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秋春間採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種後三年採挖。洗淨,熱草,逐層鋪疊,最上蓋以厚麻袋,使其發汗,析出水分,取出,將水珠擦去,攤放陰涼處,待表面乾燥後再發汗,如此反覆3~4次至表面皺縮,皮色變為褐色,再置陰涼處晾至半乾,分部切制,陰乾,生用。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白茯可能指白茯苓.
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藥化] 含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藥理] 1:利尿作用
茯苓利尿機轉不明,而且複方較單味藥作用明顯。
2:鎮靜作用
茯苓煎劑對小鼠腹腔注射,可以抑制自發活動,並能對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興奮過度,對巴比妥的麻醉有協同作用。
3:心血管系統
乙醇提取物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增加。
4:消化系統
茯苓對於四氯化碳所引起的小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5:抗腫瘤作用
茯苓多糖對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其作用與胸腺有關,可激活局部補體。
(1)在體內具抗癌活性,並能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所含茯苓聚糖對肉瘤S-180的抑制效率可達96.88%。
(2)浸劑對正常兔作腹腔注射有利尿作用;乙醚或乙醇提取物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加強,對家兔血糖則先使升高而後降低。
(3)茯神煎劑對小鼠有鎮靜作用,茯苓的鎮靜作用次於茯神。
[藥性] 甘、淡、平、歸肺、胃、腎經。
[藥效] 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藥用]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肺癌 茯苓、麥冬、川貝各15克,紫河車、熟地、生地、澤瀉、豬苓、紫貝齒、首烏、龍骨各12克,當歸、白芍、女貞子、白朮、丁香、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阿膠(烊兌)、玳瑁末、蘆薈各9克,砂仁、人參各6克,硃砂、琥珀、甘草各3克,牡蠣、禹餘糧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后,接服下方:半枝蓮、忽木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后,又換服上方。如此交流換服,至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狀緩解,X線複查陰影消失。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朮、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乾薑、丁香、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症狀逐漸改善,飲食好轉。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薑各9克,硼砂3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服用,能使症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複查癌灶明顯縮小。肝癌 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 水煎2次分服。能使自覺症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範圍。同位素掃描放射區顯影分布均勻。淋巴肉瘤 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克,鱉甲15克,鬱金、枳殼、白朮、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金、白芍各9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草4.5克水煎服。可使症狀緩解,3個月後有片顯示淋巴結縮小。宮頸癌 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克,山藥、生地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各9克,牡丹皮6克,紅棗10枚 水煎服。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竣等症狀好轉,局中病灶消失。子宮肌瘤 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藥各60克 共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藥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白血病 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 水煎服。能使症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急性各型。
(2)利水化飲,用於水濕痰飲:治水濕瀦留 茯苓30克,白朮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朮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藥、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共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心神失養 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為酸棗仁湯。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症。
[藥量] 煎劑:3~45克。丸散:3.18~9克
臨床套用
1
: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套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套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按語
凡用茯苓,其目的在於補不在於泄,茯苓之作用,在於泄不在於補。蓋氣之所至,水亦無所不至,氣之所止,水亦無所不止,利其水所以行其氣也。茯苓能寧心益脾補腎,以其行有形之水,布無形之氣也。
利水行氣,起陰以從陽,布陽以化陰,俾清生濁降,外達下行,而心脾腎三髒得以補益也。
茯苓淡而能滲,甘而能補,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藥也。利水濕以治水腫小便不利,化痰飲以治咳咳嗽、痰濕入絡之症,健脾胃而能止瀉止帶,寧心神治驚悸失眠。藥性平和,無傷正氣之弊,以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虛濕盛,正虛邪實之症尤為適宜。
世補齋醫書有云:「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動,濕也,茯苓有可行濕。」以為其化痰之功實與利水滲濕攸關,不無道理。然則利水滲濕之品,並非均能化痰,則茯苓之用,亦有所特殊者。
茯苓夾餅
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且此餅當推稻香村最佳。製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關於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餅並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於薄”的主張,於是,後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乾隆時山東孔繁台家制的餅“薄若蟬翼,柔膩絕倫”。還有“秦人制小錫罐裝餅30張,叫做‘西餅’”也是很薄的。繼而,人們又不滿足於其淡而無味,隨後便加了用多種果仁、桂花和蜂蜜調製的甜餡,即用兩張餅合起來,中間夾餡的茯苓餅。這種茯苓既桂香濃郁,又營養豐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補之功。
相傳,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飲食,廚師們絞盡腦汁,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藥,發現其中產於雲貴一帶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於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為主要原料,配以適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澱粉攤烙成外皮,精工細作製成夾心薄餅。慈禧吃後,很滿意。並常以此餅賞賜宮中大臣。因此,茯苓餅更加身價百倍,成了當時宮廷中的名點。後來這種餅傳入民間,成為京華風味小吃。
現今北京的茯苓餅,就是繼承了由清宮御膳房流傳下來的傳統製法,並經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斷改進而製作出來的。那每張極薄的餅皮,宛如餡料的包裝紙,且餅皮外表的模印圖案清晰,精美別致,更富有藝術性。因而,以其質佳味美,馳名全國。
龜苓膏
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熱去濕, 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