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白平,男,1953年生人,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漢語、漢語史、訓詁學、校勘學、《春秋左傳》學、山西方言的教學與研究,兼任山西大學文學院漢語言系副主任,山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
主要著作有《古代漢語注釋商榷》、《趣味古文觀止》、《漢語史研究新論》、《論語詳解》、《孔子傳》等。曾主持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春秋左傳集注》及山西省教委項目《古代漢語教學資源庫》,參編各類教材、詞典等14部,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其主講的古代漢語課程為山西大學優秀課程,並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
“挑出一個錯,獎金一千元”———為了迫使公眾人物閻崇年的這句承諾得以兌現,白平將閻崇年告上了法庭,通過法律手段追討挑出的620處錯誤應得獎金62萬元。“懸賞門”事件引發公眾極大關注。
“懸賞門”
閻崇年的“懸賞門”
2009年6月,閻崇年校注的《康熙順天府志》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2009年9月12日《北京晨報》第7版載文《閻崇年新書求錯,一字千元》;2010年3月1日《北京日報》第15版載文《京城學界正氣———贊閻崇年先生的勇敢之舉》。白平認為,從這些文章可以看出,閻崇年是在就其校注的《康熙順天府志》一書發布懸賞廣告,“挑出一處錯,獎金一千元”。
白平說:“起先我抱著好奇和湊趣的心態買了一本閻的《康熙順天府志》來看,不料這一隨意的翻閱卻發現該書謬誤百出”。接著,他通過朋友找到閻崇年的聯繫電話,接電話的一位女士要求他把挑出的錯誤傳至某信箱。白按照要求將其最初挑出的20多處“毛病”發至該信箱,並表明希望得到回覆,但郵件發出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白再次電話詢問,對方在聽到白平的名字後便掛斷了電話。此後白平多次撥打該號碼,得到的回應均是“您所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白再次將包含該書200多處謬誤的郵件發至該信箱,依然未得到對方的任何回應。
對方的“傲慢”讓白平覺得自己是被“涮”了。他與法學院一位同事閒聊時談到此事,那位同事鼓勵白平去法院起訴閻崇年,稱其行為已屬“廣告欺騙”。白平隨即將這些事情公諸於自己的部落格之中,並將已經找出來的六百餘處出錯內容整理成文發表,引來網民高度關注。
外界態度:褒貶不一
白平狀告閻崇年“懸賞門”事件在全國各個媒體引起了很大關注,白平陷入褒貶的漩渦。
有人稱他是為了出名;有人說他是“吃飽了撐的”;還有人說他貪財,“想要獎金,想錢想瘋了”。白平回應說:“名人出名是為利,作家出名為賣書,我出名圖什麼?出名帶來的,我已經看到了,每天的答記者問,陌生人不斷的學術諮詢……我給自己帶來了一堆的麻煩,真要出名,圖什麼?”
談起“懸賞門”系炒作,白平稱,“是誰在炒作?我寫的書都是學術的,不是小說,不是艷史,是需要自己花錢才能出書的,所以我不為賣書出名,其實誰也不想讓媒體參與進來的”。
對於貪戀“獎金”的說法,白平更是在“課堂上”公開表示,若將來勝訴得到獎金,除去律師的訴訟費,其餘的都將用於他的學術科研項目,補償那些默默做研究的學生們。白平說,自己只不過是做了一個文人該做的,行使了一個公民正當的獲得正確知識的權利。《康熙順天府志》作為一本在中華書局校對13次、閻崇年本人又請專家校對兩次的書,仍然有如此多的錯誤,實在是讓人不能容忍。
據說,現已有某單位領導規勸白平撤訴,被白回絕。而有人問他,“假設中華書局同意給你出書,條件是撤訴,你會否撤訴?”白平回答:“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無非對我個人評教授什麼的最有利,但是有些事就是不能做。”
白平:我不該受質疑
白平認為,閻崇年在宣布“挑出一個錯,獎金一千元”的時候,其實已經給了願意挑錯的人一個承諾,並且在宣布這一諾言的時候也藉此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所以這實際上是一種契約行為。作為一名大學教授,自己對待學術的態度一向嚴謹,所以看到錯誤必須糾正。當初將閻崇年的錯誤發在部落格僅僅是希望閻崇年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好的糾正目前學術浮華的氛圍。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本非自己本意,但是經過媒體的宣傳和幾次同閻溝通的無效,自己只好採取法律手段來解決此事。
白平認為,自己的行為只是維護了公眾獲得正確知識的權利,不應受到質疑和責難。期待法律能夠客觀公正的判斷此事。白平也表達了他對閻崇年的希望:“閻崇年如果能履行承諾,並且糾正書中錯誤,就此事向社會道歉”將是此事最好結果。
白平的律師王德怡透露,案由為“懸賞廣告糾紛”的這起民事訴訟於2010年5月24日變更了訴訟請求,原告將原《民事起訴狀》中的訴訟請求“判決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獎勵人民幣肆拾貳萬圓整”,變更為“判決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獎勵人民幣陸拾貳萬圓”。
事發後,中華書局表示,《康熙順天府志》一書已全面停止發貨,並開始核查核實。如果最終錯誤真如白平所說,該社將通知作者修改。
白平狀告閻崇年“懸賞門”案件於2010年6月2日在北京開庭審理。
《康熙順天府志》
《康熙順天府志》原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現存7卷,依次為地理志、建置志、食貨志、典禮志、政事志、人物誌和藝文志。記錄了許多關於順天府(今北京地區)時弊的內容,該書後來流失民間,後有人捐至北圖(今國家圖書館),藏於浩如煙海的古籍善本之中。
據閻崇年稱,他40年前經常騎車到文津街北京圖書館善本部看書。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了《康熙順天府志》,當時閱讀就很仔細,還做了卡片。後來由於撰寫論文的需要,又多次翻閱,並細心抄錄。當時,年輕的閻崇年非常興奮,他意識到也許自己看到的《康熙順天府志》是孤本。
1997年,閻崇年論文《張吉午與〈康熙順天府志〉》發表於《文史》雜誌。同時,閻崇年開始根據自己當年的手抄本,著手整理,校注《康熙順天府志》。他參考多部史志檔案、文集筆記等資料,對原本做了認真的標點、校訂和注釋。閻崇年稱,光是校對就校了12遍。
從閻崇年最初發現這一“孤本”,到論證、校注、出版,苦心求索四十年。在中華書局校正12遍的基礎上,又請了兩位專家校對,挑出兩個差錯。後中華書局再校一遍,又挑出了一個差錯,這才定稿出版。2009年6月,這—這部由清代張吉午纂修、閻崇年校注的《康熙順天府志》最終由中華書局於出版。同年9月,閻崇年就此書發表了“挑出一個錯,獎金一千元”的公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