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演義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演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演義”。 換言之,“茶藝表演”升華為“茶義表演”,讓“茶藝表演”宣傳“義”,弘揚“義”,切切實實為社會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白茶演義”的思想文化基礎是“義”。

“白茶演義”的來歷

2011年4月,姜堰市第五屆茶文化節期間,安吉白茶領導品牌世外茗源協同姜堰地區代理商閩蘇商行一同隆重舉辦了一場獨具特色的“茶藝表演”。在這場活動中,除了常規的茶藝表演之外,安吉白茶還首創“演義”活動:六位參與人員還在現場回顧了自己的“義舉”經歷,分享了姜堰人民的“義事”,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生動解讀了什麼是“義”,豐富了姜堰茶文化節的內涵和意義。
安吉白茶在姜堰的舉措經《泰州晚報》、白茶世界網、全球品牌網等行業內外媒體曝光之後,被通俗地稱為“白茶演義”,從而更加形象、生動地體現了安吉白茶這項茶事活動特徵。

如何理解“白茶演義”中的“演義”?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演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演義”。傳統的“演義”一詞,是小說體裁之一,最早見於《後漢書·周黨傳》:“黨等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據《辭海》解釋:“謂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可見“演義”是指根據史傳、融合野史經藝術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種通俗的長篇小說。
“白茶演義”里的“演義”借用了“演義”一詞,卻主要是指在合適的場合之下,以合適的方式,將義人、義事、義舉、義言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義人的品格和行為,從而引導更多的人去做個義人、好人,多做義事、好事,都朝著“義”的方向努力。

“白茶演義”的兩大作用

作用一:生活水平提高了,安吉白茶“娶妃”之後的“演義”之舉,更有助於人們了解茶藝,認識茶藝,同時又能夠感悟“茶義”,對安吉白茶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情。安吉白茶可以藉此提升品牌形象,消費者可以在“白茶演義”的過程中,向真善美學習,找到樸素的感動,做個心理健康的人,做個幸福的好人。
作用二:一般情況下,中國傳統茶藝表演的主題都是“茶藝”,強調泡茶和飲茶的藝術性,這次安吉白茶的茶藝表演,打破常規,主題是匯聚傳統文化的“義”,而不僅僅是“藝”,這是對“茶藝”的升華。換言之,“茶藝表演”升華為“茶義表演”,讓“茶藝表演”宣傳“義”,弘揚“義”,切切實實為社會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白茶演義”的思想文化基礎

“白茶演義”的思想文化基礎是“義”。“義”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安吉白茶通過沏茶、品茗、積極贈茶等社會公益活動,向社會傳播“義”,引導大家領悟“義”,一同當好人、做好事,一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作貢獻,從而品茶交流中達到“沏茶悟義”的目的,共同為構建和諧社會努力。可以說,“白茶演義”不僅有著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而且有助於“義”的推廣和弘揚,對傳統文化的普及大有裨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