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

登望

登望,漢語辭彙。 拼音:dēng wàng 釋義:登高遠望。

出處

1、《漢書·陳湯傳》:“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

2、漢 班固 《西都賦》:“既懲懼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

3、唐 王昌齡 《萬歲樓》詩:“誰堪登望雲煙里,向晚茫茫發旅愁。”

4、唐皎然《登開元寺樓送崔少府還平望驛》:登望思慮積,長亭樹連連。悠揚下樓日,杳映傍帆煙。

5、唐歐陽詹《陪太原鄭行軍中丞登汾上閣中丞詩曰汾樓…輒書即事上答》:并州汾上閣,登望似吳閶。貫郭河通路,縈村水逼鄉。

6、唐元結《登白雲亭》: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州渚曲湘水,縈迴隨郡城。

7、宋劉克莊《八聲甘州·雁》:未得雲中訊息,登望鄉台了又登樓。江天闊,幾行草字,字字含愁。

8、清 吳偉業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詩:“言過富春渚,登望文山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