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白玉蘭幼時樹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時則呈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灰褐色。頂芽與花梗密被灰黃色長娟毛,毛絨絨如幼鼠蟄伏,冬態更顯。分枝習性隨樹齡幼長有別,幼時單芽延伸,故主幹明顯,樹冠規整,而見花後,葉枝混合芽在果穗後雙杈或多枝延伸,橫向發展盛於直於生長,故樹冠往廣卵形方向發展。葉片互生有時呈螺鏇狀,寬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0—18厘米,寬6—12厘米,先端圓寬,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稱凸頭玉蘭;中部以下漸狹楔形,全緣。玉蘭葉在基部通常有托葉或附屬物,托葉有兩種,枝端芽末的托葉貼生於幼莖上與葉柄分離,呈覆瓦狀;葉部托葉散生,瓦刀狀,粘著葉柄基部兩側,芽伸葉長,托葉脫落,幼枝上殘存環狀托葉痕,此為木蘭科樹種的識別特徵。
花先葉開放,頂生,直立枝頭,鍾狀,盛開時如玉碟形,徑10—16厘米;花被9片,偶有12—15片,甚至30餘片者,倒卵形,玉白色,有時基部帶紅暈;花絲紫紅色;雌蕊群淡綠色,無毛。花粉粒長橢圓形,如一葉扁舟,赤道面觀為橄欖形,大小為46.6*20(微米)。具單溝,左右對稱;外壁表面具模糊的細網狀雕紋,網孔小而不明顯,網脊模糊。聚合果圓柱形,青綠色,成熟時轉紅褐色,長12—15厘米,徑3—5厘米,巨者有時長達25厘米,重達250克;蓇葖木質,褐色,具白色皮孔,通常部分心皮不育而彎曲,栽培種常都不育;單果成熟時有柔絲下垂,紅果弱絲,迎風搖曳,為時不長即落;種子心臟形或不規則多面體形,長約9毫米,寬約6毫米,種皮從外到內可以分為三層,最外為革質層,呈鮮紅色或粉紅色,極為光滑,通常稱為假種皮。中間層肉質,乳白色,手觸有油膩感,最內層為一堅硬內種皮,未成熟時黃褐色,過熟時則為深黑色,有光澤。紅色的外種皮和含油肉質的中種皮都是為了吸引昆蟲與鳥類啄食,以利於種子的散布和萌發,堅硬的內種皮可以保護幼小的生命在萌動前免遭傷害。白玉蘭種子其內種皮的合點區有一特殊結構,即由內種皮向內凹陷形成一個簡單的珠孔,此結構是木蘭種樹種與其他科種子區別的重要特徵。然而,木蘭屬各種子的形狀大都大同小異,形似而質非,即使同一種白玉蘭,產地不同,樹齡差異,其種子的形狀與色質也不盡雷同。
地理分布
原產印度尼西亞爪哇,現廣植於東南亞。我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栽培極盛。
生長習性
長江流域各省區多盆栽,在溫室越冬。
相關物種
黃蘭M.champaca
南亞含笑M.doltsopa
多花含笑M.floribunda
西藏含笑M.kisopa溜葉含笑M.laevifolia
栽培要點
白玉蘭3月份開花,花後(5月下旬)聚合果膨脹壯實,8月份生理成熟,9月中下旬聚合果硬化,轉紅、開裂、蓇葖張開,單粒種子懸垂絲而自然成熟。種子的千粒重約146克,聚合果出子率約10%,種子發芽率為20.7%—97%。幼苗,出土萌發,子葉2片,卵狀近菱形,隨幼苗生長而增大,上寬下窄,基部急束成柄,全緣微呈皺狀,兩側不太對稱,上面黃綠色,背面色稍淡,上胚軸稍長,約1—2厘米,幼莖黃綠色,初生葉互生,第一葉橢圓形,先端圓,有突尖,基部楔形,葉柄長6—9毫米,具二托葉,脫落後葉柄上留有托葉痕,莖上留有環狀痕,以後葉呈長卵形漸成正常葉型。下胚軸圓柱形,基部較粗,主根伸長發達,根頸下輪生3—5個不等的側根,淡黃色。土質要富含有機質,保持濕潤土壤為良。露地栽培常有枝茂葉盛而開花及少,需停止使用氮肥,剪除徒長枝、施行曲枝,使其矮化,增加磷、鉀等微量肥料。以促進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