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塘鎮

白露塘鎮

白露塘鎮,郴州市蘇仙區轄鎮。1949年屬郴縣永豐鄉,1956年設板橋鄉,1958年改板橋公社,1981年更名香山坪公社,1983年改白露塘鎮。,位於市城區東部,面積142.8平方公里,人口1.9萬。鎮政府駐香山坪。省道1813線、區道11(白塘線)、79(香三線)貫通全鎮。轄白露塘、神合塘、農墾場3個居委會及香山坪、塘灣、臘樹下、仙溪沖、坪田、板橋、朱江橋、秧溪、上白水、下白水、觀山洞、柿竹園、東波、金田、雅市、白露塘16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小鎮簡介

白露塘鎮位於郴州市東部,資源豐富,素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鎮內水能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800萬立方米;旅遊資源豐富,有五蓋山國際狩獵場和王仙嶺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64%;交通便捷,京珠高速公路、省道1813線、郴資桂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是西抵郴州市、東達資興的交通樞紐,郴資桂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增長極,城市“南延東進”的主戰場。全鎮現轄16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1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萬人,土地總面積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3萬畝。2007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66億元,同比增長11%,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2.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財政收入900萬元。

2000年以來,全鎮發展迅速,農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基地農業不斷壯大,金田、雅市蔬菜 直銷基地形成1000畝規模,優質烤菸生產基地進一步鞏固,發展壯大了雅市、下白水村的花卉苗木基地;大力實施“四三二一”工程,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基礎設施

板橋新村 板橋新村

水、電、路、訊等四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硬化率達94%;完成了全鎮農電網改造工程;完成了4000餘人的飲水改造工程,全鎮80%的人實現了飲用水安全;移動、電話信號網路遍布全鎮各個角落,80%以上戶用上了電話。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加快工業園區建設。郴州出口加工區、市有色金屬產業園、鑽石鎢等重點項目相繼落戶,使該鎮成為市招商引資的視窗和戰略投資的重要區域。通過資源整合,採選行業形成產值達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9家,年生產值達1.2億元。城鎮化進程強力推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以珠江橋小區開發為平台,城鎮建設突飛猛進,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大城鎮格局基本形成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辦實事有效落實。全年發放良種補貼77.2萬元,退耕還林補貼18萬元;新增城鎮就業500人;投資80萬元完成了中學寄宿樓建設,投資800萬元完成了中心醫院建設;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1.6萬餘人,參合率達99.6%。全鎮有中國小11所,教學點3個,一等甲級醫院1所,文化站、有線電視站各1個。

中心國小

上課 上課

學校有教師38名,在校生653人,其中寄宿生405人,蔬菜基地20餘畝,生豬存欄50多頭。為管好蔬菜基地、養豬場和食堂,該校創造性提出“班田制”管理蔬菜基地模式,將基地分成若干塊,分給各個班級,由班主任、勞技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播種、施肥、鋤草等,並聘請3名教師家屬專管食堂和豬場,產出疏菜和生豬供應給中學、中心完小、中心幼稚園食堂以及當地市場。可年產蔬菜10多萬斤,年出生豬150多頭,年產經濟效益10萬元左右。學生黃麗娟說,吃上自己辛勤勞動種出來的菜,感覺特別香,知道了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校長鄧毛清說,實行“班田制”,不僅解決了全校師生吃新鮮疏菜和豬肉的問題,減掉了市場採購環節,節省了食堂開支,降低了學生求學成本,提高了師生福利待遇,而且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

農業發展

農民 農民

白露塘鎮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沿1813線形成了以經濟林、烤菸、蔬菜、花卉、苗木、畜牧為支柱的農業產業格局。基地農業不斷壯大發展,金田、雅市蔬菜直銷基地形成1000畝規模;仙溪沖、塘灣、香山坪優質烤菸生產基地達2000畝,成為最大的烤菸生產基地;

發展壯大了雅市、下白水村的花卉苗木基地;秧溪、雅市新建了千畝木薯種植基地。全鎮90%的農戶實現了農電網改造;全鎮80%的人實現了飲用水安全;移動、電話信號網路遍布全鎮各個角落,80%以上農戶用上了電話。

