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李村[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白李村]

白李村[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白李村]
白李村[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白李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李村位於太平鎮紅旗路(田太路)北面,太平鎮政府駐地西面,智耿路從村西穿過,交通便利,商賈雲集。全村總人口2034人,均為漢族,耕地面積2224畝,全村有木材加工廠8家,養殖戶23戶。現有全日制國小一所,農曆逢一.六為集市日。

歷史記載

白李村[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白李村] 白李村[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白李村]

據本村《李氏家譜》記載:始祖李誠(配阮氏)原籍南京鳳陽府(今屬安徽省)臨淮縣,幼年參軍於徐達丞相幕下,因功皇明誥封武略將軍(從五品)管軍千戶,始祖母阮氏誥封宜人。育有二子:長子:李順(襲封武略將軍),配周氏(襲封宜人),無後;次子李忠(襲封武略將軍),配趙氏(襲封宜人)。永樂五年(1407年)十月敕調忠公於濟寧衛後所任副千戶,其宜人趙氏育有二子:長子:李庸(襲封武略將軍),配毛氏(襲封宜人),其後裔均居住在濟寧市任城區二十里舖鎮千戶村;次子:李寧(字鹹安),配展氏(展屯)。寧公於大明宣德五年(1430年)自千戶村分居該村,育有四子,形成今天的四大支。另有梁.何.王.魯.劉外遷姓氏,其中梁何二姓已絕。全村均為漢族。

隸屬變革

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隸屬於山東布政使司濟寧府巨野縣;

公元1385年,隸屬於兗州府濟寧州巨野縣;

清朝初年,隸屬於兗沂曹濟道、兗州府、濟寧州、巨野縣;

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隸屬於濟寧直隸州巨野縣;

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隸屬曹州直隸州巨野縣;

公元1735年,隸屬曹州府巨野縣;

中華民國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隸屬山東省濟寧道巨野縣龍固區;

1928年廢除道制,直屬山東省政府巨野縣;

抗日戰爭時期隸屬於巨野縣第七區(駐龍固集);

1944年12月-1949年9月隸屬於鄆巨縣;

新中國

1949年8月20日-1952年12月隸屬於平原省湖西專區巨野縣太平區白李莊鄉(駐該村);

1953年1月-1958年8月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專屬巨野縣太平區白李莊鄉(駐該村);

1958年9月-1978年12月隸屬於山東省巨野縣龍固公社;

1979年1月-1983年4月28日隸屬於山東省巨野縣太平公社;

1983年4月29日-2000年3月14日隸屬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鄉;

2000年3月15日隸屬於山東省巨野縣太平鎮,至今。

村名變遷

立村名為李家樓;

至清末因村西十二華里有郭李樓一村,為避免村名混淆,又因村東南有白塔寺一座,故更名為白塔寺李莊;

1945年8月白塔寺毀於日軍侵略戰火,故更名為白李莊,至今。

歷史文化遺址

白塔寺

村幹部在考察白塔寺 村幹部在考察白塔寺

位於村東南里許,始建時間大約在唐代,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生日)為其廟會。該寺院坐北朝南,共分兩進院落,山門左右供奉哼哈二將,前院正殿為大雄寶殿供奉西天如來佛祖,東配殿為伽藍殿,西配殿為祖師殿,東南角為鐘樓,西南角為鼓樓;後院正殿為觀音閣,供奉南海觀音菩薩,東配殿為華佗殿和寢堂,西為齋堂和禪堂。白塔寺顧名思義,有白塔一座,但年久失修坍塌,具體位置和外形失考。推測應該為方塔,位於大雄寶殿之前。據殘碑斷文記載先有白塔後建寺院。有詳細記載的重修時間為:明萬曆四十四年.康熙三十四年.嘉慶十五年.道光二十年.清末光緒年間五次重修。1940年被日本帝國主義建為據點,搜刮民脂民膏,1945年被日本帝國主義焚之已盡。

清道光二十年版本《巨野縣誌》記載“白塔寺,在縣城西五十里”即指該寺院。

七神廟

七神廟堂舊址 七神廟堂舊址
大清光緒七年重修七神廟碑 大清光緒七年重修七神廟碑

位於村西側,坐北朝南,正房掛有“七神堂”匾額,供奉有七位神靈,分別為觀音菩薩(居中).牛王爺.馬王爺.關老爺.二郎神.太白金星和財神爺,大門口為土地神廟。據大清光緒柒年(1881年)辛巳貳月既望(十六)日所立石碑,重修七神廟記中記載“東臨吾村,西臨太平溜,南臨南池,北臨山川”(撰文者:李東河,書丹者:濟上居士李如韓),給予了該廟的具體位置。解放後(1953年3月),在村農會長李繼臣帶領下,回響黨的號召改為本村國小(1958年9月國小搬往村西南角)。公元二零零七年全村善男信女進行募捐,在村東南角重修七神廟堂,正房神靈與原廟相同,配房東為龍王神位,西為閻王和土地神位。定於當年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開光大典,連唱七天大戲,每年本日定為該廟廟會。同時本村的集市也起源於該日。

河流

太平溜

治理之後的太平溜河(一) 治理之後的太平溜河(一)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二十四日,黃河在蘭考決口,該村西至太平一帶適當其沖,黃水過後形成一條溜道,故名太平溜;

公元一九三五年(民國二十四年)七月黃河水由鄄城臨濮集流注太平溜,該村村民在村西沿太平溜東岸築起一道長約五百米寬約三米的堰埂,使村民躲避了黃水之災。翌年,清明節前後黃河水退去;

公元一九五零年回響黨的號召,地方對太平溜進行綜合治理,形成今天的雛形;

公元一九七四年對太平溜進行人工清淤;

治理之後的太平溜河(二) 治理之後的太平溜河(二)

公元二零一四年七月份政府再度對太平溜進行治理,做出了生態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