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鎮白馬廟

白馬鎮白馬廟

高港區白馬鎮是地名,卻是因白馬廟而名。白馬鎮在古代並不叫白馬,而叫徐家莊。徐家莊因村中姓氏多為徐姓而得名,明代弘治年間,王姓興起,成為名門望族。

建築結構

一廟五庵 因出名僧而興
白馬廟,原有大殿六間、門廳六間、東廂房六間,西廂房兩間加走廊。遭遇“文革”,在一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盲從中,白馬廟拆的拆,毀的毀,廟中和尚也紛紛散去。整座廟殘破不堪,無人問津。
白馬廟還與當時的太慰庵、隆昌庵、觀音庵、青龍庵、古勝林庵合稱“一廟五庵”,共同構成白馬鎮鼎盛的佛教文化。

名稱由來

“高港區白馬鎮是地名,卻是因白馬廟而名。白馬鎮在古代並不叫白馬,而叫徐家莊。
徐家莊因村中姓氏多為徐姓而得名,明代弘治年間,王姓興起,成為名門望族。兩大姓常為莊名相爭,甚至械鬥。雙方族人訴至縣衙,由於各執一詞,知縣也難以斷論。正相持不下,主簿上前附耳幾句,知縣心領神會,當即向堂下發問:“你們兩大家族的名望再大,能大過白馬大將軍嗎?”雙方啞言。
知縣乘勢定論,今後兩姓不準再為莊名糾纏,共認“白馬廟”為莊名。
地名“白馬廟”,即由此而來。後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不斷更名“白馬鄉”、“白馬鎮”,但“白馬”二字始終不變。
在白馬鎮徐家巷尋著白馬廟,只剩兩間破舊磚房和兩間廂房。據悉,白馬鎮政府選新址準備重建白馬廟,老廟已被保護起來。

寺廟歷史

千年古廟 因蔣子文得名

白馬廟的始建史料中說法不同。據民國《泰州志》記載:“白馬廟在泰州東南白馬鄉、蔣子文故里。”
東漢時期,蔣子文出生於泰州東南蔣家河旁的鄉村,少年有志,文武雙全,後從軍屢立戰功,官至秣陵(南京古稱)縣尉。他在一次剿滅盜賊的戰鬥中中毒箭身亡,葬於南京鐘山。蔣子文死後,他原來的部下曾在路上看見他“乘白馬,執白羽,侍從如生”,以為他已化為神靈。家鄉人民聽聞此說,為祭祀蔣子文,興建“白馬將軍廟”。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另據《故都印記》記載:“東漢末年,秣陵縣尉蔣子文追逐盜賊,受傷致死,葬於鐘山之陽,並建‘將王廟’祀之。”三國時期,吳帝孫權追封蔣子文為蔣侯,因避祖父孫鍾之名諱,遂改鐘山為“蔣山”,蔣王廟易名“蔣山寺”。
後孫權又加封蔣子文為“白馱將軍”(民間俗稱白馬大將軍)。於是東吳大江南北,民間廣建“白馬將軍廟”,供奉白馬將軍——蔣王神侯塑像。除設廟宇,民間家家均有“白馱將軍”或“白馬大將軍”牌位,專供驅邪避凶之用。一旦孩童遭受驚嚇,即進香跪拜,祈求孩子遊魂歸位。此風俗流傳了1000多年,形成了白馬民俗信仰文化,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才逐步淡化直至消失。

海軍從這裡起航
白馬廟名氣不小,還因為,這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她是海軍的搖籃,中國人民海軍從這裡揚帆起航。
1949年3月,時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的張愛萍將軍臨危受命,從銀裝素裹的大連趕到安徽孫家圩,從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手中接受中央軍委的命令,組建人民海軍,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4月4日,與粟裕、張震、唐亮、鍾期光等率三野司令部進駐白馬廟,成立了三野東線渡江戰役指揮部。
同年4月23日,三野35萬雄師趁著夜色,乘風破浪,一舉突破了國民黨的長江防線。下午2時許,當收音機里傳來:“大軍所指,勢如破竹,我軍一舉解放南京城,紅旗插上了國民黨總統府”的訊息時,在白馬廟指揮部,張愛萍宣告:我們的海軍在渡江戰役的炮聲中誕生了。

文革”之前,白馬廟香火旺盛,八方鄉鄰逢年過節都要來廟裡燒香拜佛。白馬鎮文化站站長張長榮說,“一廟五庵”除了香火旺盛,還出了不少佛學造詣高深、享譽海內外的高僧。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仁德法師,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的師父讓元禪師和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了中法師。

著名人物

仁德法師俗名李德海,1926年出生於白馬鎮前港村,1936年從太慰庵出家。讓元禪師原是青龍庵住持。了中法師雖不是從“一廟五庵”披剃出家,但他的老家塘灣原屬白馬鄉,後在行政區劃中被劃歸出去。

白馬鎮白馬廟 - 白馬傳說 因張士誠流傳

白馬廟雖有“白馬”二字,但在明初前,只供奉蔣王神侯塑像,並無白馬塑像。當地百姓說,增白馬塑像是因為祭祀姑蘇王張士誠。
今年66歲的白馬鎮村民孔令和說,白馬鎮一直流傳著有關白馬的神話傳說。
據傳,元末,張士誠聚鹽丁在泰州白駒場起義,率兵攻打泰州城,帥帳設在徐家莊(白馬鎮前身)。部隊軍紀嚴明,偏偏張士誠的坐騎——白馬,半夜溜出來偷嘴,踐踏莊稼。百姓指責不已,為平民憤,張士誠命人將馬的四蹄緊綁在木樁上,親自鞭打。直至在場的百姓和士兵紛紛跪地為白馬求饒,張士誠方才息怒停鞭。
張士誠被俘就義後,白馬因失去主人絕食而亡。徐家莊老百姓為懷念張士誠,籌資雕塑了白馬石像,供奉在白馬將軍廟大門口。後在被姑蘇王張士誠影響的江淮和吳越地區,各地白馬將軍廟紛紛仿效泰州白馬將軍廟,都增設了白馬塑像,以此祭祀張士誠。
白馬的傳說不僅於此,孔令和說,白馬石像安放至廟門後,還是時有發生白馬偷嘴現象。
每年開春,白馬鎮村民總有幾戶會發現,自家的麥苗被踐踏。起先,大家以為是牛、羊所為,後來,不少人發現,每天早上經過白馬廟門口時,門前的兩座石馬腳上有污泥,便懷疑是石馬晚上偷偷跑出來啃麥苗。大家紛紛找廟裡的和尚“算賬”,和尚也疑惑,只得每天清晨不斷沖洗石馬腳。

保護狀況

1982年,承載歷史重任的白馬廟渡江指揮部舊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8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確定1949年4月23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日,泰州市白馬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泰州也由此被稱為“水兵母親城”。
1999年,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50周年,泰州投巨資,在白馬廟西北,建起了一座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館名由江澤民親筆題寫,張愛萍為白馬廟紀念碑題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渡江戰役指揮部”碑文。
與此同時,白馬廟革命遺址也得到修復,於1999年4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