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旗峰簡介
白旗峰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城鎮長石村境內,海拔近1465米,氣勢雄偉磅礴,山崖似刀削斧劈般險峻,周圍群山環抱,峰巒起伏。地質肥沃、生態環境保持完好,交新化、隆回、漵浦三縣。 白旗峰在唐代以前叫石龍山,後稱白雲山,因其險峻又叫鴻門關,明永樂改名叫白雲峰。
白旗峰發展歷程
相傳白旗峰頂有塊“大坪界”,坦蕩如砥。相傳山上有神仙居住,玉笛笙簫,歌舞昇平,仙樂飄飄,傳出數十里遠。大坪界邊又有一座神仙石和神仙大堂。狼牙高崖上生長著靈芝,每三年開一次花,夜間金光閃亮。四川峨嵋山的神鹿每三年來此吃一回。如有人有幸看見,則此人必然洪福齊天。白旗峰上還有九龍盤鏇的沉香樹,為神龍天兵守護。
白旗峰半山腰有座庵堂,供奉祖師靈位,信男信女們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很是靈驗。
明永樂年間,在離白雲峰附近的道觀村、崇陽村有羅普通、羅普道二個大禪師,三月初三去朝拜武當山,當他們看見祖師神像臉上汗水直流時,取手帕為神像擦汗,沒想到手帕粘在神像臉上取不下來了,二人只得辭神返駕。途中卻見半空里飄著一面白旗始終伴隨他們回家。六月六日到家後,二人又看見白雲峰的銀杏樹上懸掛著那面白旗,白雲峰由此得名白旗峰。二位禪師即遊說四鄉募捐籌款,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雲庵,供奉了祖師神像。 文革期間,白雲庵內的所有菩薩、聖像、神牌、雕塑蕩然無存。
白旗峰不但有深厚的旅遊資源,而且有寶貴的山地資源如天麻、百合、沙參、野蘿蔔、茴山等中藥材。
白旗峰與紫鵲界景區遙遙相對,可以遠瞰紫鵲界梯田全貌。
相關傳說
觀音傳奇顯化
相傳白雲峰半山腰建有“觀音佛殿”,很是靈驗。觀音佛殿始建於唐代宣宗大中元年丁卯,至今已有1460多年歷史。唐代時期石龍山下苗瑤兩族雜居,基本上與外界隔絕,人們都喝著冰冷的山泉,過著原始人的日子。當時瑤族有個20來歲的男子叫于禁,有天胃不舒服,趴到岩石上喝清泉,嘴唇剛接近岩石,就感覺有條蟲子爬到他唇上,他猶豫了片刻,不敢喝水,就在岩石上坐了下來,口乾舌躁,迷迷糊糊睡著了。忽見一年輕貌美的女子,隨風而來,手執淨瓶,腳踏蓮花,近前告訴他:生水不能喝,你往前走200米,那裡有個新紮的茅棚,住著個90多歲的老婆婆,她會給你好茶喝,喝了後你的胃病就好了。
一覺醒來,後生才知是黃粱一夢。他沿著年輕女子指的方向走200米,果真有個茅棚,裡面炊煙裊裊,走出個鶴髮童年的老婆婆。老婆婆拿個凳子讓後生坐下,桌上已擺了杯熱氣騰騰的茶,要他喝下,胃病馬上消逝,還說可清熱解毒,延年益壽。後生就想,要是把這茶種到自家門口多好,老婆婆好像讀懂了他的心思,拿了一小包種子給後生,並告訴他如何種植,說完老婆婆不見了。後生定睛一看,自己已到家門口,他就把種子散落到地上,果真長出一片嫩綠的小藤茶。人們管它叫“觀音茶”。
後生於禁經觀音點化,從此無病無災,力氣倍增,勤勞耕耘山地。他帶著男女老少開梯田、建房、修路,他造的梯田,就是現在的白旗峰山下的長石梯田,屬紫鵲界梯田的一部分。
三年後的一天,觀音又一次來到于禁面前,告訴他,今年必大旱,我給你一種植物,無需勞作,餓了只管到荒山去挖出它的根,拿回來搗碎,用水攪拌,分離出白色澱粉可充飢。觀音當即從袖袍中扯出苗子,往淨瓶里一插,然後放入土中,用楊柳枝一指,瞬間漫山遍野長出了蕨苗子。
