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經商有道

《白圭經商有道》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貨殖列傳》,講的是西周人白圭經商致富的故事。

原文

白圭,周人也①。當魏文侯時,李悝務盡地力②,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③。夫歲孰取谷④,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⑤。太陰在卯,穰⑥;明歲衰惡⑦。至午⑧,旱;明歲美。至酉,穰;明歲衰惡。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⑨,積著率歲倍⑩。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11)。能薄飲食(12),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13)僮僕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14)。故曰:“吾治生產(15),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16),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17)。白圭其有所試矣(18),能試有所長(19),非苟而已也(20)。

注釋

(1)周:指戰國初期的小諸侯國西周國。

(2)李悝務盡地力:魏國國相李悝致力於充分發揮土地的生產能力。務:致力於。盡地力:竭力開發土地資源。

(3)與(yǔ):通“予”。給予。此處意為出售。

(4)歲孰:每年穀物成熟。指一年的農事收成。

(5)食:糧食。

(6)太陰:指木星。卯:地支的第四位。穰:豐收年。

(7)衰惡:年景不好。

(8)至午:木星在午宮(方位)時。午:地支的第七位。下文“至酉”、“至子”,均指木星所在方位。

(9)至卯:此指木星復至卯宮(方位)時。

(10)積著:積貯。率:大致,大概。歲倍:每年增長一倍。

(11)上種:上等穀物。

(12)薄飲食:不講究吃喝。薄,輕視。

(13)用事:手下人。

(14)趨時:追逐有利時機。若:好像。摯:通“鷙”,兇猛。發:奮發,指動作迅捷。

(15)生產:經商致富之事。

(16)不足與權變:不夠用來隨機應變。與,同“以”。

(17)祖:效法。

(18)試:嘗試。

(19)長:專長。

(20)非苟而已也:並不是馬虎隨便行事。苟:不嚴肅。

翻譯

白圭是周地人。正當魏文侯的時候,李悝致力於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的潛力,而白圭卻喜歡觀測即時的變化,因而做到別人拋售就自己收取,別人正需要取用的時候自己就售給他們。收成好收取糧食,賣給農夫絲漆,蠶繭出來了收取帛絮,賣給養蠶人糧食。木星在卯宮方位,年成豐收;收成很壞。到了木星在午宮方位,會發生旱災;會年成好。木星到了酉宮方位,年成豐收;明年會收成很壞。木星到了子宮方位,會發生大旱災;會收成好,有雨水。木星又到了卯宮方位,經過十二年,平均每年積存貨物的財富增長比率是一倍。想增加錢幣收入,就收售價格低廉的糧食;想使農夫增加產量,就收售良種。他能夠不講究飲食,強忍嗜好欲望,節儉衣服開支,和雇用的奴僕同甘共苦,但捕捉時機就像猛獸凶鳥勃發迅疾地撲食一樣。所以他說:“我從事商業經營,就像伊尹、呂尚籌劃謀略,孫武、吳起作戰用兵,商鞅施行改革是一樣的。因而如果一個人的智慧夠不上權宜變化,勇敢夠不上對事決斷,仁德不能正確取捨,強毅不能有所堅守,即使想學我這套辦法。最終是不會告訴他的。”大概天下談論經營致富的是以白圭做典範。

作者簡介

司馬遷像 司馬遷像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不可考),夏陽(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出身史學世家,父親司馬談官至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隨父到長安,先後求學於董仲舒和孔安國門下。二十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均考察風俗,採集史跡傳說。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後,司馬遷得以飽覽朝廷藏書,又隨漢武帝到各地巡遊,增長了見識;他同時開始著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寫一部“名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的通史的遺願。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時因友軍接應不力身陷重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處以宮刑。受此大辱,司馬遷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心“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