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百丈村地處建甌市南部,系小橋鎮南天門,海拔約為730米,村落面積3.2萬畝,現全村人口達1600人,420戶,獨立1個村,10個村民小組。
村風村貌
百丈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先後被小橋鎮黨委、小橋鎮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稱號,被建甌市愛國衛生委員會授予“衛生村”、建甌市授“小康村”的榮譽稱號。
歷史人文
距建甌市南門出城近百里處,叫做百丈震,也叫“百丈岩”,海拔1300米左右,雄鎮建甌南天的三峰高山,此山有三岩,各稱1、2、3岩,站在這三岩,可以看到古田、建甌、南平、迪口等地。
從建甌城關前往百丈震,沿途可遊覽百餘米高的瀑布,體驗南宋朱熹的讚嘆;感受“飛瀑百丈,若玉虹然”之壯景。當您飽受陽光照耀下百丈瀑布的流金溢彩、絢麗壯景之後,便可在涼風習習之中直徑百丈庵。百丈“庵”又稱“百丈雲庵”坐落在百丈村5華里處,坐東向西,四周群山緊鎖,竹林環抱,每逢六月初一日都有許多人來進香。百丈庵始建於唐代光化年間,傳說:馬氏仙奶(俗名馬五娘)前往浙江杭州取水,騰雲而歸,路過百丈岩峰,見朵白蓮花,絢彩壯麗,欲在此建廟棲身,隨手拋下一根神竹,名叫“溪槐仔竹”,並託夢給正在打盹的一位採藥老農,請百丈村人以竹為柱,就地建廟供她安身。庵邊溪水喧嘯,全國罕見的無骨魚活躍可見,此魚無鱗無骨無鮮味。宋朝朱熹到此講學,明朝李默在此學就成仕,位居天官。正是“亭建百丈雲溪上,人在萬里煙雨中”,縱使是七月流火,也是清風襲人,暑日亦寒,日風涼,夜無蚊,享有“天然空調”之美稱。
沿百丈庵的山徑攀登,奇觀異景頻頻出現。徒步登山可用“溪槐仔竹”牽引,先到三峰,景色頻頻,馬氏仙奶用的“扎臍盛水石碗”呈現眼前,碗中流泉,水清如鏡,味清甘甜,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碗水不乾竭,也不溢出,更有趣的是,當你猛喝這碗水,覺得肚子已很漲,可碗水還是滿滿的。
沿峰而上,清末民初四方矢忠抗暴志士傳授武藝的平坦岩石出現眼前,可供數千人操練。“凹”形的天然石洞——寶蓋洞,洞口可容兩人並行,洞內成長方形,可容納十餘人。傳說:很早以前各地豪傑在此練功時,首領和教師便在此洞憩宿和議事。
登上峰頂,三面如刀劈陡峭,高瞻遠矚,腳下山嶺如聚,川河似練,一個個村鎮盡收眼底。東可府視玉山、籌嶺、古田;南可遠眺迪口、霞溪、岩前;西可望見南雅、集瑞、房村、大橫;北可瞭望建甌芝城、建陽震前、政和的西津和松溪的渭田。
物產經濟
百丈村特色產品有由桂茶、毛竹林、竹筍、錐榛、柑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