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0世紀已經匆匆過去了,在人們對這一百年歷史的記憶中,電影肯定不會破遺忘。從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開始,電影就成為牽動人們喜怒哀樂、離合悲歡的魔術。
內容簡介
20世紀已經匆匆過去了,在人們對這一百年歷史的記憶中,電影肯定不會被遺忘。從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開始,電影就成為了牽動人們喜怒哀樂、離合悲歡的魔術,這片光影的世界,不僅記錄了人類腥風血雨、滄海桑田的行進史,而且積澱了人們對於現實和理想、對於真實與幻覺的生命體驗。
無疑,20世紀人類的幸運之一是因為我們有了電影,正像我曾經所說的那樣,電影以其造型空間的五彩繽紛、敘事時間的千曲百回、視聽合一的繪聲繪色,創造了"在場感"與"想像性"的高度融合,*限度地克服了人類藝術千百年來一直難以克服的空間與時間、視覺與聽覺、表現與再現相互分離的美學矛盾。對於我們來說,電影像一扇窗戶,匯聚了芸芸眾生、大千世界;電影也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人性的善惡、高尚、平庸和卑劣;電影還像一盞夜燈,為在茫茫人海中孤獨徘徊的人們提供一線微光和一絲慰籍;電影有時也像一個似真似幻的夢,傳達我們的恐懼、創傷、無奈,也寄託我們的希冀、期待和熱情。 窗、鏡、燈、夢,使電影成為20世紀人們期盼、渴望、嚮往和移情的對象,人們的愛憎、哀樂通過電影得到了宣洩和傳達。窗、鏡、燈、夢,使電影以其惟妙惟肖也以其含情脈脈,為人們有限的生命提供了無限的遐想,給無情的世界注入了有情的關懷。電影作為20世紀人類生活的一個忠實的精神旅伴,伴隨人們共度風雨兼程的100年,為人們帶來無數的喜悅、無數的夢想、無數的興高采烈。
但是,近年來,在中國,人們開始對電影淡忘了。一方面,國產電影在定位和生產上越來越遠離影院消費的現實,另一方面中國影院的消費環境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生活發展的現實,於是,電視連續劇幾乎就成為了多數中國人閱讀故事、享受故事、消費故事的唯一途徑,人們沉浸在那些悲歡離合、柳暗花明的家長里短、東鄰西里的故事中,伴隨那些一個一個周而復始、老生常談的電視劇渡過一個月又一個月。在這種時光的消磨中,人們的敘事經驗越來越簡單、美學體驗越來越表層、空間意識越來越衰退、超日常理想越來越淡漠。因為電影的缺席,中國觀眾的視聽審美能力很可能在電視劇的籠罩下變得更加粗糙、敘事審美能力也更加幼稚,而中國的視聽藝術也將與世界藝術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拉開距離。
事實上,電視、電視劇永遠不可能真正替代電影、替代電影的觀影體驗。膠片與磁帶的不同、電影銀幕與電視螢幕的不同、影院觀影方式與家庭收視行為的不同,都決定了電影與電視的不同,也決定了電影觀看經驗與電視收視經驗的不同。從根本上來說,電影的審美經驗是超日常的,我們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封閉的黑暗空間中面對一個巨大的唯一存在的銀幕,無論是銀幕上那些恢弘的場面或者是那些局部的特寫,無論是那些稍縱既逝的畫面或是和諧強烈的音樂,所提供的經驗都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區別的一種廣義?quot;奇觀",即便在最寫實的電影中,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羅馬11點》中那個人擠樓坍的故事、張藝謀的寫實主義影片《秋菊打官司》中那個"要個說法"的人物,其實都與我們的日常經驗有著巨大的差異。正因為電影的經驗是超日常的,所以電影追求視聽的"奇觀化"、敘事的"複雜化",審美體驗有限的"陌生化"。從這種意義上說,正如曾經被人所指出的那樣,電影的觀影經驗更像是"夢"的經驗,它雖然與我們的日常經驗有密切聯繫,但它的運作更加複雜、影像更加奇特、故事的進程更加詭異。相反,大多數電視的收視經驗與電影則有明顯不同。電視機和沙發、電冰櫃、電話等等日常生活用品一起作為"家用電器"被擺放在我們的起居室,它本身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環境的一部分,看電視往往伴隨我們的聊天、接電話、做家務等活動同時進行,而且我們還掌握著遙控器隨時可以調整我們的收視對象,從一個老年保健的話題轉向一個豐乳廣告再轉向一個煽情電視劇。