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部《二十四史》涵蓋了中國古代清以前的全部歷史,是中國古籍中最有價值的圖書,讀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來;用之,可以經緯天地,縱橫捭闔;藏之,可以使你的家庭書香有繼,蓬蓽增輝。但二十四史對於現代人來說,又有著不可迴避的問題:一是讀不懂,二是讀不完,三是買不起。張傳璽教授主持主編的《白話精華二十四史》上述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明得失;以史為鑑,可知興替。”讓我們從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悠歷史之中,去尋找歷史發展的規律與智慧,讓你學會不僅可以主宰你自己的人生,還可以洞悉社會歷史的發展。它會讓你的生命更加精彩!
本冊為《白話精華二十四史》之《新唐書》的第[一]冊。
作者簡介
作者:(宋)歐陽修 編者:張傳璽 譯者:羅言發
圖書目錄
卷一 本紀第一
高祖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卷三 本紀第三
高宗
卷五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卷六 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
卷七 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
卷八 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卷五十 志第四十
兵
卷七十六 列傳第一
后妃上
文德長孫皇后
徐賢妃
王皇后
則天武皇后
韋皇后
上官昭容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河間王孝恭
淮安王神通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隱太子建成
巢王元吉
卷八十 列傳第五
太宗子
常山王承乾
濮王泰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
永王磷
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太平公主
安樂公主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王世充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劉黑闥
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二
蕭銑
輔公柘
沈法興
李子通
朱粲
林士弘
張善安
梁順都
劉季真
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三
裴寂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張公謹
張大安
秦瓊
唐儉
唐憲
唐次
唐扶
唐持
唐扶謙
段志玄
段文昌
段成式
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李靖
李彥芳
卷九十四 列傳第十九
侯君集
張亮
薛萬均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房玄齡
房遺愛
卷一百 列傳第二十五
封倫
裴矩
卷一百二 列傳第二十七
虞世南
李百藥
李安期
姚思廉
令狐德棻
鄧世隆
顧胤
李延壽
李仁實
令狐垣
卷一百四 列傳第二十九
于志寧
張易之
張昌宗
卷一百五 列傳第三十
長孫無忌
長孫敞
長孫操
長孫詮
長孫順德
上官儀
序言
《新唐書》是記載中國唐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共二百二十五卷,包
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在《新唐書》之前,已經有了一部唐書,即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
書》。自北宋統一後,政治局面起了變化,要求從北宋統治者的立場觀點
重新總結唐代的歷史,所以從唐與五代統治者角度編撰的《舊唐書》難以
滿足上述要求,加之《舊唐書》編制上較為粗疏,內容上前密後疏,被宋
人視為淺陋。於是宋仁宗慶曆5年(1045)5月正式開設史局重修唐史,至嘉
佑五年(1060)全書告成。前後參與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
、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
,志和表分別由范鎮、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所以
《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
《新唐書》比起《舊唐書》來,確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和優點:
一、體裁形式方面,《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
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
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我國軍事制度和用人
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
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線索。自《史
記》、《漢書》創立紀表志傳體史書以後,魏晉至宋初所修諸史,或有志
而失之於簡略,表則均告缺,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
。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是《新唐書》在史書修撰方面的重要影響
之一。因此,著名史論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志
、表。”
二、在史料方面,因為北宋時期比較安寧,有許多在戰亂時期不易收
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徵集和整理,這在《新唐書》中得到了一
定的體現。如在《新唐書》增加的《李績傳》記載立武后之爭時的態度,
記房玄齡論守成之難易,都是《舊唐書》和其它書所不及的。其它如《新
唐書》的《食貨志》里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糴、礦冶等資料;《地理志》
記載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況和各州的土特產,也都是他書少見的珍貴史
料。歐陽修還是當時有數的金石大家,他對古代金石學頗有研究,曾撰《
集古錄》,用金石刻的記載考證史實。最有名的一例,即他用孔穎達碑文
考證出這位唐初傑出的經史學家表字沖遠的事實。這些都使《新唐書》在
某些史實考證方面略勝《舊唐書》一籌。
三、在筆法、風格上,其主要作者宋祁、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
名文學家。宋人《東軒筆錄》說宋祁“博學能文,天資蘊藉”;歐陽修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為其特長。他們筆下的功夫當然不同一般。參加編
