是黃埔軍校畢業,弟弟是西南聯大畢業,兄弟倆均為傑出人士,但所走道路截然不同。建國後,兄弟倆在經歷各種風浪後情誼更加深厚。如今二人均已百歲,同時寫書回顧一生,可謂人間少有的佳話。
百年人生,幾番浮沉。也曾英姿勃發,抗擊敵寇於正面戰場,也曾風雨載途,貢獻才智於食品公司。無論順逆,均能盡忠職守,努力服務,活得堂堂正正,無愧無悔。晚年之光風霽月,實得之於早歲之良好教養,及平生之坦蕩為人。
作者簡介
馬士弘(口述),1911年生於四川(現重慶市)忠縣,1934年從北平中國大學畢業後,投筆從戎,投考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系十一期學員。抗戰八年,始終在國民黨正面戰場第一線與日寇作戰,參與了上海“八一三”淞滬會戰、保衛武漢大會戰、宜昌戰役、石牌要塞會戰、常德戰役等五大會戰和無數次防守戰鬥,累歷險情。先後擔任參謀、連長、營長、團長等職,獲得過二級卿雲勳章。
1946年後,曾擔任國民黨國防部上校科長和副處長,主管全國陸軍編制。1949年被任命為國民黨第十五兵團一○八軍二四一師少將副師長兼兵團警衛團長。1949年12月起義後,被任命為解放軍第十八兵團聯絡處長。成都解放後,曾任成都市商會軍事管制代表室代表助理、成都工商聯籌委會秘書長、成都市工商局科長。1952年在運動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下放到成都市食品公司工作至1975年退休。1982年正式平反,被特邀為成都市第六、第七兩屆政協委員。曾發表回憶文章若干篇,出版有《迎接新時代》、《四川忠縣石寶鄉坪山壩上壩馬氏家史•先父馬玉之生平述略》兩本書。
張建安(采寫),山西原平人,擔任過《傳記文學》編輯,《縱橫》雜誌編輯、記者、主編,中國文史出版社編輯部主任。著有《文化人的“死”與“生”》、《文化名人的最後時光》、《低學歷的五大師》、《為了美好的中國——民國志士的探索與奮鬥》等近二十部圖書。主編《民國大案》、《民國名人訴訟案》等書。2012年7月,在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始皇遺囑密碼”五集。2012年、2013年,採訪一百零七歲語言學家周有光的《百歲憶往》,採訪一百歲國學名家姚奠中的《百歲溯往》,均在三聯書店出版。2012年起,加盟中央電視台《中國通史》紀錄片的創作,是《三國鼎立》、《武則天》、《五代十國》、《西夏興亡》、《契丹興起》、《完顏阿骨打》等片的編劇。
圖書目錄
序馬識途
上卷:從出生到起義(1911年8月——1949年12月)
一生無所悔恨
家鄉
父教與家風
家族與家庭
年少時所受的教育
先父第一次剿匪
先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先父與劉文彩的第一次交鋒
先父大邑剿匪經過
先父留給我的深刻印象——紅苕宴
出峽求學
這個國家怎么成這個樣子?
進入中央軍校
擔任連長
從“八一三”淞滬會戰到長沙會戰
王鶴標:南京大屠殺中的親身經歷
三條戰線,共同抗日
洪雅見親人
宜昌戰役:“戰士軍前半死生”
那個時候,我們國共兄弟的感情
牢獄中的弟媳劉惠馨和她的娃娃
至為關鍵的石牌要塞會戰
戰地上的父子團聚
常德戰役
我所親歷和受害者口述的一些日寇暴行
抗戰勝利了
“內向倒戈燃豆萁,翻然喜訊成憂思。”
憂國憂民的父親
我留在了大陸
中卷:從起義到平反(1949年12月——1979年4月)
起義,脫下戰袍
成都市場走上正軌
我被選為人民代表
遭遇生死未卜的危險
沒有逃過厄運
困難見真情
最倒霉的事情
右派帽子從我頭上擦邊而過
政治任務:向北京調運生豬
令人心寒的兩件事
差一點被“發落”山村
忍辱偷生
終於渡過了難關
下卷:晚年生活(1979年4月到現在)
迎來幸福的晚年
大難不死,兄弟重逢
八十學唐詩
花費七年,撰寫家史及先父事跡
悼念愛妻
人生十要
友朋往來
“將軍九十尚精神”
盼望祖國統一
兄弟情豈是今生所能了結?
近年來的心意寫照
生與死,夢與覺
長壽之道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