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位於合江縣東北部,是合江出川入渝的東大門,也是國家級風景區佛寶森林公園的必經之地,東、北靠臨江津市,南接該縣甘雨鎮,西鄰該縣榕山鎮,鎮域面積77.1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末,白鹿鎮轄11個行政村及白鹿1個社區。總人口40562人,其中農業人口34998人。 白鹿鎮旅遊資源豐富,贛派建築群江西會館、施公館、鄧家祠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民俗文化儺戲、牛燈、蓮槍等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十分活躍。

建置沿革

1933年置白鹿鄉,1958年改白鹿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水竹、馬廟2鄉併入建白鹿鎮。1997年,面積73.5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大山、柏松、愛國、楠木、望城、江咀、兩重灘、照江山、粱家橋、江合、通衢濰、老龍灘、金佛、尹坪、三元、鄧家坪、姜灣頭、峨名、袁灣、河渡池、高石坎、金竹22個行政村和白鹿場居委會。 2002年,面積73.5平方千米,轄22個行 政村149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總人口35227人。 2004年,面積73.5平方千米,轄22個行政村,1個社區,149個農業合作社,全鎮總人口35698人。
2007年11月5日,合江縣人民政府《關於白鹿鎮適度調整村級規模的批覆》(合府發[2007]281號):撤銷照山村,併入大山村;撤銷愛國村,併入柏松村;撤銷江嘴村,併入兩重灘村;撤銷峨名村,併入楠木村;撤銷金佛村,併入尹坪村;撤銷高石村、河渡池村,併入袁灣村;撤銷金竹村,併入鄧家坪村;撤銷通衢灘村、梁家橋村、老龍村,新設水竹村;撤銷姜灣頭村、三元村,新設馬廟村;保留望城村、江合村。

行政區劃

2010 年,白鹿鎮轄大山村、柏松村、兩重灘村、楠木村、望城村、水竹村、尹坪村、江合村、袁灣村、鄧家坪村、馬廟村等11個行政村及白鹿1個社區。

地理環境

白鹿鎮位於合江縣東北部,東、北靠臨重慶江津區,西、南鄰接本縣榕山鎮和甘雨鎮,是合江出川入渝的東大門,也是國家級風景區佛寶森林公園的必經之地(輻射大小漕河片區6個鄉鎮,共20餘萬人口),距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福寶古鎮僅22公里,到4A級國家森林公園——玉蘭山景區44公里、自懷景區56公里,是合江東線旅遊的重要節點。有瀘渝高速、合渝路、合溪路、合福路穿境而過,距重慶三環高速僅10公里,到重慶市核心區120公里,建設的高速路福寶互通和G353一級路繞場而過。

白鹿鎮自然資源豐富,內多為淺丘,海拔高度200-550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無霜期長達345天。白鹿鎮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水藕、豆類、柑桔、荔枝、真龍柚、佛手、茶葉、花椒、竹木等。境內有大小河溪12條,有天然氣井14口,森林覆蓋率54%以上。

經濟發展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此處介紹應該是合江白鹿鎮)2002年,白鹿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億元,比2000年增長27%,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4150萬元、4970萬元和5840萬元,分別比2001年增長7.6%、9.5%、13%、比2000年增長27%、31%、4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48.9:21.9:29.2。農業經濟總體運行平穩,近三年雖然糧油生產受面積調減和自然災害的影響,白鹿鎮糧食總產仍然達到1萬噸,基本與三年前持平;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73元,比2000年增加210元。農業圍繞特色、規模、品牌,調整產業結構,培育龍頭企業,開發綠色產品收到了實效。魔芋、畜牧、林果、葛根等產業在農村經濟工作中的支柱作用初步顯現;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農泰、惠集、金海、山特等10餘家龍頭企業向規模化、外向化方向發展。工業經濟獲得長足的發展,礦山企業經過整改提高已經獲得恢復性增長;農副產品加工業已經成為白鹿鎮工業經濟的支撐力量;建築業發展迅速,建築有形市場前景看好;白鹿鎮頁岩磚廠通過招商引資,加強技改,生產經營已經走上正軌,產品經州級有關部門檢測合格,正逐步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

