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待補鎮東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待補鎮7公里。國土面積2.08畝,海拔2360米,年平均氣溫11 ℃,年降水量1701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181.33畝,其中人均耕地0.5畝;有林地54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5戶,有鄉村人口402人,其中農業人口402人,勞動力20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3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2711外出勞務收入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81.33畝,其中:旱地181.33畝,人均耕地0.5畝,主要種植馬鈴薯和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4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3畝,主要種植花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荒山荒地2400畝。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23%;畜牧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頭,肉牛2頭,肉羊7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4%;工資性收入22萬元,占總收入的42%。農民人均純收入2820元,農民收入以外出勞務收入等為主。![經濟](/img/a/a61/nBnauM3X1IDN4EDNyMjM4UjM5MTMzYjM3EzN3MTNwAzMxAzLzI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輸出力度發展勞務產業。![玉米](/img/d/a70/nBnauM3X2QDO2QTNyMjM4UjM5MTMzYjM3EzN3MTNwAzMxAzLzI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基礎設備
截止2010年底,全村通過09-10年“整鄉推進”“866”工程的實施全村已全部實現通水、![水源](/img/0/f6f/nBnauM3XwITNwcjNyMjM4UjM5MTMzYjM3EzN3MTNwAzMxAzLzI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0戶,共鄉村人口325人,其中男性175人,女性150人。其中農業人口325人,勞動力16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5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2%;享受低保3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沒有建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糯租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待補第四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人,其中小學生33人,中學生6人。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1.3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基礎組織
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5 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員10人。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畜牧業,種植花椒,引進外資發展蔬菜種植。加大勞動力轉移輸出力度,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發展重點](/img/c/950/nBnauM3X2cTM2czNyMjM4UjM5MTMzYjM3EzN3MTNwAzMxAzLzI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