黨員培訓

黨員在學習 黨員在學習

白露塘鎮位於郴州市城區東面,轄16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2.7萬,總面積143平方公里,共有黨支部29個,黨員806人。2003年以來,把開展現代遠程教育作為提高黨員幹部民眾綜合素質、推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大事來抓,堅持建管並舉、學用結合,走出了一條質量高、管理嚴、效果好的新路,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鎮已經建立了上白水村(拓展型)、下白水村(拓展型)、觀山洞村(拓展型)、柿竹園村(基本型)、神合堂居委會(基本型)、香山坪村(基本型)、秧溪村(拓展型)7個村級遠程教育點,2007年擬建竹園村遠程教育點。

白露塘鎮被確定為郴州市首批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示範站後,鎮黨委對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十分重視,投入40萬元資金在政府大樓六樓興建了總面積300平方米的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可容納200人同時參加遠程教育學習。並嚴格按照A級站的配置標準,配置了11台高性能計算機、1台筆記本電腦、200寸大螢幕投影設備、2台印表機、3台立式空調,接通了寬頻網際網路和有線電視,安裝了Ku波段衛星數據接收系統、計算機房、電腦學習室和大課堂配置了嶄新的課桌椅,並配備了政治可靠、有一定文化、電腦操作及教學經驗豐富的輔導員,建立了各項管理學習制度,建成了衛星電視教育、網際網路教育、光碟教育“三位一體”教學方式的高標準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

經濟建設

“村村通”工程 “村村通”工程

白露塘鎮發展迅速,經貿繁榮,郴州出口加工區、市有色金屬產業園、鑽石鎢等重點項目的相繼落戶,使該鎮成為市招商引資的視窗和戰略投資的重要區域。工業園區的“火車頭”效應日漸增強,郴州出口加工區順利封關,園區成功引進大型企業30餘家。相繼投產的有郴州鑽石鎢、金貴銀業等有色金屬採選精加工企業,有誠信印務、東塘電器、浩倫生化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有高斯貝爾、華錄數碼、台達電子等電子產業,全鎮工業結構逐漸由分散型、粗放型向規模化、高新化轉變,基本形成了以工業園區和規模企業為帶動,以有色金屬、小水電、建築建材等三大傳統產業為支撐,以印刷、電子信息、化工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全鎮共有私營企業115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4個。其中中信興光礦業、高職院、體育中心、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等項目建設順利。

城鎮化建設日新月異。以珠江橋小區開發為平台,完成了鎮政府、白露塘鎮綜合大市場、珠江橋小區、板橋居民生活小區的建設,上、下白水組團初具規模,組團式城鎮格局基本形成。工業園區、珠江小區和城東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御景城市花園三期工程、香雪東路、高職院等重點項目建設順利啟動,鎮區綜合承載力明顯增強。開通了城市公車,完成了公車停車場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城鎮功能。2007年,全鎮共完成城鎮建設投資700萬元,城鎮規劃面積9.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8%,全鎮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人員達10000餘人。

發展策略

創建股份制經濟,村民變股民

2006年,通過外出考察、專家實地考證後,結合實際,大膽借鑑沿海地區建設經驗,藉助工業園區的“車頭”效應,經代表大會反覆討論研究決定:全民投資,集資建廠房——村級股份制經濟誕生了,村民利用手中征地款共籌資了290多萬元,創建了股份制經濟,並成立了新農村經濟合作社,建立了相應一整套股份制經濟制度。邁開了招商引資第一步。

壯大集體經濟,增加失地農民收入

2007年,採取“新集體經濟”模式的投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遠大於資金分散投資帶來的效益,使農民增收變得非常穩定而可觀。在可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搶占發展先機,籌集資金在加工區出口附近建成了辦公大樓,建成後即承租給台達電子做配套服務,且順利爭取為33路公共汽車終點停靠點,帶活了村委會大樓的門面出租,使集體經濟年增收40萬元。

探索公司運作模式,進料逐步有序

2005年開始對各組的項目附屬工程的施工、進料進行公司運作模式試點。具體操作以集體為單位承建,由村經濟合作社或組出面,與項目開發商聯繫,在進料方面同質同價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給征地組進料,組上選出進料代表按市場價格進行成本核算、進料和施工,全程由政府、村委會協調監督,淨收入歸集體分配給村民。板橋7組採取此辦法,2007年每位村民從進料中可分配收入2000元。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激勵村民創業、就業

2005年底,板橋新農村安置小區在鎮區建成,小區配備了180個門面、酒店、招待所等。該村將小區定位為餐飲、娛樂等服務業,引導村民利用手中的征地拆遷補償款,發展第三產業,當年,所有門面相繼經營,年收入達200萬元,做到了項目建設和二、三產業的有效結合,實現了資產效益最大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