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村

白城村位於黑龍江省南部阿城市區南2公里,瀕臨阿什河西岸。隸屬哈爾濱市阿城區阿什河鄉管轄。

基本信息

白城村

白城村,以金代上京會寧府故城得名。白城村共有村民782戶,3030人,有耕地4721畝,主要從事農業和蔬菜生產。白城大蒜是全國聞名的特產之一。它的主要產地是金代上京會寧府城池遺址內外,阿什河鄉的白城、南城、雙城、新城4個村。蒜質尤以白城城內所產為最佳。有紫皮蒜和白皮蒜兩種,以紫皮蒜著稱,蒜汁稠粘,蒜味辛辣,品質好,宜久存。白城村所在地為金代早期所建都城,稱金代上京(會寧府)城,又稱皇帝寨、御寨、會寧城,俗稱“白城”。白城,之所以稱“白城”,一說,因金人喜歡白色。《金太祖實錄》載:“金一色最為真寶,金之色白,完顏色亦尚白,於是國號金,白城之義蓋於此”。一說,白城之城垣為白色。金毓黻所著《東北通史》載:“余在會寧故城,見一家牆垣,以金代舊磚砌成,遠望一如白堊,始悟白城之名,得義於此。蓋當金世及其之後,此城內之垣壁,無不色如白堊,故以白城呼之也”。上京會寧府由南、北兩城組成,形制比較特殊。兩城皆長方形,北城豎修,南城橫築,平面呈“”形。北城,南北長1828米,東西寬1553米;南城,東西長2148米,南北寬1523米。城牆夯土版築,殘高3—5米,基寬7—10米,上寬1米左右。全城牆垣除少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破壞外,大部保存完好。城牆外附築馬面,總計89個,間距80—130米,大部分保存較好。全城有城門9座,其中8座有瓮城(亦稱月城)。上京皇城在南城西部偏北處,東、西兩牆早已夷平,成為鄉間大道;北牆因近代建立村落被民房所占;南牆中段保存較好。皇城南北長645米,東西寬500米,占地面積32萬餘平方米。皇城殘牆基寬6.4米。南牆正中有4座土阜,其中兩座最高,約7米;其餘兩座土阜各高約2米。4座土阜之間為3條通道,當為午門及左右闕門址。午門址以北(皇城內),今有5座土阜,高0.5—1.0米,是當年的宮殿址。白城,公元1115年(金太祖收國元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反遼取得勝利的基礎上建立金國,定都會寧,始建會寧城,規模不大。金太宗即位後不久,開始大規模營築新城,即南城,同時修建皇城。金承遼制設五京。天眷初年,“以京師為上京,府曰會寧”。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4帝均設都於此,為金之前期都城,歷時38年。1152年(金天德四年),海陵王遷都燕京(後改中京,今北京)。1157年(金正隆二年),“罷上京留守司”,“削上京之號,止稱會寧府”。不久,海陵王下令毀掉皇城宮室。金世宗即位後,陸續於上京城重建殿閣、廟宇,1173年(金大定十三年廣復以會寧府為上京”,至1181年(金大定二十一年),上京宮室基本恢復。翌年夏初,世宗東巡至上京會寧府。金末,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叛金自立,建立東夏國。1215年(金貞祐三年),蒲鮮萬奴率軍北上攻掠上京城。1217年(金興定元年)完顏太平同蒲鮮萬奴勾結,焚毀上京宮室、廟宇等建築,上京城遭到嚴重破壞。1233年(金天興二年),東夏亡,蒙古軍於上京會寧府建通往奴兒乾的驛站。明代,金上京故城為海西東水陸城站之一。清代,1725年2月(清雍正二年十二月)清廷決定,於上京會寧府故址設定拉林阿勒楚喀協領駐防。後於上京會寧府故址北4里建城,1729年(清雍正七年)協領衙門遷駐新城(今阿城市區,即原阿城鎮)。1981年1月列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