因而,如果說電影是一?quot;夢"那么電視更像是一扇"窗",電影提供的是超日常經驗,那么電視提供的則更多的是一種日常經驗。透過電視這扇窗戶,我們看到與我們此時或者此地或者此感息息相關的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所以,電視劇一般來說不追求場面的奇觀、不追求故事的複雜和精巧、不追求敘事空間和畫面空間的張力、不追求人物和事件的超日常性,多數的電視劇都以我們日常的生活空間為背景,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素材,即便是帝王將相,也要還原其普通人的生活狀態。於是,電視劇的客群伴隨著電視劇中的人物一起在漫長的時間中一天天度過,當終於有一天電視劇走向大結局之後,觀眾仿佛與那些已經親近熟悉的鄰居、朋友們告別,帶著惘然若失的感覺從電視頻道中繼續去尋找新的朋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的超日常夢幻經驗是電視那種日常的現實經驗所不能代替的。
所以,當我們跨入一個新的世紀、新的千年之際,為了表達我們對於電影的熱愛,我們編輯了這部《百年電影經典》,從全世界數以萬計的影片中,選擇了200部經典電影進入本書。我們試圖證明電影在20世紀所具有的難以忘記和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價值。當然,這200部電影只是從我們視野中選擇的經典,不同人的心中往往會有不同的經典範本和經典標準,我們只是力圖按照影片在電影藝術發展史上的地位、對社會和觀眾所產生的影響以及他們在藝術的創造性創新性上的成就來確定這些影片是否具有經典性,而且我們還按照這種標準為這些影片提供了一個參考等級,儘管任何藝術等級的劃分都可能是一種冒險,但是任何人心中其實都有一個等級的尺度、至少是好惡的尺度,所以,我們將這種尺度標誌出來,那不是一種結論,而僅僅是為讀者的閱讀提供一個參考。
其實,電影的藝術魅力往往只能通過電影來傳達,正如電影永遠不可能還原文學名著的魅力一樣,文字也始終難以還原電影經典的魅力。儘管如此,但文學名著還是一次一次被電影改編,我們也仍然試圖用文字來記載100年的經典電影,因為不僅許多經典的電影我們很難看到、許多影片我們曾經看到但是很難再重新看到,而且即便那些我們所熟悉的影片,我們也可能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它們、體會它們和將自己心中的感動記錄下來。所以,我們編輯這部《百年電影經典》,一方面為讀者提供這些影片的各種檔案資料,而且我們也提供了一份觀片札記,在提供歷史文獻的同時也試圖用一種感性的電影經驗不僅喚起讀者對這些影片的關注,而且激活讀者對這些影片的記憶。所以,這本書在擔當一種電影資料書的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電影筆記來閱讀。
本書的作者大都是經過專業電影訓練的青年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電影的熱愛,所以,這本書收集的不僅是200部電影的資料,同時也是一批電影熱愛者對於電影的認識、體驗和讀解,其中不僅包含了專業的電影閱讀方法和分析技巧,可以與讀者一起共享對於電影的理性闡釋的快樂,同時也貫注了普通愛好者的電影觀看樂趣和興味,可以與讀者交流對於電影的感性印象和評價。因此,這本書既是一部專業的工具書,同時也是一本經典電影鑑賞專集。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不同的期待、不同的先在性、不同的當下性和在不同的觀看背景下接觸電影的,因此,我們對於電影的理解也自然會千差萬別。因而,這部《百年電影經典》儘管可能種種原因還會存在某些未必盡善盡美的地方或者未必能夠達成共識的意見,但是它卻在努力為熱愛電影的人搭建一個平台,讓讀者的任何一次點擊都意味著一種交流。
謹以此書紀念創造百年電影經典的電影人並獻給愛好電影的人們。
電影與我們同在。
作者簡介
尹鴻,著名影視評論家,男,1961年生祖籍重慶合川。現為清華大學傳播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文化顧問。主要著述有《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悲劇意識與悲劇藝術》等。