民營經濟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到2002年底,白鹿鎮民營經濟達720戶,從業人員1450人,年產值營業額5400萬元,比2000年增長36%,其中私營企業21戶,年產值營業額2600萬元,比2000年增長57%,民營經濟的財稅貢獻額達到了財政收入的60%以上,2002年實現財政收入251萬元,比2000年增長23.38%,連續三年獲得全縣經濟綜合目標考核第一名。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文明城鎮:2000年以來,通過樹立經營城市理念,爭取多方支持,並投入450萬元資金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完成了3公里主街水泥路面改造、集鎮路燈建設及改造彩磚人行道建設等市政工程;興建了興農集貿市場;縣客運車站、州客運車站改擴建工程正在進行;通過招商引資和集鎮有量資本營運,房地產開發方興未艾,全州鄉鎮級第一個住宅小區正在興建;鐵匠包商貿小區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電信事業發展加快,集鎮安裝了IC電話,建成了130聯通和139行動電話基站,白鹿鎮改造公路17條,建設里程21公里。2002年完成金子墩村村級公路建設,實現了白鹿鎮村村通公路,白鹿鎮路網建設格局基本形成,農網改造二期工程完成總投資135萬元,改造入戶率達100%,是全縣唯一村村完成農網改造的鎮;通過飲水解困工程,解決農村飲水困難2400人;萬宜鐵路白鹿鎮段定測,主要指標調查已全面完成,忠武天然氣管道工程白鹿鎮段有關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緒。

改革措施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各項改革:2000年來,白鹿鎮先後順利推進教育體制改革、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白鹿鎮機構改革。2002年,鎮委、鎮政府重點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改革工作進展平穩,農民實際負擔比2000年減少30.79%,白鹿鎮人均負擔41.4元,畝均負擔38元,總減負額32.5萬元,實現了村村、組組減負、戶戶不增負的目標。稅收征管主體明確,涉農違規收費清退基本到位,規範與穩定目標基本實現,投資軟環境進一步改善,招商引資不斷取得新成績。2002年引進招商引資項目4個,實際到位資金240萬元,白鹿鎮正逐步成為各方客商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扶貧開發:2002年,在縣委組織部、縣農發行、縣城建局、縣婦聯、縣工商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白鹿鎮緊緊抓住省農發行對口幫扶的機遇,按照“抓重攻難,分兵突擊,幫扶到村,落實到戶”的思路,舉白鹿鎮之力,打好扶貧攻堅戰,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980戶下降到420戶,實現基本脫貧。在總結桃園、黃木埡小康示範村經驗的基礎上,2002年,鎮委、鎮政府確定了“以第二輪扶貧開發為重點,以‘三子四化’目標為主線、以新建文明小區、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為內容,以農民致富奔小康,狠抓‘五改三建兩提高’為目的”。明確重點,加大小康村經濟發展力度,舉白鹿鎮之力抓好白鹿鎮小康示範村建設,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社會事業:在連續兩次獲得省級文明鄉鎮稱號後,2002年,白鹿鎮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在文明創建中,白鹿鎮廣泛開展了《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主題教育,廣大民眾學科學、用科學講素質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注重加強了同共青團、婦聯、工商聯、工會等群團組織的聯繫,認真聽取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級幹部等社會各界意見,推進民主決策化、科學化。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完善了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在白鹿鎮上下廣泛開展了“四五”普法學習,執法部門依法行政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民眾法制觀念不斷增強。社會綜合治理成效顯著。認真抓好信訪接待工作,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兩基”成果得到鞏固,基礎教育穩步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經費進一步落實。科技、文化、體育、醫療衛生事業有新的發展。廣播電視事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5%以上。計生工作繼續在全縣名列前茅。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徵兵任務圓滿完成。國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保障惠民

帶病帶賬加入保險政府同樣買單白鹿鎮全面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形成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地農民醫療保險、農民工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少兒住院醫療互助金五項制度,把農民、城鎮職工之外的城鎮無業居民也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填補了城鄉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最後一個“制度空白”。

為了儘量減輕居民負擔,白鹿鎮加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居民,入院後發生的費用均可報銷。這意味著,已住院治療產生了一大筆費用的城鎮居民,可帶病、帶賬加入保險,政府同樣買單。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合江縣下轄鎮]