為感恩報答觀音慈懷,當地人在石龍山(白旗峰)半山腰修了觀音殿,後又被南宋高宗紹興王擴建。然而“文革”中寺院遭毀,文物流失。改革開放後,觀音佛殿重建,再現悠久歷史風采。
真武祖師神降白雲峰
明朝永樂年間,白雲峰附近有個道觀村(今水車鎮所轄)有羅普通、羅普道兩兄弟在武當學道,90歲時,兩兄弟想回家養老,臨行前兩兄弟去向真武祖師辭行。哥哥羅普通對真武祖師說:“師父,如今我們兄弟倆年邁體弱,想回湖南新化老家,特向您辭行。”真武祖師聽後,當即臉上汗水直流。兩兄弟取手帕為神像擦汗,沒想到手帕被粘在神像上,二人只得辭神返家。
走不多遠,兄弟倆突然發現半空里飄著一朵白雲始終伴隨他們,晴天為他們遮陽,雨天為他們遮雨,直到六月六日辰時降落水車境內,那朵白雲在石龍山盤鏇不肯離去。兄弟倆便跟著白雲爬上白雲峰,越走近白雲縮得越小,最後變作一面旗幟掛在一棵樟樹上。兄弟倆走近時,那面旗幟又變成一方小手帕,竟是兄弟倆為真武祖師擦汗的那塊,二位禪師由此醒悟:是師父看中了此山,並護送他們回家。隨即四方遊說,募捐籌款,在石龍山半山腰大坪里建起一座大庵堂,供奉祖師,香火日益旺盛。
白雲峰由此更名白旗峰。
采彩和尚在白雲庵修道
采彩,字普柏,四川人。清乾隆初期來到白雲庵修道。屬白雲庵三十七世傳人。采彩大師在白雲庵修道期間,這裡一求百應,祖師爺顯靈顯聖,敬香客人每天絡繹不絕,日進碎銀二三升。
當時的新化縣令姓楊,得聞此事,想把祖師聖像弄到縣城據為己有。一日帶著兵丁來到白旗峰祖師聖像前說:“你一個木雕塑像如此風光,日進碎銀二三升,我本邑縣老爺都沒進這么多銀子。”命令兵卒把聖像抬往縣城。走到現在的水車鎮扶竹村石拱橋處,聞訊追來的祖師神靈護衛王元帥、馬元帥一箭射在楊縣官背上。雖然聖像還是被抬到了新化,安坐在南門灣里,但三個月後,楊縣令疽背而死。
采彩大師重新雕塑了又高又大的祖師聖像,同樣香火旺盛。采彩又修了進山門的百步石級。采彩活到365歲圓寂後葬於白雲庵寺旁邊,信徒們為他修了佛塔並立有碑文,塔下修有一丈見方的石棺穴,穴內鋪石板置其棺木,遊人只須掀開石塊,就可觀採彩大師棺木。
白旗峰史記
明永樂12年(1414),有羅普通、羅普道倆兄弟從國小藝武當山,至九十歲辭師返籍,行前用白毛巾為真武祖師金身洗塵,巾留祖手中以銘志。返鄉後,遙望此峰有白旗飄揚,即登峰看個究竟,原來,替祖師洗塵之巾卻掛在了古銀杏樹的枝丫之上。倆兄弟就築祖師殿於觀音殿旁,稱祖師殿,其峰改名白旗峰。殿石柱上勒聯兩首,日:“白馬行空,威顯祖師濟世;旗幡揚殿,恩沾百姓消災”,“祖德敷天下,師道鑑古今”。自此,祖師殿晨鐘暮鼓,香火旺盛。清乾隆年間,有37世僧普佰,字彩彩,率眾在此修行,香火旺盛,有“日進碎銀二升”之譽。彩彩即在殿前修五尺寬石板大道700餘米,240餘級,並自建墓廬一座,直徑11米,高2.5米,內建墓室,券弧拱,前有石門,高1.2米,寬0.9米,門楣鐫“彌無不夜”四字,墓頂有圍欄,呈椅狀,中央建三層石塔,高2米許,鐫有“彩彩和尚墓”字樣,彩彩和尚乾隆38年(1773)去世,其徒勒碑,並將遺體安葬在墓室石棺內,棺上蓋有琉璃瓦,呈宮殿狀,外用整石封門。可惜文革中棺木被毀,僅存石床。彩彩和尚墓是婁底市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尚塔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