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瘂弦以詩之開創和拓植知名,民謠寫實與心靈探索的風格體會,蔚為現代詩大家,從之者既眾,影響極為深遠。《瘂弦詩集》收詩人創作以來所有作品於一秩,略無遺珠,允為定本,現代詩之巔峰谷壑,陰陽昏曉,其秀美典雅,盡在於斯。
《瘂弦詩集》收有英文的譯詩,由瘂弦自己翻譯,曾於1968年5月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出版過。當時,為了使作品能追上英美語文的水平,全部譯稿曾央請同房的美國朋友—— 一位青年詩人高威廉(William C. Golightly)加以修正;他不諳中文,改錯了不少地方,雖然中文意思錯了,但在英文裡卻能構成新意,成為一個龐德式的美麗的錯誤。
作者簡介
瘂弦,本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1932年生,青年時代於大動亂中入伍,隨軍輾轉赴台;復興崗學院影劇系畢業後,服務于海軍。瘂弦曾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中心,嗣後入威斯康辛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雜誌,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二十餘年,並主講新文學於各大學,現專事寫作。著有《瘂弦詩集》《中國新詩研究》《聚繖花序》(I、II兩冊)《記哈客詩想》等。
或曰,“瘂”就是“啞巴”的意思,取其諧音,而“瘂”的象形字型將“病”與“亞洲”的“亞”結合了起來,而“弦”有“弦外之音”的意思,合起來近似於“無聲的中國”仍舊翻湧著“潛在的激流”之義。這個筆名其實是對戒嚴時期台灣政治當局的一種“命名的抗議”。
目錄
【序】
【序詩】
【卷之一:野荸薺】
春日/秋歌/斑鳩/野荸薺/憂鬱/婦人/歌/一九八○年/殯儀館/蛇衣/早晨/三色柱下
【卷之二:戰時】
土地祠/山神/戰神/京城/紅玉米/鹽/乞丐/戰時
【卷之三:無譜之歌】
遠洋感覺/死亡航行/無譜之歌/水手·羅曼斯/船中之鼠/酒巴的午後/苦苓林的一夜
【卷之四:斷柱集】
在中國街上/巴比倫/阿拉伯/耶路撒冷/希臘/羅馬/巴黎/倫敦/芝加哥/那不勒斯/佛羅稜斯/西班牙/印度
【卷之五:側面】
C教授/水夫/上校/修女/坤伶/故某省長/馬戲的小丑/棄婦/瘋婦/赫魯雪夫
【卷之六:徒然草】
給橋/紀念T. H./焚寄T. H./給R. G./給超現實主義者/唇/懷人
【卷之七:從感覺出發】
出發/非策劃性的夜曲/如歌的行板/下午/夜曲/庭院/復活節/一般之歌/所以一到了晚上/從感覺出發/獻給馬蒂斯/深淵
【卷之八:二十五歲前作品集】
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地層吟/藍色的井/瓶/鼎/葬曲/工廠之歌/小城之暮/劇場,再會/我的靈魂/遠洋感覺/海婦/廟/協奏曲/蕎麥田/短歌集/傘/詩集的故事
【附錄一:詩友文章】
寫在瘂弦詩稿後面/王夢鷗
《深淵》後記/葉珊
【附錄二:SALT(鹽——英譯瘂弦詩選)】
Introduction
Starting
Wartime
Afternoon
The Colonel
Woman
Salt
On China’s Street
Naples 1942
Paris
Abyss
Notes to the Poems
(by Ya Hs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