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發背
癰疽之生於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內蘊所致。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陰證又叫「發背疽」。
-
上發背
上發背是一種病症名,出自《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
《集驗背疽方》
《集驗背疽方》篇幅短小,內容精煉,以論為綱,以方為目,方論結合,簡要論述了癰疽的發病之原、內外證鑑別、用藥原則、預後、戒忌,以及自初起至收口各個階段的主...
基本資料 目錄原序 背疽方總論 背疽方總論戒忌 麥飯石膏論 -
呂祖發背靈寶膏
【處方來源】《良方集腋》卷下。 【方劑主治】癰疽發背。 【用法用量】每服3錢,溫黃酒化下。
-
背疽
背疽,泛指生於背部的有頭疽。有頭疽,是癰疽之發於體表而有粟米樣瘡頭者。因其所生部位及形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發背,對串肩...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
紫背魚腥草
紫背魚腥草又名岑草,為蕺菜的帶根全草。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華中及長江以南各地的陰濕地或水邊。主要成份為魚腥草素、月桂烯,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利尿、鎮...
用途 異名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
集驗背疽方
宋·李迅撰於慶元二年(1196)。李氏家族有積方濟人之風,所傳背疽方凡百餘首,李迅獨擇曾用而經驗者錄為《集驗背疽方》刊行,該書原本久佚,今傳本系自《永樂...
具體介紹 -
石背柳
石背柳,學名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 植株通常高10-3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漸...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藥材採集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
《劉涓子鬼遺方》
、發背、乳癰等證治方 卷第四 九江黃父癰疽論 釋癰疽色診 相癰疽知是非...有者死。 心主癰疽,在股脛六日死,發膿血六十日死。 黑疽發腫,居背大骨上...曰:《癰疽圖》曰: 赤疽發額,不瀉,十餘日死。其五日可刺也。其膿赤多血死...
簡介 成書傳說 著書序言 目錄 內容例舉 -
下發背
簡介 下發背 病名。發於腰部命門穴部位之癰疽。 詳細 出《瘡瘍經驗全書》卷四,又名對臍發。該病多因火毒傷腎所致,類似腰背部之蜂窩組織炎。證治參見有頭疽。 ...
簡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