白鹿鎮符合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人員共有1.29萬人,其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76人,殘病人員3381人,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的城鎮居民11238人。在白鹿鎮,新增0.5萬城鎮無業居民自此開始享受大病統籌。

為了減輕因病致貧的程度,切實讓農民得到更大的幫助,對參加了新合醫療的農民中患大病、重病住院,一次性住院費用超過3萬元,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高,影響家庭生活,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第一次補償後,再從特困補償基金中給予第二次補償。根據相關標準,張萬忠再次得到2萬元補償,他總計報賬3.5萬元。

教育惠民

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減輕農民負擔實施“惠民行動”,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惠民政策,切實改善民生、為民謀利的具體體現,是構建和諧白鹿鎮的必然要求。

白鹿鎮經過成都市批准實施標準化建設學校41所(含3所風貌改造學校),批准新建面積113800平方米,計畫征地532畝,計畫總投資13875萬元。到2006年底,全市已完成36所標準化學校建設項目,竣工校舍面積76800平方米,完成建設總投資12075萬元,其它項目學校建設進度均按成都市計畫要求實施。2007年,白鹿鎮正在建設的5所標準化建設項目學校均已進入裝飾、裝修階段,全部項目將於8月底前完成。標準化建設工程分布於全市18個鎮,完成後,將惠及全市85萬市民、9萬中小學生。

按照成都市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要求,白鹿鎮自2006年春季起,對市域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免收學雜費和信息技術費,僅2006年—2007年學年度全市免收學雜費1783.29萬元,信息技術費500.64萬元,受益學生總計148550人次。

為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白鹿鎮進一步加強了對學校收費的管理和監督,全面清理收費項目,嚴格執行收費政策,建立和完善了監督舉報制度,設立並公布了監督舉報電話。白鹿鎮繼續按照省市有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要求,確保雜費和信息技術費等轉移支付資金的及時足額到位,並監督各中國小正確使用該部分資金,確保做到專款專用。

針對特殊的貧困學生群體,2006年—2007年學年度,共發放各類助困資金256萬元,資助學生6786人。其中:發放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專項資金65萬元,資助學生3760人;發放普通高中貧困學生助學金51萬元,資助學生781人;發放職業高中“三個一”工程助學金140萬元,資助學生2245人。發動民眾力量,2006年12月—2007年2月28日,白鹿鎮共募集資金91萬元,對境內貧困大學生進行了資助。

衛生惠民

衛生惠民行動實施以來,白鹿鎮致力於市鎮公立衛生院和村衛生站的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15分鐘醫療衛生健康圈,健全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享受到衛生醫療的實惠,民眾心中充溢起溫煦的陽光。

白鹿鎮在20個建制鎮中計畫對19個鎮衛生院進行標準化建設,其中11個遷建,4個改擴建、4個風貌改造建設,總面積3.6萬平方米,建設資金2769萬元。2006年11月底,小魚沿、葛仙山、致和、白鹿、龍門山、昇平6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按計畫如期完工並投入使用,其餘各鎮已主體完工並進入二裝階段。

與此同時,白鹿鎮還全面啟動了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工作。至4月底,白鹿鎮已有45家村衛生站完成標準化建設工作,在建60家,13家新建村站已落實土地。在各村站建立了疫情信息、合作醫療、婦幼保健網路直報系統,提高了村站執業人員學歷層次和專業技術水平,全面落實了政府補償公共衛生服務政策,每年每站1200元標準予以補助。

惠民醫療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城市下崗職工、低保人員、殘疾人、軍烈屬、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及有特殊困難的其他人群。白鹿鎮衛生局一位負責同志說,在惠民行動的實施過程中,相應實施了減免優惠政策、減免優惠的內容有免門診掛號費、門診診查費、門診肌肉注射費、院內會診費、急診診查費、對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者免收住院診查費等

前景展望

西部大開發以來,白鹿鎮確立了2010年發展規劃,按照“一鎮三網六場”建設。產業結構實施“一二三四五”工程發展戰略。努力把白鹿建設成為合江東北富庶而璀璨的一顆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