撰《新唐書》的其他作者,也都為北宋時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韋占年間
曾公亮《進新唐書表》中所列之范鎮、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都是當
時文壇知名人物。范鎮曾為翰林學士,文筆流暢,有《東齋紀事》等百餘
卷流傳於世。王疇文辭嚴麗,一向為世所稱。宋敏求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
,富於藏書,曾編《唐大詔令集》和《長安志》,對唐史十分熟悉。劉羲
叟是著名天文學家,後來曾助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新唐書》用這些
人主筆,自然文采粲然,體例嚴謹。《舊唐書》因撰稿時間倉促,有些轉
抄自唐實錄,國史的痕跡都沒能抹掉,存在許多“大唐”、“本朝”、“
今上”字樣。宋祁等在新修時,把這些不倫不類的話都刪削了。使《新唐
書》在體例和筆法、風格上顯得比《舊唐書》完整嚴謹得多。另外,《新
唐書》在列傳的標名上也作了歸納整理,如把少數民族仕唐將領合併到“
諸夷蕃將傳”中;把割據的藩鎮也歸到一起來寫等等。這樣,就使得眉目
更為清楚。
四、內容上,《舊唐書》本紀三十萬字,而《新唐書》本紀簡化為九
萬字,內容還有所增添。《新唐書》刪去《舊唐書》中六十一人列傳,增
寫三百三十一人列傳,還增加志三篇,表四篇。全書所載史事比《舊唐書
》多,特別是晚唐時史事,比《舊唐書》大為充實。
《新唐書》也有明顯的缺點:
一、正統思想較為嚴重。編寫者對隋末、唐末農民起義大加撻伐。在
《黃巢傳》前冠以“逆臣”二字;對隋末竇建德等農民軍使用了極為惡毒
的辭彙,如“蝟毛而奮”、“磨牙搖毒”、“孽氣腥焰”等等。對武則天
,則誣為“弒君篡國之主”,聲言寫《武后本紀》目的為“著其大惡”,
以便清算等等。
二、在寫法上,《新唐書》也有不及《舊唐書》的地方。構成史實的
幾個基本要素,如時間、數量、名稱、地點等,必須求其明確具體。但《
新唐書》為行文之便,常取籠統概括的寫法,其文雖簡,事實反而晦澀。
三、內容上,有的紀、傳失之太簡,甚至作了毫無道理的砍削。如《
舊唐書》里寫得十分生動、極為悲壯的《封常清傳》、《高仙芝傳》,到
新書刪削得索然無味。尤其不應該的是由於排佛的偏見,《新唐書》將玄
奘、一行等事跡一概不寫,致使這兩位偉大翻譯家和科學家,在《新唐書
》中竟無反映。因此司馬光修《資治通鑑》,紀傳之事就多取材於舊書。
因此,《新唐書》有可取之處,也有可議之處,但仍不失為了解唐代
三百年歷史的重要文獻。由於原書篇幅浩繁,文字古奧,故我們選取精華
,譯成白話,希望有助於更多的讀者閱讀,並藉以提高文化素養,改善知
識結構。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發展經濟、文化、密切民
族關係和加強國際交往中,都取得了光彩奪目的成就,使中國歷史出現了
第二次鼎盛局面。但是更應該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正處在中國古代社會發
生明顯變化的關鍵轉折時期。陳寅恪先生在《論韓愈》一文中指出:“唐
代之史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
降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亦莫不如此。”
為方便讀者的閱讀和理解,我們在此對唐代特別是中唐以來的轉折性
歷史特徵略作介紹。
首先,唐中期以前,長期以來是土地國有制和私有制並存,但以土地
國有制為主。唐朝中期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買賣逐漸頻繁,
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各地布滿了貴族、官僚的莊園。土地商品化的歷史潮
流,終於戰勝了封建社會前期土地國有制的舊制度,國家手裡不再擁有大
量的土地。土地國有製作為一種重要土地制度的時代一去而不復返了,國
家也用不著對土地買賣進行強烈的干預,而是承認土地買賣的自由化及大
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於是,私有的莊園取代了國有的均田制,成為唐
代後期以及以後歷代主要土地占有形式。
其次,由於土地制度發生了變化,建立在土地制度基礎之上的賦稅制
度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西漢時,編戶農民對國家承擔田租即土地稅,算
賦和口賦(即人頭稅),徭役和兵役。北魏時,受田的農民,每年必須繳納
一定數量的租粟、調帛或麻、服兵役和徭役。唐朝初期,實行租庸調製,
受田成年男子向國家交納租、調,不去服徭役,可以納絹代役。總之,西
漢至唐朝前期政府都是以人丁多少為主收稅的。唐朝中後期,由於土地制
度發生了重大變化,政府手裡已無地可以分配,均田制無法再實施,建立
於均田制基礎之上的租庸調製也無法繼續推行,唐政府不得不實施新的賦
稅——兩稅法。兩稅法主要按土地和財產多少收稅,完全改變了過去以人
丁多少為主的徵稅標準,因此,兩稅法的實施是我國古代賦稅制度的重大
變革和轉折。以後宋代的方田均稅法、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地丁銀制
都是以土地多少為主收稅的賦稅制度。
再次,土地占有關係發生變化,士族徹底退出歷史舞台。隋唐之際創
建的科舉制,進士科最受重視。所試時務策與詩賦,並不是舊門閥士族地
主子弟所熟諳的通經明禮。他們既不能平流進取以致公卿,只好利用家傳
舊文化,隨時應變以獵取名位。於是,他們和庶民地主的子弟同時趨向進
士科應試,史家們通常稱之為士庶合流。唐武宗詔書宣布,凡是進士及第
者稱為衣冠戶,其家享受輕稅免役特權。進士及第便成為一種殊榮。衣冠
戶不考究每個人的家庭出身,只看他是否進士中第。同是衣冠戶的人,他
們原先各自不同家庭出身的界限消失了,組成了新的地主階級階層。農民
階級方面,廣大民眾貧困破產,日趨淪落為佃食客戶,也是肇始於唐代中
葉。手工業者的服役,也是由唐初的番役制逐漸衍變為中唐以後日趨廣泛
的納資代役及和雇制(同時也有現役制並存)。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奴婢,同
樣是在中唐時開始出現了僱傭現象。
最後,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
、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
基礎,寫古文之風一直持續到“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前夕。此外,募兵制
的全面確立,官制中使職差遣的盛行,科舉制逐漸成為入仕主要途徑,如
此等等,其重大變革都發生於唐代中葉。
由此可見,從唐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
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萌發都產生於唐代。在這個歷史轉折階段,既有
舊時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考慮到唐代的歷史特徵和兩唐書的特點,因此本書譯者在篇目的選擇
上更注重於中晚唐的人物、制度,以便與《舊唐書》相配合,使讀者能對
唐代歷史有個更加完整的認識。但限於水平,必然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
地方,敬請讀者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