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白芨溝礦地處賀蘭山中段腹地。礦井始建於1966年,1972年局部投產,目前實際生產能力穩定在160萬噸以上。現有職工4000餘人,其中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50多人,企業固定資產3.6億元,年銷售收入已突破2億元以上,成為寧夏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生產礦井。
白芨溝礦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生產的優質“太西”無煙煤,以“三低六高”特性而享譽中外,被譽為“煤中之王”,是冶金、化工等工業的最佳原料和環保精品。“太西煤”自打入國際市場以來,一直遠銷西歐、東南亞以及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改革開放以來,白芨溝礦以“團結勤奮、務實創新”的企業精神,堅持依靠科技和管理進步,不斷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強化安全和質量標準化工作,努力提升企業整體素質,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逐年攀升。特別是2002年實現了原煤生產、安全、效益3個歷史性突破,創出了工效、成本、煤質、銷量、職工收入5項歷史最高水平。取得了連續安全生產三周年無重大事故的歷史最好成績。先後榮獲全國煤炭行業二級企業、特級質量標準化礦井、自治區一級企業、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1999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9月,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全國煤炭工業雙十佳煤礦”稱號;2003年1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授予“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稱號;2003年5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
在西部大開發的號角聲中,白芨溝礦廣大員工正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寧煤集團公司各項工作部署,以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突出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和創建學習型企業兩大主題,以推進內部改革、經濟結構調整、信息化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強礦富民,加快建設“西北一流、國內先進”的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團結奮鬥。
相關詞條
-
白芨溝街道辦事處
白芨溝街道辦事處位於寧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西南的賀蘭山中,轄區總面積約230平方公里,距大武口區65公里。 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84年,2002年1...
-
白芨溝站
白芨溝站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白芨溝村,建於1966年,隸屬蘭州鐵路局銀川鐵路分局,現為四等站。
簡介 站址 -
白芨
白芨 ,(學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花鏡》),紫蘭、紫蕙、百笠。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主要分...
白芨的傳說 形態特徵 分類 形態 生活方式 -
石嘴山市白芨溝國小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金風區石嘴山市白芨溝國小
-
靈武白芨灘自然保護區
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前身為靈武市白芨灘防沙林場),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境內,1985年經原靈武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白芨灘防沙林場,1986年...
地理位置 氣候特徵 地形地貌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
白芨溝礦育新國小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大武口白芨溝礦育新國小
-
石炭井礦務局白芨溝礦醫院
醫院簡介石炭井礦務局白芨溝礦醫院位於石嘴山市石炭井區白芨溝;成立於1900年01月;是一家綜合醫院。 發展歷程暫無詳細信息醫院設備暫無詳細信息醫院科室內...
醫院簡介 發展歷程 醫院設備 醫院科室 主治醫生 -
白芨溝街道
寧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西南的賀蘭山中,轄區總面積約230平方公里,距大武口區65公里。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84年,2002年10月原石炭井區撤消後劃...
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