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白鶺鴒西南亞種,額、頭頂前部、眼先、眼周、眉紋白色,其餘頭、背、肩尾黑色,腰和尾下覆羽灰色,飛羽黑色。翅上小覆羽灰色或黑色,中覆羽、大覆羽白色或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尾長而窄,尾羽黑色,最外兩對尾羽主要為白色。下體頦、喉、胸黑色,其餘全為白色,胸部黑色與頸側黑色相連。虹膜黑褐色,嘴和跗蹠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5~30g,♀17~29g;體長♂156~195mm,♀157~195mm;嘴峰♂11~17mm,♀11~16mm;翅♂85~96mm,♀81~98mm;尾♂83~101mm,♀82~97mm;跗蹠♂20~28mm,♀22~27mm。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水庫、水塘等水域岸邊,也棲息於農田、濕草原、沼澤等濕地,有時還棲於水域附近的居民點和公園。常單獨成對或呈3~5隻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見成10多隻至20餘只的大群。多棲於地上或岩石上,有時也棲於小灌木或樹上,多在水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荒坡或路邊活動,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動捕食。遇人則斜著起飛,邊飛邊鳴。鳴聲似‘jilin-jilin-’,聲音清脆響亮,飛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時也較長時間地站在一個地方,尾不住地上下擺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主要為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米象、毛蟲、蝗蟲、蟬、螽斯、金龜子、螞蟻、蜂類、步行蟲、蛾、蠅、蚜蟲、蛆、蛹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克什米爾,拉達克,緬甸(喜馬拉雅山脈,北部灣,布拉馬普特拉南部,中南部),印度(阿薩姆),泰國至高棉。中國青海(河南,昂欠,玉樹),陝西(南部),四川(東部,峨眉山,寶興,德格,松潘,馬爾康,康定,巴塘,西南部),西藏(昌都地區北部,日土,獅泉河,扎達,普蘭,吉隆,定日,聶拉木,拉薩,林芝,野貢,古琴,下察隅),雲南(西北部,西部,南部,東南部),貴州(北部),河南,河北,廣西,廣東(廣州灣)。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中邊等水域附近岩洞、岩壁縫隙、河邊土坎、田邊石隙以及河岸、灌叢與草叢中,也在房屋屋脊、房頂和牆壁縫隙中營巢,甚至有在枯木樹洞和人工巢箱中營巢的。巢呈杯狀,外層粗糙、鬆散,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和草根構成,內層緊密,主要由樹皮纖維、麻、細草根等編織而成。巢內墊有獸毛、絨羽、麻等柔軟物。巢的大小為11~16厘米,內徑6~11厘米,深4~5厘米,高7~8厘米。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通常為5~6枚,但也有每窩少至4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為19~22毫米×14.5~16毫米,重2~2.6克,灰白色、被淡褐色斑。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14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