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會穴[針灸穴位]

百會,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三陽五會”。屬督脈。在背部,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位於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及額神經分支。主治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等。平刺0.5~0.8寸,可灸。

功能作用

開竅醒腦、回陽固脫。

定位

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解剖

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及額神經分支。

主治

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

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臨床運用

本穴有開竅醒腦、回陽固脫的作用。配腦空、天柱,可疏風散邪,主治頭痛;配復溜、後溪,可滋陰潛陽、醒腦開竅,主治眩暈;配復溜、行間,可育陰潛陽、疏風止痛,主治頭痛、眩暈;配行間、聽會、復溜,可滋陰清熱、醒腦開竅,主治耳鳴;配太沖、豐隆,可疏肝滌痰、開竅醒神,治療中風;配風府、陰陵泉,可疏風散寒,主治風寒頭痛;配合谷、曲池,可疏風散熱,治療風熱頭痛;配二白、長強,可昇陽舉陷、益氣固脫,主治脫肛;配維胞、歸來,可益氣昇陽、舉陷固中,主治陰挺;配合谷、足三里、天樞,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久瀉久痢;配素髎、迎香,可補肺固表、疏經通絡,主治鼻塞。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頂上痛,風頭重,目如脫,不可左右顧”,“耳鳴”。

2、《備急千金方》:“狂癇不識人,癲病眩亂。”

3、《太平聖惠方》:“頭目眩痛,少心力,忘前失後,心神恍惚”,“小兒脫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