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廟古戲樓

白龍廟古戲樓

白龍潭廟戲樓位於安陽市龍安區龍泉鎮白龍廟村,始建年代不詳,元泰定丁卯年(1327年)秋,總督府總管馬合謀因祈雨有應,“遂割俸金,一新廟貌”。明嘉靖、崇禎及清雍正、乾隆年間均重修。 現存二進院落,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戲樓、大殿、拜樓、寢殿。戲樓三間坐南朝北,磚木石結構,南北長8.20米,東西闊6.65米。正中一間下面為通道,上蓋木板。前台約24平方米,高約7米,卷棚灰瓦頂。後台約12平方米,懸山灰筒瓦頂,前台與後台之間的兩根明柱中間架後台大梁,上部架前台大梁。舞台高約2米,台前正面有4根方形石柱支撐,石柱上陽刻楹聯一副,東為“歌舞薦馨香但碩大澤無疆”,西為“絲弦奏春秋惟祈甘霖時布”。中間柱礎各有一個抱柱狀石雕小人。 白龍潭廟規模宏大,雕飾精細,尤其戲樓最富特色。前台正面四根石柱的排列滿足了正面觀眾視線的需要。戲樓正中蓋木板,下面作通道,上面作戲台,充分利用了台上台下空間。二樓明柱在不同部位,架托前後台兩架大梁,構成一柱架雙梁形式,形成房頂兩種不同樣式,創意新穎。

“世物總空何必以虛為實,人情無定不妨借假作真;盍往觀乎父老閒來消白晝,亦既見止兒童歸去話黃昏。”鐫刻於戲台正面四根方柱上的楹聯,不知道見證了多少變幻的場景和如潮的看客。據考,楹聯出自《詩經》中的有關內容,早年曾讓前來考察的戲劇史專家、中國傳媒大學的姚小鷗驚羨不已。
時值春夏之交,無緣趕上戲場,但我們倒是有了登台近觀戲樓的機會。躍上青石台基,步測樓台,迎面寬6米有餘,進深近9米;前台為卷棚頂,檐部已有殘損,後台為硬山頂,兩頂相連,渾然天成。細察今人所立碑文,始知戲樓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不由感嘆歷經了6個世紀的風雨洗禮,楹聯依然撼人心魄,木質棚梁依然堅挺如新。
今年57歲的當地人蘇連群說:戲樓這4根柱子,每根估計不止兩噸,都是從八里外的老望岩抬來的,那裡的石頭好刻字,現在老望岩還留有採石的舀子。老輩人講,柱子是從嶺尖小道運過來的,現在小道上還有人走。據說,抬運一根柱子要兩天,壘土豎立要用4天,弄不動的時候,大家就念一聲“龍王爺動動手”。結果,4根石柱連抬帶立16天就完工了。
至於碗口粗的木樑,白龍廟村的馬春生等人認定其材質為荊條,緻密堅韌,由淇河上游深山老林隨山洪衝下,民間視作天賜。“荊條在一河兩岸有很多,但十年八年也長不到腳脖兒粗。”馬春生說,“而且荊條防蟲,你能看出這樑上有一點兒蟲蛀的痕跡?”
記者揣度,戲樓歷久彌堅,一定程度上還得益於其結構小巧。對此蘇連群表示,大平調、落腔、五調腔、豫劇、懷調、河北梆子、蓮花落子、曲劇……這裡啥戲都演過,“看起來台面不大,玩起武戲來,一個跟頭還不到桌子邊兒哩。”
但更大程度上,古戲樓的完好留存,離不開百姓的保護意識。“你看戲樓後邊這些荊條秧子,”村里老人指點道,“連小孩子都不會亂動的,弄不好會鬧肚子疼。”實際上,早在1992年底,原郊區人民政府就將古戲樓列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四周劃定了控制線。在白龍廟內的東廂房,記者還看到了區文保會發給白龍廟文物組的獎狀。
儘管這樣,戲樓甚至四周的一草一木還是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色彩,主要體現在,“寫戲不能黃,開鑼必送戲”,而且演出時也的確遇到過白蛇繞樑的情形。所有這些神秘的說法,更多來自山門與戲樓南北照應的白龍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