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浙江桐鄉石門鎮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的漫畫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深受人們的喜愛。
豐子愷先生能文能畫,精書法,通音樂,會翻譯,不僅是造詣深厚的藝術大師,也是成就卓越的藝術教育家。他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己任,將當時還少為人知的西洋藝術理論介紹到中國來。除了授課外,豐老還專為廣大讀者寫作或譯述藝術理論書。在其散文隨筆中,豐子愷先生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將深刻的藝術理論、獨特的審美價值和對藝術的理解及感悟娓娓道來,精闢、透徹,而易於讀者理解、接受。其深厚的藝術修養、趣味滲透到隨意、平和、親切的文字中,閱讀起來是一種特別的藝術享受,這使豐子愷先生擁有了眾多的讀者和崇拜者。
豐子愷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早在20世紀20年代,他就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札》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他的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主要的文學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車廂社會》、《率真集》、《豐子愷散文選集》、《豐子愷文集》(7卷)等。譯著有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初戀》、《獵人筆記》,日本作家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等。另有漫畫集《子愷漫畫全集》等多種。
內容簡介
他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己任,將當時還少為人知的西洋藝術理論介紹到中國來。除了授課外,豐老還專為廣大讀者寫作或譯述藝術理論書。在其散文隨筆中,豐子愷先生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將深刻的藝術理論、獨特的審美價值和對藝術的理解及感悟娓娓道來,精闢、透徹,而易於讀者理解、接受。其深厚的藝術修養、趣味滲透到隨意、平和、親切的文字中,閱讀起來是一種特別的藝術享受,這使豐子愷先生擁有了眾多的讀者和崇拜者。抗戰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當時正值戰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 余,在院子裡種豆、種菜、養鴿、養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託。在重慶最初的半年多時間裡,豐子愷一家一直寄居在朋友和學生家,但考慮到抗日戰爭可能分曠日持久,豐子愷便以剛到重慶時舉辦個人畫展所得收入,在沙坪壩正街以西的廟灣租地,自建住房。這是一所極為簡陋的平屋,用竹片編成牆壁,塗以堊土,屬典型的“抗建式”風格,豐子愷把這所同樣由他本人設計的小屋命名為“沙坪小屋”。
目錄
第一輯 讚美童真
給我的孩子們
憶兒時
華瞻的日記
兒女
作父親
送阿寶出黃金時代
有情世界
種蘭不種艾
第二輯 藝術理念
踏青
獨攬梅花掃臘雪
青年與自然
藝術三昧
自然
第三輯 感悟自然
春
楊柳
梧桐樹
生機
蜜蜂
養鴨
白鵝
桂林的山
西湖春遊
第四輯 人生哲理
秋
舊地重遊
山中避雨
新年懷舊
車廂社會
口中剿匪記
我的母親
阿慶
還我緣緣堂
中國就像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