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瘍

痰核大多生於頸、項、下頷部,亦可見於四肢,肩背。 痰核,病名。 該病多因脾弱不運,濕痰結聚於皮下而成。

淋巴結核是一種常見病。中醫稱為“瘰癧”,又叫“痰核”,文獻也有“痰瘍”“串瘍”等名稱。本病多見於兒童或青年。臨床起病緩慢,初時皮下結核如豆,皮色不變,不覺疼痛,日久漸增竄生,繼而軟化壞死成寒性膿瘍,最後病灶潰破
膿水清稀,夾有敗絮狀物。多此愈彼起,形成竇道,所以也稱“鼠瘺”。本病多因情志不暢,肝鬱傷脾,痰熱內生,或肺腎陰虧,痰火凝結而成。其病因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硬結期)皮下結核腫大,按之堅硬,推之能移。中期(化膿期)結塊增大,病灶局部逐漸軟化,按之有波動感,伴有發熱,但體溫不高。後期(破潰期)結塊破潰流清稀膿水或敗絮樣物,潰破口難以癒合或形成竇道。 
痰核指皮下腫起如核的結塊,多由濕痰流聚而成,結塊多少不一,不紅不腫 ,不硬不痛,用手觸摸,如同果核狀軟滑而能移動,一般不會化膿潰破。痰核大多生於頸、項、下頷部,亦可見於四肢,肩背。生於身體上部的多 兼風熱,生於身體下部的多兼濕熱。
痰核,病名。 ①見《醫學入門》卷六。泛指體表的局限性包塊。該病多因脾弱不運,濕痰結聚於皮下而成。症見皮內生核,多少不等,包塊不紅不熱,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發於頸項,下頦、四肢及背部等處。治宜以清痰和氣為主。生於身體上部者多挾風熱,生於下部者則多挾濕熱。可用開郁清痰丸加味。②即瘰癧。見明《慎齋遺書》卷九。有:“痰核,即瘰癧也,少陽經鬱火所結。”可參見瘰癧條。 ③舌疾之一。見《醫宗金鑒》卷六六。因痰火邪熱循心脾二經上炎所致。症見舌上生瘡,舌體活動不靈,強硬而痛。治宜清熱化痰。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或以三棱針刺破出血。患處吹冰硼散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