何建平,電影學博士,男,1973年生,祖籍四川南充。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已在《電影藝術》、《當代電影》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按出品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1895年 《水澆園丁》
1915年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9年 《卡里加里博士》
1925年 《戰艦波將金號》
1926年 《母親》
1929年 《西線無戰事》
1929年 《一條安達魯狗》
1931年 《城市之光》
1932年 《大飯店》
1934年 《神女》
1934年 《一夜風流》
1934年 《漁光曲》
1935年 《叛艦喋血記》
1936年 《摩登時代》
1937年 《英倫戰火》
1939年 《亂世佳人》
1939年 《遊戲規則》
1940年 《費城故事》
1940年 《蝴蝶夢》
1940年 《青山翠谷》
1941年 《公民凱恩》
1943年 《卡薩布蘭卡》
1943年 《姿三四郎》
1945年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1946年 《孤星血淚》
1947年 《鄉村女教師》
1947年 《一江春水向東流》
1948年 《哈姆雷特》
1948年 《紅菱艷》
1948年 《偷腳踏車的人》
1948年 《小城之春》
1950年 《彗星美人》
1950年 《羅生門》
1952年 《流浪者》
1952年 《羅馬11時》
1952年 《雨中曲》
1952年 《正午》
1953年 《百萬英鎊》
1953年 《兩畝地》
1954年 《道路》
1954年 《在江邊》
1956年 《巴黎聖母院》
1956年 《環球旅行80天》
1957年 《桂河大橋》
1957年 《雁南飛》
1957年 《野草莓》
1959年 《賓虛》
1959年 《廣島之戀》
1959年 《後窗》
1959年 《精疲力盡》
1959年 《林家鋪子》
1959年 《青春之歌》
1959年 《四百下》
1959年 《西北偏北》
1960年 《多瑙河之波》
1960年 《精神病患者》
1960年 《甜蜜的生活》
1961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
1961年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1961年 《殺死一隻知更鳥》
1961年 《西區故事》
1962年 《八部半》
1962年 《秋刀魚的味道》
1963年 《埃及豔后》
1963年 《早春二月》
1964年 《窈窕淑女》
1965年 《日瓦戈醫生》
1965年 《音樂之聲》
1966年 《放大》
1967年 《邦妮和克萊德》
1967年 《畢業生》
1967年 《猜猜誰來吃晚餐》
1968年 《2001太空漫遊》
1969年 《Z》法國
1969年 《家在台北》
1969年 《午夜牛郎》
1970年 《巴頓將軍》
1971年 《發條桔子》
1972年 《巴黎最後的探戈》
1972年 《呼喊與細語》
1972年 《教父》
1972年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
序言
20世紀已經匆匆過去了,在人們對這一百年歷史的記憶中,電影肯定不會破遺忘。從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開始,電影就成為牽動人們喜怒哀樂、離合悲歡的魔術。這片光影的世界,不僅記錄了人類腥風血雨、滄海桑田的行進史,而且積澱了人們對於現實和理想,對於真實與紀覺的生命體驗。
無疑,20世紀人類的幸運之一是有了電影。我曾經在另外一本書中說過,電影以其造型空間的五彩繽紛、敘事時間的千曲百回、視聽合一的繪聲繪色,創造了“在場感”與“想像性”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類藝術千百年來一直難以克服的空間與時間、視覺與聽覺、表現與再現相互分離的美學矛盾。對於我們來說,電影像一扇窗戶,匯聚了芸芸眾生、大千世界;電影也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人性的善惡、高尚、平庸和卑劣;電影還像一盞夜燈,為在茫茫人海中孤獨徘徊的人們提供一線微光和一絲慰藉;電影有時也像一個似真似幻的夢,傳達我們的恐懼、創傷、無奈,也寄託我們的希冀、期待和熱情。窗、鏡、燈、夢,使電影成為20世紀人們期盼、渴望、嚮往和移情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