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水清稀,夾有敗絮狀物。多此愈彼起,形成竇道,所以也稱“鼠瘺”。本病多因情志不暢,肝鬱傷脾,痰熱內生,或肺腎陰虧,痰火凝結而成。其病因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硬結期)皮下結核腫大,按之堅硬,推之能移。中期(化膿期)結塊增大,病灶局部逐漸軟化,按之有波動感,伴有發熱,但體溫不高。後期(破潰期)結塊破潰流清稀膿水或敗絮樣物,潰破口難以癒合或形成竇道。
痰核指皮下腫起如核的結塊,多由濕痰流聚而成,結塊多少不一,不紅不腫 ,不硬不痛,用手觸摸,如同果核狀軟滑而能移動,一般不會化膿潰破。痰核大多生於頸、項、下頷部,亦可見於四肢,肩背。生於身體上部的多 兼風熱,生於身體下部的多兼濕熱。
痰核,病名。 ①見《醫學入門》卷六。泛指體表的局限性包塊。該病多因脾弱不運,濕痰結聚於皮下而成。症見皮內生核,多少不等,包塊不紅不熱,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發於頸項,下頦、四肢及背部等處。治宜以清痰和氣為主。生於身體上部者多挾風熱,生於下部者則多挾濕熱。可用開郁清痰丸加味。②即瘰癧。見明《慎齋遺書》卷九。有:“痰核,即瘰癧也,少陽經鬱火所結。”可參見瘰癧條。 ③舌疾之一。見《醫宗金鑒》卷六六。因痰火邪熱循心脾二經上炎所致。症見舌上生瘡,舌體活動不靈,強硬而痛。治宜清熱化痰。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或以三棱針刺破出血。患處吹冰硼散即可。
相關詞條
-
痰
痰是指聲門排出的喉以下部分各級氣管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為病理性的,可能為粘液、膿液,也可能為兩者的混合物。在人的呼吸道里,許多小纖...
病理特徵 相關檢查 中醫原因 西醫辨證 食療 -
痰濁
痰濁,痰濕系穢濁之邪,故稱;是中醫學的特有概念。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痰濁和精神病、身體免疫、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癌症、哮喘等都有關係。
痰濁本質 辨證標準和診斷研究 臨床研究與套用 -
《瘍科心得集》
《瘍科心得集》為清代名醫高秉鈞撰著。
簡介 作者 文獻價值 瘍證總論 瘍科調治心法略義 -
肺膿瘍
肺膿瘍是過去的醫學術語,現在已經改稱肺膿腫,多是由於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等一些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肺組織壞死形成的膿腔。治療以...
疾病介紹 產生過程 症狀 忌食物品 -
痰多
基本概述痰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肺及支氣管等鼻腔以下的呼吸管道的黏膜所分泌、用來把異物排出體外的粘液,特別是經過咳嗽吐出來的分泌。痰過多的話就應該引起重視...
原因 治療 臨床診斷 處理方法 -
痰[醫學術語]
痰是一種由許多成分組成的物質。它的高液體含量是上皮對離子和水轉運的結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來源於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細胞的產物。
醫學 常見主征 鼻源性痰 中醫論痰 辨證治痰 -
證治準繩·瘍醫
《證治準繩·瘍醫》是明朝人王肯堂著的一部中醫著作。本書著作於公元 1602 年的中國明朝。本書共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幼科”“女科”...
書籍信息 作者 目錄 自序 -
《證治準繩·瘍醫》
《證治準繩•瘍醫》是明朝人王肯堂著的一部中醫著作。
書籍信息 作者 目錄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