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65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地球化學專業,1970年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慶油田規劃設計院化學實驗室,從事水化學、岩石X一射線衍射分析。1975年,調到原中國農科院生物所二室,開始從事農藥在環境樣中痕量分析,並參加過除草醚在水稻上、綠麥隆在小麥上安全使用標準制定以及其它殺蟲劑在農產品中的痕量測定。獨立完成過多種農藥在農產品中的痕量測定方法。1984年,出席過首屆中國環境科學北京國際年會並提交過論文。1983~1987年,主持了3個國外農藥在華殘留試驗,1985年首次在國際刊物上發表文章。1987年10月,以訪問學者身份赴德國慕尼黑生態化學所(Gesellschaft fur Strahlen-und Umweltforschung mbH,Munchen,Institur fur Okologie Chemie)合作研究土壤生態化學。1990年11月,又應邀到德國GSF土壤生態所(GSF-Forschungszentrum fur Umwelt und Gesundheit,GmbH,Institut fur Bodenokologie)合作研究土壤中微生物多樣性及土壤中微生物的化學定量估計方法,與德國同事共同發表了十幾篇文章。1995年,初步完成了用HPLC法測定代表原始菌的醚鍵磷酯化合物的方法,所有這些,受到德國同行的高度評價。先後發表46篇文章,其中:外文24篇,中文22篇。
所獲獎勵
獲國家技術監督局1989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199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子課題主持者);1980年獲農業部科技改進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89年獲部級環保科技進步二等獎(為科研課題參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