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灣堡

位於赤溪鎮白灣堡村,北臨赤溪灣,三面環山,東北望龍沙煙墩。 城堡呈方形,邊長120米,城牆保持完整,高4—5米,趾寬7—8米,頂寬5—6米。 南北兩面置堡門,北門為拱券門,進深2.8米,面寬2.4米,高2.9米。

白灣堡位於浙江省蒼南縣赤溪鎮白灣村,明初為抗倭而建。現保存了完整的白灣堡城牆和堡門,為完整的清代建築群落。2006年5月25日,與壯士所城巡檢司遺址一同歸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壯所城
位於赤溪鎮白灣堡村,北臨赤溪灣,三面環山,東北望龍沙煙墩。堡前置有二道防堵牆,第一道近海已毀,第二道距北面堡牆67米,高2.5—3米,趾寬1.50米,頂寬0.60米,殘長50米。城堡呈方形,邊長120米,城牆保持完整,高4—5米,趾寬7—8米,頂寬5—6米。南北兩面置堡門,北門為拱券門,進深2.8米,面寬2.4米,高2.9米。南門狹小簡陋。城內南北一條主幹道路長130米,寬2.50米,路兩邊置公井及天燈等。堡外有溪澗繞流。
現在的白灣堡里住有居民百戶有餘,一條鵝卵石鋪成的老路,長130米,寬3米許,貫穿城堡南北兩門,正門保存完好,行走在這條鵝卵石路上左右兩邊布局依然保留著當年的模樣,居民房屋沿此道路而建,當地人還保留著古老時留下的區域名稱。白灣堡地處白灣村,白灣村因堡而得名,地形被山靠海,當地百姓以農耕漁業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
自明初期建堡以來當地便有少數居民,由於當地地肥漁豐,少有戰事,老百姓勞動生活的安定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當時鼎盛時期堡內駐紮軍士數百,當地老百姓為了犒勞軍士充分利用勞動資源,自發的為軍士們定期送來各種食物,據當地老年人所說,當時有一家人包裹的粽子極有特色,得到了軍士的喜愛(當地生產的糯米為主要原料,地處海邊用平時捕魚所獲的海鮮為輔料,包裹而成的粽子加上獨特的烹製方法)。
而後各家各戶相繼學習工藝,據調查而知相傳百年來“粽子”因“白灣堡”而獲名,曾一度久負盛名“白灣堡粽”,自清末以來連年戰事,當地百姓的基本生活也得不到保證,“白灣堡粽”工藝也曾一度險些流失,相傳在現在有個別人仍延續古老的“白灣堡粽”的製作工藝。
白灣堡內北上角區域當地人叫稱“頂董”,白灣董氏老祖宗董有亂在順治年間從現平陽騰蛟田貢村變遷至白灣堡內,在白灣堡內定居繁衍,在白灣堡定居後董氏老祖宗就地方習俗端午期間也學得的當地百姓包裹粽子的工藝,現白灣堡內所住居民多為董氏後裔,一時久負盛名的“白灣堡粽”到此也僅有個別董家後人能熟悉掌握,白灣堡古人的勞動生產過程中的財富能得以延續也是對地方文化的一種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