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億文化工程

是長島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以實施“百年漁俗文化”、“千年媽祖文化”、“萬年史前文化”和“億年地質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百千萬億”文化工程。

簡介

魅力長島 魅力長島

千萬億文化工程是長島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以實施“百年漁俗文化”、“千年媽祖文化”、“萬年史前文化”和“億年地質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百千萬億”文化工程。

主要內容

長島的候鳥 長島的候鳥

長島依託特色文化資源優勢,抓住新開放的有利時機,大力實施“百千萬億”文化工程,繁榮發展海洋文化,進一步挖掘整合長島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北方海洋文化品牌。 長島文化資源豐富,具有特殊的文化地位和開發價值。長島漁俗風情在北方有著典型代表性和深遠影響力,從明代天啟年間至今有380多年歷史。媽祖是東方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文化延續1000多年,長島顯應宮建於北宋宣和四年,是北方最古老、最具影響的媽祖官廟,長島作為古今中國北方媽祖信仰中心,在媽祖文化形成、北傳和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3.5萬年前長島就有人類生息,是中國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端,發掘於大黑山島的北莊史前遺址距今6500年,被稱為“東半坡”文化,是中國漁獵文化的代表,與代表中國農耕文化的西安“西半坡”文化齊名。長島還是全國唯一海島型國家地質公園的所在地,列島陸地海蝕、海積、火山、黃土等完美的地質組合及紛繁的地質地貌景觀在國內外獨一無二,地質年代可以追溯到19億年前。依據這四大文化資源,長島提煉出百年漁俗、千年媽祖、萬年史前和億年地質的“百千萬億”特色文化品牌,並提出建設“百千萬億”特色文化品牌工程.

針對四大海洋文化品牌,長島縣成立了四個“百千萬億”文化工程研究會,由文化、宗教、國土等部門牽頭,從中國社科院和北京大學等聘請文化專家,建立完善了漁俗協會、奇石協會和漁戶劇團等10多個民間文化組織。深入挖掘整理祭海、漁家號子、織網小調、海上廟會、海上救助等漁俗文化;北方媽祖文化歷史、長島媽祖文化形成及對外傳播等媽祖文化;北莊遺址、珍珠門遺址等史前文化;列島地質的特殊形成及變遷等地質文化。“百千萬億”文化工程的理論研究工作,把長島豐富的文化資源、眾多的文化脈絡,充分地挖掘出來,為形成具有長島特色的、權威的、可傳承的、市場化的文化品牌打下了堅實基礎。

蓬勃發展的長島 蓬勃發展的長島

此外,長島還在豐富“百千萬億”文化工程的載體和活動上下功夫,多措並舉,取得了明顯成效。近年來,長島建立了20多個漁俗文化村,建成了仿古帆船“海上流動漁俗館”,並在全境32個島嶼範圍內建設國家地質公園,開放國家級地質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北莊史前文化遺址博物館、廟島(媽祖)顯應宮等場館。舉辦“漁家樂”漁俗文化旅遊節,編排了30多個永久性漁俗表演節目,編印出版《長島神話傳說》、《長島旅遊》、《碧海仙山話長島》、《長島漁家》系列叢書,開發漁獵、漁繡、砣磯硯台、漁家樂畫、海石畫等文化項目和產品,用本土化手段將長島“百千萬億”文化演繹出來。目前,長島媽祖文化園項目被省、市列為重點文化品牌和精品工程。國台辦和國家宗教局將長島確定為“北方對台文化交流基地”和“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長島每年舉辦的大型年度官方公祭媽祖大典和中國長島中華媽祖文化節不僅加強了長島與其他地區間的媽祖文化交流,擴大了長島媽祖文化的影響,也為長島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機。

百年漁俗

長島風光 長島風光

圍繞建設長島漁俗文化博物館,他們設立“長島民俗保護搶救基金”,先期投入50萬元用於徵集、搶救和保護散落於10個島嶼、40個漁村的民間民俗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爭創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已收集整理文物、資料2100多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000多項。同時積極扶持“漁戶劇團”,並聯合組建以傳承、展示相結合的海島漁俗風情文化藝術表演隊伍“長島縣民間藝術團”,挖掘整理“長島漁號”、“長島套曲”、“長島秧鼓”、“長島鼓樂”、“長島高蹺”等一系列極具海島特色的表演節目,並在旅遊旺季進行集中巡演。他們還注重搞好基層漁村文化陣地建設,推進各鄉鎮島嶼綜合文化站、文化大院、漁家書屋、文化信息共享等鄉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揮“漁戶劇團”、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等業餘文化組織作用,搞好搞活鄉鎮漁村文藝調演、書畫展等反映漁俗生活的文化活動。

千年媽祖

中華媽祖節-長島 中華媽祖節-長島

成立了中國北方媽祖文化研究會,加快推進以媽祖塑像為重點的媽祖文化園建設。省市已將長島媽祖文化園列入重點文化品牌和精品工程,前期論證規劃和招商引資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與此同時,他們正緊鑼密鼓地籌辦好中華媽祖文化節和公祭媽祖大典等大型活動,以此打造“南祭孔子、北祭媽祖”的文化格局。

萬年史前

長島木帆船 長島木帆船

圍繞長島歷史博物館擴建以及北莊史前文化遺址博物館修復,積極開展科學論證與設計工作,邀請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等學術單位來島開展史前考古、海洋文明與史前漁獵文明、長島地方史等“三項研究”,深入發掘、保護海島萬年東半坡文化。

億年地質

長島地質 長島地質

長島縣以改造升級國家級地質博物館為重點,全力做好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前期準備工作;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來島,對長島地質年代進行科學界定,對“三次海侵和海退活動”形成的長島地質現象、黃渤海天然分界線、大黑山龍爪山海蝕棧道、大黑山火山地貌、中國最東部黃土遺蹟以及長島球石、砣磯硯、海石畫等世界地質奇觀、遺蹟與文化進行研究和發掘。同時,加強了與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山東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山東省地質調查院等科研院所的聯繫與合作,儘早建成長島地質教學實習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