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白尾歌百靈白尾歌百靈【拉丁學名】Mirafra albicauda
![白尾歌百靈](/img/d/c40/nBnauM3X2cjNyITO5kDNzUjN0ITM0kzMwUzMwADMwAzMxAzL5Q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命名時間】Reichenow, 1891
【英文名稱】White-tailed Lark
【科屬分類】鳥綱、雀形目、百靈科、歌百靈屬
外形特徵
白尾歌百靈是小型鳴禽。它們具有淺灰色的上體,每一片羽毛都有黑色的斑紋和淺褐色的羽緣。白腹,有較寬的白色眼眉,並有黑色眼紋。嘴較尖細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白尾歌百靈分布圖)![白尾歌百靈分布圖](/img/7/8bd/nBnauM3X2UTN0UTM0ATNzUjN0ITM0kzMwUzMwADMwAzMxAzLwU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生活習性
生活於非洲乾燥的草地及灌木覆蓋的平原和矮山。單獨或為分散群。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于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棲息於廣闊草原上,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秋冬季常結集大群活動。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集群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少量昆蟲,如蚱蜢、蝗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